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形地貌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地理位置如图3-1所示。海淀区 位于北京市区西部,位于北纬3953′~4009′,东经11603′~116°23′,东与 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 昌平区接壤。全区总面积426km2,南北长约30km,东西最宽处29km。地处华 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扇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 海拔1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km2,占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 海拔50m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km2,占总面积的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 台山妙高峰,海拔1278m;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35m左右。西部 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60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 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分割 为两个部分。 据对圆明园及周边地区卫片解译和地层岩性勘察,圆明园位于清河古河道 上,见图3-2。古河道宽约2.5~30km,地势西高东低。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 35~48m之间,地面坡降1‰ 312地面水系 圆明园所在的海淀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km,主要水系有 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 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 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km2,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 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5 3 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地理位置如图 3-1 所示。海淀区 位于北京市区西部,位于北纬 39º53'~40º09',东经 116º03'~116º23',东与 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 昌平区接壤。全区总面积 426km2,南北长约 30km,东西最宽处 29 km。地处华 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扇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 海拔 1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 66km2,占总面积的 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 海拔 50m左右的平原,面积约 360 km2,占总面积的 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 台山妙高峰,海拔 1278m;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 35m 左右。西部 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 60 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 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分割 为两个部分。 据对圆明园及周边地区卫片解译和地层岩性勘察,圆明园位于清河古河道 上,见图 3-2。古河道宽约 2.5~3.0km,地势西高东低。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 35~48m 之间,地面坡降 1‰ 。 3.1.2 地面水系 圆明园所在的海淀区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km,主要水系有 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 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 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 km2,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 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3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龙氧 甲度 ⑤海淀中处 保翟 红专东材 ⑤双橡树上太使啊 三义 图3-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际红线间为清河古河道,粉 红色线为圆明园区边界线
3 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6 图 3-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红线间为清河古河道,粉 红色线为圆明园区边界线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3-2圆明园所在区域古河道分布范围卫片解译图 194km。尽管海淀区境内的河流数目不少,但规模都不大,许多河流仅有行洪 功能。常年以来像南沙河、北沙河、南旱河、北旱河都是干涸的无水河,有水的 河流也仅起一个引水的作用,基本无流量 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海淀区2003年的地表水水质比2002年有一定的改 善。永定河引水渠水质好转比较突出,溶解氧增加958%、生化需氧量、氨氮、 石油类分别下降746%、635%和333%,仅高锰酸钾指数一项比2002年上升 24%。三条纳污河清河、万泉河、小月河的水质也有所改善,溶解氧提髙幅度 明显,其余指标与上年持平或减少。但长河、京密引水渠以及各湖泊的水质污染 有上升的趋势,均未达到水质规划的要求,个别项目超标严重,主要表现在有机 物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方面。 圆明园区水系分布在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最大湖面面积分别为23.6 302和490万m。根据2004年卫片统计结果,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东区湖 面有水面积分别为1907、1125和3547万m2,分别占各自湖面总面积的808% 37.2%和724% 313气象气候 圆明园所处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 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盛行西北 风。年平均气温116℃,月平均气温见表3-1;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 以北和西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年平均风速 26m/s,各月风速见表3-2。 表3-1圆明园地区月平均气温单位:℃C 月份 2 1011 平均 气温-42-145.113019423925624019412742 116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7 图 3-2 圆明园所在区域古河道分布范围卫片解译图 1.94km2。尽管海淀区境内的河流数目不少,但规模都不大,许多河流仅有行洪 功能。常年以来像南沙河、北沙河、南旱河、北旱河都是干涸的无水河,有水的 河流也仅起一个引水的作用,基本无流量。 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海淀区 2003 年的地表水水质比 2002 年有一定的改 善。永定河引水渠水质好转比较突出,溶解氧增加 95.8%、生化需氧量、氨氮、 石油类分别下降 74.6%、63.5%和 33.3%,仅高锰酸钾指数一项比 2002 年上升 2.4%。三条纳污河清河、万泉河、小月河的水质也有所改善,溶解氧提高幅度 明显,其余指标与上年持平或减少。但长河、京密引水渠以及各湖泊的水质污染 有上升的趋势,均未达到水质规划的要求,个别项目超标严重,主要表现在有机 物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方面。 圆明园区水系分布在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最大湖面面积分别为 23.6、 30.2 和 49.0 万 m 2。根据 2004 年卫片统计结果,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东区湖 面有水面积分别为 19.07、11.25 和 35.47 万 m 2,分别占各自湖面总面积的 80.8%、 37.2%和 72.4%。 3.1.3 气象气候 圆明园所处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 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盛行西北 风。年平均气温 11.6℃,月平均气温见表 3-1;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 以北和西北风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年平均风速 2.6m/s,各月风速见表 3-2。 表 3—1 圆明园地区月平均气温 单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 气温 -4.2 -1.4 5.1 13.0 19.4 23.9 25.6 24.0 19.4 12.7 4.2 -2.2 11.6
3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表3-2圆明园地区各月风速(1955-1980)单位:m/s 月22462。m叫 全年最大风速 风速3.13.0293.53.12419162.02.12.52.6 21.0 海淀区降水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际间降水量相差悬殊,1956年降水量 11157mm,1965年降水量2814mm,极值比40。根据海淀区气象站1949~2000 年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619mm。图3-3为海淀区1990~2004年降雨量变化 年内降水量若以小于500mm降水量定偏枯年,大于700mm降水量定为偏丰年, 则由降雨量年际变化可见,自1999年以来,海淀区年降雨量明显低于多年平均 降雨量,出现多年连续偏枯年。 2500.0 —总蒸发量—总降水量 1100 23000 900 2100.0 700 19000 长17000 500 1500.0 300 1990 1995 2000 年份 图3-3年蒸发量与降雨量变化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降水量80%以上集 中在汛期(6~9月份)。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见图3-4所示 各月降水量分配极为不均匀,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降水量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左右
3 区域环境概况与圆明园水系变迁 38 表 3—2 圆明园地区各月风速(1955-1980) 单位:m/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最大风速 风速 3.1 3.0 2.9 3.5 3.1 2.4 1.9 1.6 2.0 2.1 2.5 2.6 2.6 21.0 海淀区降水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际间降水量相差悬殊,1956 年降水量 1115.7mm,1965 年降水量 281.4mm,极值比 4.0。根据海淀区气象站 1949~2000 年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 619mm。图 3-3 为海淀区 1990~2004 年降雨量变化。 年内降水量若以小于 500mm 降水量定偏枯年,大于 700mm 降水量定为偏丰年, 则由降雨量年际变化可见,自 1999 年以来,海淀区年降雨量明显低于多年平均 降雨量,出现多年连续偏枯年。 1500.0 1700.0 1900.0 2100.0 2300.0 2500.0 1990 1995 2000 年份 蒸发量 (mm) 300 500 700 900 1100 降雨量(mm) 总蒸发量 总降水量 图 3-3 年蒸发量与降雨量变化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降水量 80%以上集 中在汛期(6~9 月份)。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见图 3-4 所示。 各月降水量分配极为不均匀,7、8 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以上。 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降水量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7%左右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0 200 123456789101112 月份 图3-4多年月平均降雨量分布 据海淀区气象站观测统计资料,多年平均蒸发量1883.1mm,其中4-6月 份的蒸发量最大,累计蒸发量810.6mm,占全年蒸发量的43%;11-2月份蒸 发量最小,累计蒸发量2789mm 3.14土壤 圆明园地区的土壤主要有褐潮土、湿潮土和沼泽土三种类型。 1.褐潮土 褐潮土是圆明园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分布于本地区地势较高的地段, 较其它类型的潮土偏旱。 褐潮土中的碳酸钙含量通常介于1.5-3.5%,呈微碱性反应,pH75-84 粘化过程微弱,无粘化层形成。在约50cm以下受地下水作用,有明显的潮化特 征,锈斑及铁子较多,有时可见到砂姜。质地以中壤和轻壤为主,土层中的养分 比较丰富,保肥力较强。 褐潮土适于生长各种中生植物。在圆明园地区,各种针叶林、阔叶林和灌草 从都分布在褐潮土上 2.湿潮土 湿潮土主要分布于圆明园地区的洼地,面积仅次于褐潮土,是潮土向沼泽土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9 0 50 100 150 200 2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降雨量(mm) 图 3-4 多年月平均降雨量分布 据海淀区气象站观测统计资料,多年平均蒸发量 1883.1mm,其中 4-6 月 份的蒸发量最大,累计蒸发量 810.6mm,占全年蒸发量的 43%;11-2 月份蒸 发量最小,累计蒸发量 278.9mm。 3.1.4 土壤 圆明园地区的土壤主要有褐潮土、湿潮土和沼泽土三种类型。 1. 褐潮土 褐潮土是圆明园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分布于本地区地势较高的地段, 较其它类型的潮土偏旱。 褐潮土中的碳酸钙含量通常介于 1.5-3.5%,呈微碱性反应,pH7.5-8.4。 粘化过程微弱,无粘化层形成。在约 50cm 以下受地下水作用,有明显的潮化特 征,锈斑及铁子较多,有时可见到砂姜。质地以中壤和轻壤为主,土层中的养分 比较丰富,保肥力较强。 褐潮土适于生长各种中生植物。在圆明园地区,各种针叶林、阔叶林和灌草 丛都分布在褐潮土上。 2. 湿潮土 湿潮土主要分布于圆明园地区的洼地,面积仅次于褐潮土,是潮土向沼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