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规则和比赛技巧,找到适合自身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培养体育兴趣,为进一步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授课建议:46学时/学年,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与模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专项技战术学习。任务四:适应社会应知应会(支撑培养目标1,2,3)1、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了解我国国情,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中华体育精神,以体育运动为纽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素养及爱国主义情怀。2、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3、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4、了解和掌握相关比赛裁判法及比赛组织编排方法。学习目标: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了解和掌握球类比赛裁判法及比赛组织编排方法。通过学习,能拥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能领会和综合他人意见和提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授课建议:18学时/学年,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的方式,对相关概念与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团队合作意识。1.具有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取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师资标准3.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4.能熟练运用当下主流线上教学平台授课:5.熟练掌握体育课教学及训练的方法与手段:6.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及科研能力1.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核心价值观;2.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及现有场地设施情况;教材选用3.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标准心能得到全面发展;4.从终身体育思想出发,教材应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不仅喜欢体育,同时能切实学到相关体育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采用全过程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标准包含3部分:评价与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考核标准准。具体内容见本文附件1。撰写人:张海鹏系(教研室)主任:纪音、闫二涛学院(部)负责人:李国宏时间:2023年8月16日附件1:23
23 比赛规则和比赛技巧,找到适合自身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培养体育兴趣,为进一 步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 授课建议:46 学时/学年,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与模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 学生的专项技战术学习。 任务四:适应社会应知应会(支撑培养目标 1,2,3) 1、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了解我国国情,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中华体育精 神,以体育运动为纽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素养及爱国主义情怀。 2、 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3、 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 了解和掌握相关比赛裁判法及比赛组织编排方法。 学习目标: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够正确处理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了解和掌握球类比赛裁判法及比赛组织编排方法。通过学习, 能拥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能领会和综合他人意见和提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授课建议:18 学时/学年,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的方式,对相关概念与知识进行 讲解,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团队合作意识。 师资标准 1.具有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同时取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3.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4.能熟练运用当下主流线上教学平台授课; 5.熟练掌握体育课教学及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6.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及科研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1.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核心 价值观; 2.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及现有场地设施情况; 3.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 心能得到全面发展; 4.从终身体育思想出发,教材应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学 生不仅喜欢体育,同时能切实学到相关体育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评价与 考核标准 本课程具体评价与考核采用全过程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标准包含 3 部分: 课程考核组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其实现方式和课程各环节考核标 准。具体内容见本文附件 1。 撰写人:张海鹏 系(教研室)主任:纪音、闫二涛 学院(部)负责人:李国宏 时间:2023 年 8 月 16 日 附件 1:
体育课全过程考核方案:根据《山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山东交通学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要求、《山东交通学院体育教学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安排,体育课考核形式为全过程考核,贯穿整个教学阶段,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进行具体考核评价,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课堂参与表现、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完善,对学生在当学习对专项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确保学生真正的能学有所得,掌握所学专项体育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表1《体育》课程考核组成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具体项目平时考核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运动世界校园跑步(10%)全过程考核素质测验(30%)一一50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女)、课堂考核1000米跑(男)、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随堂专项考试专项技术考试(50%)24
24 体育课全过程考核方案: 根据《山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山东交通学院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要求、《山东交通学院体育教学部课 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安排,体育课考核形式为全过程考核,贯穿整个教学阶段,不仅对学生 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进行具体考核评价,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课堂参与表现、学习积 极性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完善,对学生在当学习对专项的学习 成果进行考核,确保学生真正的能学有所得,掌握所学专项体育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表 1《体育》课程考核组成 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 具体项目 全过程考核 平时考核 课堂表现(10%) 课后作业 运动世界校园跑步(10%) 课堂考核 素质测验(30%)——50 米跑、立定跳远、800 米跑(女)、 1000 米跑(男)、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随堂专项考试 专项技术考试(50%)
“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国防教育英文名称Nationaldefense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课程编号190202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2课程学分适用专业机器人工程课程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无无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0121.对我国国防法规、武装力量以及国防动员的认知:掌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论述,了解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国安全环境及国际局0.20.40.2势。课程目标2.重点掌握国防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清醒认识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严及与毕业峻的形势,增强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把握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0.20.5要求的对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本专业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应关系3.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具备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0.1关于创新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具备较快适应环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0.50.2力。4.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010.20.2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高校来培养,青年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课程概述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思想,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培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同学们的优良作风,尤其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25
25 “大学生国防教育” 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大学生国防教育 英文名称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 190202 开课学期 一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 机器人工程 课程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实验实践学时:16 开课单位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9 10 12 1.对我国国防法规、武装力量以及国防动员的认知;掌握习近平强 军思想的重要论述,了解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国安全环境及国际局 势。 0.2 0.4 0.2 2.重点掌握国防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清醒认识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严 峻的形势,增强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把握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 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了解本专业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0.2 0.2 0.5 3.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具备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 关于创新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具备较快适应环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 力。 0.5 0.2 0.1 4.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0.1 0.2 0.2 课程概述 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 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 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 是人才的较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高 校来培养,青年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 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未 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 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思想,增强国家安 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培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同学们的优良作风,尤其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
优良品质,砥砺人格,让大学生快速成长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任务一:中国国防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我国的国防政策。2.了解我国的国防法规。3.熟悉我国国防的武装力量组织机构。4.了解我国国防动员的概况。建议4学时。任务二:国家安全和军事思想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2.了解掌握各阶段军事思想的关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3了解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4.清醒认识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增强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5.了解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及战略形势。建议6学时。任务三:现代化战争和信息化装备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特点与作战样式。2.把握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质。3.了解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发展概况及趋势。4.了解战争对军事交通运输的要求。课程应知5.了解信息化作战平台。应会具体建议6学时。内容要求任务四:国防交通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国防交通的概念。2.了解国防交通的地位作用。3.了解现代战争对国防交通的基本要求。4.了解新中国的国防交通法规。建议4学时。任务五:国防交通动员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意义。2.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主体、对象、范围。3.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准备与实施。建议4学时。任务六:国防交通运输保障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国防交通运输系统2.了解国防交通运输保障的主要任务。3.了解国防交通的组织指挥及队伍建设。4.了解国防交通保障手段及物资储备。5.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应急机构。建议4学时。任务七:新时代的使命与挑战应知应会(目标1,目标2,目标3)1.了解各级国防交通机构及主要职责。26
26 优良品质,砥砺人格,让大学生快速成长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中国国防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我国的国防政策。 2.了解我国的国防法规。 3.熟悉我国国防的武装力量组织机构。 4.了解我国国防动员的概况。 建议 4 学时。 任务二:国家安全和军事思想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 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 2.了解掌握各阶段军事思想的关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3.了解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4.清醒认识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增强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 5.了解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及战略形势。 建议 6 学时。 任务三:现代化战争和信息化装备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特点与作战样式。 2.把握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了解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发展概况及趋势。 4.了解战争对军事交通运输的要求。 5.了解信息化作战平台。 建议 6 学时。 任务四:国防交通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国防交通的概念。 2.了解国防交通的地位作用。 3.了解现代战争对国防交通的基本要求。 4.了解新中国的国防交通法规。 建议 4 学时。 任务五:国防交通动员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意义。 2.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主体、对象、范围。 3.了解国防交通动员的准备与实施。 建议 4 学时。 任务六:国防交通运输保障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国防交通运输系统。 2.了解国防交通运输保障的主要任务。 3.了解国防交通的组织指挥及队伍建设。 4.了解国防交通保障手段及物资储备。 5.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应急机构。 建议 4 学时。 任务七:新时代的使命与挑战应知应会(目标 1,目标 2,目标 3) 1.了解各级国防交通机构及主要职责
2.了解国防交通面临的新挑战3.了解抢占战略投送制高点的举措有哪些。4.了解怎样培养军民复合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建议4学时。课程应知应会具体无内容要求(实验部分)实验仪器无设备要求专职教师要求:1.具有军事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3.熟悉军事理论课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4.熟悉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师资标准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军事理论课教学一线的骨干或校内教师中有一定造谐的军事爱好者,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军事理论或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教能力。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军事理论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国防教育教材》。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教材选用解,并树立国防安全、责任意识。标准3.教材突出我国国防军事的最新思想和政策。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与考试形式:平时考核(30%),期末应知(7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核标准撰写人:张民系(教研室)主任:张民学院(部)负责人:于翊广、隋时间:2023年8月26日27
27 2.了解国防交通面临的新挑战 3.了解抢占战略投送制高点的举措有哪些。 4.了解怎样培养军民复合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建议 4 学时。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实验部分) 无 实验仪器 设备要求 无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具有军事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熟悉军事理论课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4.熟悉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 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军事理论课教学一线的骨干或校内教师中有一定造诣的军事 爱好者,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军事理论或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 教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军事理论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国防教育教材》。 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 解,并树立国防安全、责任意识。 3.教材突出我国国防军事的最新思想和政策。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 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考试形式:平时考核(30%),期末应知(7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撰写人:张民 系(教研室)主任:张民 学院(部)负责人:于翊广、隋翀 时间:2023 年 8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