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oryandpracticeoflabor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课程编号190203开课学期一、二、三、四课程性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2课程学分适用专业机器人工程课程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学生工作处劳动教育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无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2910课程目标1.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0.30.40.4及与毕业积极的劳动态度要求的对2.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0.40.30.4应关系的观念0.3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0.20.3学生全方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校于2019年开始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实践性劳动,存在理论性不足的问题。现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劳动课程,涵括了劳动教育概述和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等理论性内课程概述容,也涵括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勤工俭学与义务劳动、劳动教育与安全、劳动教育与垃圾分类、家政服务与家庭劳动教育等内容。同时,课程设有10个学时的劳动实践课程,各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参加相应的实践性活动,在实践中充分领会劳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具备迁移和应用知识以及关于创新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具备工作安全、环保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28
28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英文名称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 190203 开课学期 一、二、三、四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 机器人工程 课程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实验实践学时:16 开课单位 学生工作处 劳动教育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9 10 12 1.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 积极的劳动态度 0.4 0.4 0.3 2.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观念 0.4 0.3 0.4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 学生全方面发展 0.2 0.3 0.3 课程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 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校于 2019 年开始的劳动教育主要是 实践性劳动,存在理论性不足的问题。现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劳动课程,涵括了 劳动教育概述和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等理论性内 容,也涵括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勤工俭学与义务劳动、劳动教育与安全、劳动 教育与垃圾分类、家政服务与家庭劳动教育等内容。 同时,课程设有 10 个学时的劳动实践课程,各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参加相 应的实践性活动,在实践中充分领会劳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使其具 备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具备迁移和应用知识以及关于创新和总结经验的能 力,具备工作安全、环保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任务一:劳动教育概述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与特征,熟悉劳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与发展趋势。任务二:高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从哲学角度,了解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强化劳动教育是形成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重要举措。2.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回顾,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再认识。3.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新发展,认识劳动论述的时代价值。任务三:高校劳动教育理论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布:课程应知2.了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熟悉内容、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充分认应会具体知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内容要求3.劳动教育与实习训练相关理论:任务五:劳动教育与安全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意义。2.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主体、对象、范围。3.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准备与实施。任务六:劳动教育与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垃圾分类概述:2.垃圾分类对社会的意义;3.垃圾分类原则和高校垃圾分类教育。任务七:家政服务与家庭劳动教育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家政服务概述;2.家政服务现状:3.家政服务发展特点和职业守则。课程应知任务八:劳动实践(目标1,目标2,目标3)应会具体1.校外劳动基地实践:内容要求2.校内劳动基地实践;(实验部分)3.结合专业特点的劳动实践。实验仪器根据劳动场所和劳动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班额,创新组织形式。设备要求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2.熟悉劳动理论课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3.熟悉高等学校劳动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4.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师资标准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劳动理论课教学一线的骨干或校内教师中有一定造谐的爱好者,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29
29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劳动教育概述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与特征,熟悉劳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认识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与发展趋势。 任务二:高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从哲学角度,了解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强化 劳动教育是形成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重要举措。 2.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回顾,了解马克思主义 劳动观,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再认识。 3.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新发展,认识劳动论 述的时代价值。 任务三:高校劳动教育理论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布; 2.了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熟悉内容、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充分认 知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3.劳动教育与实习训练相关理论; 任务五:劳动教育与安全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意义。 2.了解 国防交通动员的主体、对象、范围。 3.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准备与实施。 任务六:劳动教育与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垃圾分类概述; 2.垃圾分类对社会的意义; 3.垃圾分类原则和高校垃圾分类教育。 任务七:家政服务与家庭劳动教育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家政服务概述; 2.家政服务现状; 3.家政服务发展特点和职业守则。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实验部分) 任务八:劳动实践(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校外劳动基地实践; 2.校内劳动基地实践; 3.结合专业特点的劳动实践。 实验仪器 设备要求 根据劳动场所和劳动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班额,创新组织形式。 师资标准 1.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 熟悉劳动理论课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3.熟悉高等学校劳动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4.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 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劳动理论课教学一线的骨干或校内教师中有一定造诣的爱好 者,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
1.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解,并牢固树立劳动意识。教材选用2.教材突出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最新思想和政策。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标准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考教材:《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于翊广、乔书凯,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书号:ISBN978-7-5723-0692-1,出版时间:2020年9月。评价与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和劳动实践成绩:成绩构成:卷面分占60%,平时成绩占40%,考核标准(其中实践环节占20%、课堂表现等占20%)。撰写人:乔书凯系(教研室)主任:于翊广学院(部)负责人:于翊广时间:2023年8月30日30
30 教材选用 标准 1.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解, 并牢固树立劳动意识。 2.教材突出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最新思想和政策。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 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参考教材:《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于翊广、乔书凯,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723-0692-1,出版时间:2020 年 9 月。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和劳动实践成绩;成绩构成:卷面分占 60%,平时成绩占 40%, (其中实践环节占 20%、课堂表现等占 20%)。 撰写人:乔书凯 系(教研室)主任:于翊广 学院(部)负责人:于翊广 时间:2023 年 8 月 30 日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英文名称National Security and Campus Cecurity课程编号190204开课学期一、三、五、七课程性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2课程学分适用专业机器人工程课程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22:实验实践学时:10开课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无无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910120.40.31.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掌握国家安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0.4课程目标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优患意识,增及与毕业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要求的对2.培养学生的校园安全、社会安全责任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0.40.40.3应关系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0.30.3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心他人的品质,0.2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并实施《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学校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使广课程概述大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本书共十一章,从国家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生理健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安全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讲授。31
31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国家安全与校园安全 英文名称 National Security and Campus Cecurity 课程编号 190204 开课学期 一、三、五、七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 机器人工程 课程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22;实验实践学时:10 开课单位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9 10 12 1.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掌握国家安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 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忧患意识,增 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0.4 0.4 0.3 2.培养学生的校园安全、社会安全责任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 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 0.4 0.3 0.4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心他人的品质, 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0.2 0.3 0.3 课程概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 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 要求,教育部于 2018 年 4 月印发并实施《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 见》,要求各地学校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使广 大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本书共十一章,从国家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 心理、生理健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安全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涉及大学生学 习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讲授
任务一:安全教育概况和国家公共安全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国家公共安全概况。2.了解如何保守国家秘密。3.大学生面对邪教该如何做。任务二:人身安全侵害的预防与应对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校内外人身伤害案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2.了解高校人身伤害案件的预防原则。3.了解高校人身伤害的应对原则。4.了解高校性侵害案件的预防措施。5.了解应对"两抢"勒索案的措施。6.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任务三: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校内盗窃案高发地点和时间。2.了解校内外防盗攻略。3.了解高校诈骗案的特点、类型和手段。4.了解防骗攻略和被骗后应对策略。5.了解公共交通常识。6.了解大学生易发生的交通事故。7.了解交通意外应急处理措施。课程应知任务四: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应会具体1.了解日常防火要略。内容要求2.了解扑救初起火灾的原则和方法。3.了解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原则4.了解各类消防灭火类器材的使用方法。任务五:心理健康安全和生理健康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如何化解矛盾。2.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3.了解如何“安全”地分手。4.了解赌博成瘾的原因。任务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2.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措施。3.了解如何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任务七:网络安全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2.了解预防网络成瘾的措施。3.了解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措施。4.了解预防校园贷的措施。32
32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安全教育概况和国家公共安全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国家公共安全概况。 2.了解如何保守国家秘密。 3.大学生面对邪教该如何做。 任务二:人身安全侵害的预防与应对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校内外人身伤害案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了解高校人身伤害案件的预防原则。 3.了解高校人身伤害的应对原则。 4.了解高校性侵害案件的预防措施。 5.了解应对“两抢”勒索案的措施。 6.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任务三: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校内盗窃案高发地点和时间。 2. 了解校内外防盗攻略。 3.了解高校诈骗案的特点、类型和手段。 4.了解防骗攻略和被骗后应对策略。 5.了解公共交通常识。 6.了解大学生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7.了解交通意外应急处理措施。 任务四: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日常防火要略。 2.了解扑救初起火灾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原则 4.了解各类消防灭火类器材的使用方法。 任务五:心理健康安全和生理健康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如何化解矛盾。 2.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 3.了解如何“安全”地分手。 4.了解赌博成瘾的原因。 任务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2.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措施。 3.了解如何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任务七:网络安全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 2.了解预防网络成瘾的措施。 3.了解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的措施。 4.了解预防校园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