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学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王叶塔R工出R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王晔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王哗著.一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3ISBN978-7-5316-4731-7I.贝..I.王...Ⅲ.钢琴一奏鸣曲一和声—研究—德国—近代IV.J624.1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宇(2007)第037435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Beiduofen Gangqin Zoumingqu Hesheng Yanjiu王晔著责任编辑华汉卢丽丽封面设计:责任校对逸冰出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158号)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行印黑龙江神龙联合制版印务有限公司刷开本787x1092116印张20.75字470千数版次2007年4月第1版2007年4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 978-7-5316-4731-7/G·3632定价50.00元
序序贝多芬(1770-1827)这位世界音乐大师级人物,今年整整离开我们180年了,连同他生前近50年的卓著创造时光,200多年的日月流逝使人不觉淡远,反而愈来愈为人们所倾注。他的光环照亮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欧洲扩展开来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音乐文化。他第一次呼唤出人类平等、博爱、自由;他第一次把音乐变成刺向封建栓楷、王公贵族的利剑;他部视权贵,贴近人民,在作品中吸取了民歌、民谣,给后世的音乐发展拓展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不过八九十年。我国许多音乐院校在和声、曲式(作曲分析)的理论教学中仍以贝多芬的作品范例为蓝本,不断完善、丰富、更新。他的作品至今仍不失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王哗研究的课题,我认为有如下特点:1.和声研究入手,探究奏鸣曲式发展的脉络、空间,两者互为依附,融会贯通,曲式内部对比、矛盾冲突、戏剧性发展的推动力。2.展开部展开的阶段性划分,在无统一规律可循中探索规律性的踪迹,尤为可贵。3.研究贝多芬采用奏鸣曲式的交响乐、室内乐、钢琴作品的译著中,评介文章中各有论述,有的着重于它的总体结构,有的侧重作品演奏处理,但通观的、系统的把同类曲式作品进行排比式的密研究、分析尚属开篇之作。好在以此就教长者、同仁。2007年4月18日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