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从广义上,节奏还可解释为和声节奏或音乐作品中各段落之间的比例关系,某些曲式理论著述中用“拱形结构”或“楔形结构”的术语来加以表述。在西方音乐中,节奏往往会有某些与语言文字相关联的格式,它可形成某些常见的节奏模式。常见的有:(1)扬抑格。在强拍上出现的强音或长音是“扬”,而在弱拍上出现的弱音或短音为“抑”。“抑”常与"扬”相为对应。如舒曼《狂欢节》(Op.9):例25conaffetto.年时作持X四金南(2)抑扬格。通常表现为小节线前面的弱拍,如舒曼《狂欢节》主题。例26鲜鲜ff料四Pedale(3)扬抑抑格。通常表现为一个长音两个短音,自然表现为强、弱、弱。如舒曼《童年情景》(Op.15,No.11):例2729:1此外,还有抑抑扬格、扬抑扬格等等。与节奏一样,不同的节拍具有不同的表现特性。节拍以小节为单位,它是强音和弱音的有规律的周期性交替,同时,它也可以解释为广义的音乐节奏20世纪初,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舞剧《春之祭》中运用频繁而复杂的节拍交替,在喜欢沉醉于平庸而又肤浅的音乐氛围之中的听众中引起不小的骚动
第一章绪论21例28选自斯特拉文斯基《钢琴雷格泰姆曲》:M.M.J-144.scm-galta.--10()moins forttresfortboY特N1TbatenonceautresfortGm.g.!H小节之间的强弱关系是一种高级的节奏,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作品之中,但在快速的段落中尤为明显。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的末乐章,都可以说明这样的概念。节拍交错使节拍变得复杂起来,它可分为:(1)横向交错一一通常用改变节奏重音的办法来完成,如舒曼《狂欢节》中的第17曲,作者用两个不同的节拍营造出了欢快,热烈的乐队二重奏场景:例292Peo*Peo.*Reo.*PedRed.茶*一可使多声部音乐线条更为丰富(2)纵向交错无论是横向的交错还是纵向的交错,都可以造成一种节奏、节拍的“对位”,适当地运用,可以恰到好处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22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例30勃拉姆斯《间奏曲》(Op.16.No.4):#人dimdim.moltosmorsando0除此以外,音区、音色、速度、力度、织体及演奏(唱)法也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三、音乐作品的主题以及主题的发展音乐主题是音乐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它是完整的、具有形象和含义的乐思,这种乐思应该表现出作曲家赋予作品的特定的性格面貌。经过有选择地利用一切必要的音乐语言,它被用来说明主题的意义,表达主题的内容,表现主题乐思的感情主题可以是单声部的,但多声部的更为常见。尽管如此,对于听众来说,即便是在欣赏一首极为复杂的多声部乐曲时,旋律一一用一个声部表现的乐思仍然具有最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主题思想一般总是最鲜明地呈现在它的主要的旋律中。主题所提示的音乐形象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特性:(1)情绪特性一一欢乐、悲伤、庄严、愤怒、雄壮、轻柔等。(2)体裁特性一一声乐、器乐、歌剧、舞剧、室内乐、交响乐、进行曲、夜曲等。(3)风格特性一一时代、国家、民族、作曲家甚至同一作曲家的不同创作年代等。随着乐思的呈述一发展,曲式在不断地形成。同时,主题的内涵也常常发生变化,甚至具有
第一章绪论23薪新的意义:例31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a.主导动机原型D69:井R21fmarcatob.变化后cantandoespressivoPt中98enfonianPppocoritE共F98Dpp四、主题发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整的作品通常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无论作曲家用何种手法来建构它们,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可概括为:1.相似性相似性用以下手段来实现:a.重复b.变奏(变化重复)c.展开小至单音乐汇,乐节动机、乐句,大至乐段或乐曲的某一部分,都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重复。重复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变化的。精确的反复可以用反复记号标明,变化的重复则必须在乐谱上写明
24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变奏是重复的变化形式,小至对主题、和声、织体进行的装饰,大到独立的变奏曲式。与重复不同,展开首先涉及到主题的总的结构,并改变它的支持点在重复主题的某一素材时,用扩张长度的手法对主题加以展开式的变化,称为扩展。在重复主题的某一素材时,紧缩其长度的展开式的变化称为紧缩如果重复的只是主题素材的一部分,那么这种紧缩称为分割或者分裂主题的相似性并不只是表现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相同、变奏、展开)。将某个音乐片断在不同的音高水平或不同的调性上予以衍展,可以使乐思得以延续和引申,这样的手法叫做模进。模进式的重复、模仿式的重复、主题材料的非常多样化的变化手法,如改变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也是曲式结构过程中重要的手段2.相异性相异性通过不同的音乐素材之间的对比来体现。不同主题或主题的不同部分之间的本质上的相异,称为主题的对比。对比应当具有不同程度的鲜明性。如果主题的对比是由于两个对比主题在情感特性和体裁特点上的区别而得到加强,那么这种对比是特别鲜明的例32勃拉姆斯《随想曲》(Op.116,No.3):主题Allegropassionato9中对比UnpocomenoAllegroplega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