第二章一部曲式(乐段)多数情况下,一部曲式和乐段在名称上可以相互通用。不过,两者间的定义仍有些许差别。一部曲式是曲式单位名称,属于基础结构范畴。而乐段既可以涵盖一部曲式,又能够包含曲式单位外的其它段结构部分,即附属结构部分。因此,一部曲式只是乐段领域中主要的结构形式,而非全部。在现存通用的曲式分级中,一部曲式(乐段)是小型曲式中最小的曲式结构单位,也是所有其它曲式构建的基础平台。第一节曲式构成条件1.应该满足段规模的要求,即一部曲式能够表达最基本的完整乐思。并且,在乐思完成时有结束(终止)的行为。一般而言,8至16小节是在乐段原形(在没有扩充或减缩的情况下)结构的标准规模范围内。2.必须依靠乐句才能形成乐段,换言之,乐段由乐句组合而成,乐句的合理原形规模约在4至8小节之间。乐句虽然也可以发生终止,但乐思并不完整,需要通过两个以上乐句的呼应搭配或单乐句扩展的结构行为,才能形成乐段的曲式结构。构成乐段的乐句既可以通过动机发展成主题句,也可以由曲调线条勾画成旋律句。谱例11a)黄自歌曲《思乡》片断动机--0Ge共e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乐句的形成出自五个音的动机,经过两次模进发展而来。通过动机发展的极端例子,可参见肖邦《C大调前奏曲》,1小节的动机不仅发展为乐句结构,而且贯穿成为整个作品的惟一构成核心。12
b)肖邦《夜曲》Op.48No.1片断由歌唱性旋律线条完成的旋律乐句,句中不再细分动机、乐汇、乐节等“细胞”的累进成长结构。多数的声乐作品都是旋律性乐句构造方式。鉴于乐段构成的条件是乐句,所以可以简单地用乐句组合的数量对乐段进行分类。第二节二乐句乐段由二乐句构成的乐段,在主调音乐时期的结构中最为典型和常见。这是因为两个乐句的关系前后呼应、互相应答、平衡且自然。根据材料分析的同异原则,二乐句乐段只有两种组合方式:①A16a或aa以同则分a+a组合的两乐句,称平行乐段,它的结构是:1.两句的开始必须是相同的材料,即平行同头关系。2.两句的结束应该是不同的(材料的变化或和声的终止不同),即后乐句的变尾。如果前句是半终止,后句是全终止,那么就能形成独立的一部曲式。反之,当前句是全终止,后句是半终止时,乐段不能独立存在,而只能是更大规模曲式的一部分结构。3.两句可以等长(方整或非方整性),例如4+4、5+5、6+6…"",也可以长度不相等(通过自然的、扩充的或缩减的方式),例如4+7、5+10、6+4.……。4.两句的平行同头需要保持多少的一致性并无要求,只要能够显示两句材料是相同的开始,就可以判断为平行乐段结构。①本书的结构图示统一表示如下:小写字母a、b、c.…代表句结构和材料性质,大写字母A、B、C..代表段结构(不一定表示材料性质,方括弧内的大写字母[A]、【B]、[C].代表部的结构,大于部的结构和附属结构均用文字表示。此外,在分析结构图式中和声的终止情况,用简化的符号代替具体的终止和弦,“<”代表所有的开放终止(任何和弦),“>”代表收拢终止(原位属到原位主)。:13
谱例12莫扎特《A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部分Andantegraziosoa+a材料的同则分平行乐段,方整性结构,两乐句以不同的终止形成呼应。分析结构图式如下:平行乐段A1aa44+A:><平行乐段的后乐句允许移位同头(守调的或转调的),形成准平行结构。也可以将材料作镜像倒影处理,形成反向平行结构。谱例13阿连斯基《固定低音》片断Andantesostenuto:14
4第1~2小节是固定低音的动机,第3小节和第6小节形成反向平行结构的a+a关系,虽然是反向陈述,却并非是严格倒影关系,依然遵循着同头变尾的同则分原则。参见:贝多芬《G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中的首个乐段(第1~29小节),准平行的两乐句构成转调关系(a句是主调G大调,平行al句转至F大调起,终止前回到主调)。同头变尾是平行乐段最重要的结构特征,但偶尔会发生特殊情况,这就是两乐句同头同尾,构成重复的句关系,并且,最重要的是缺乏其它乐句与之形成呼应。这种情况可视为假平行乐段,即用重复乐句作呼应,满足前后应答的段结构条件。参见:库普兰古钢琴曲《最亲爱的前4小节,虽然只是一个乐句,但经过反复(每一次再现都是如此),满足了平行呼应的乐段结构需求,为此可视作假平行乐段。类似的例子参见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中的第一副部主题(第59~76小节),完全相似的两乐句构成假平行乐段结构。由a+b异则分组合的两乐句,称为对比乐段,它的乐段呼应关系在材料的对比陈述中完成(答非所问)。谱例14亨德尔《C大调恰空舞曲》主题乐段1.15
a+b材料的异则分对比乐段,方整性结构,虽然材料各异,但终止的呼应仍然是乐段统一的结构保证。同样的异则分乐段见谱例2,柴科夫斯基《十月一秋之歌》。由于两个乐句刚露脸就结束了,音乐材料缺乏进一步陈述的空间。因此,对比乐段几乎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一部曲式。第三节多乐句乐段乐句数量超出两句,而仍然是一部曲式的结构特征(没有出现引伸发展或对比并置的新段落),这便是多乐句乐段。在有的曲式论著中,称为乐句聚集。然而,无论乐句怎样聚集,总是需要将其归纳到某种结构中的。如果没有达到二部以上的结构规模,符合逻辑的归类就是一部曲式。乐句数量的增加(一般不超过五个乐句),使得多句乐段的组合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警如,三乐句乐段就有五种乐句组合搭配:AaaabacObababbaa所有五种搭配中的同则分乐句都不可以是重复结构,否则便是重复某句的两乐句乐段。谱例15a)贝多芬《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aLt五pmp.ermm.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