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7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9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老思潮大约起源于战国中期。当时北方齐国稷下学宫的影响很大,儒、 法、墨、道等各家都在稷下学宫交流思想,因此,黄老或多或少的吸收了儒、法、 墨等各家思想。黄老并不是一家之学,讲述黄老思想,可以从“黄”“老”二字 分析开来说,以“黄”“老”来命名,一方面高远了来历,一方面深远了旨趣。 黄帝是中国上古第一帝,代表着权威,也是外王经世的标志。黄帝的时代取代了 炎帝的时代,田齐是黄帝的后人,姜齐是炎帝的后人,田齐取得了姜齐的政权, 似乎隐喻着历史光荣的再现。另外一方面,黄老主要的思想素材是老子,其原因 有 是通过近年来各种《老子》的版本一再出土,可见老子学说在当时非常 流行,同时老子的思想比较方便做外王的转化;二是老子也是陈国人,地缘上较 为亲近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因此,黄老中的“黄”是权威的表示,“老”则表明 借用了道家的素材。 就黄老思想的内容来说,黄老思想结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也吸收了名 家、阴阳家、墨家、儒家等思想。道法思想的结合,从天道到治道,从治身到治 国等各个层面均有体现,具体的例证从《黄帝四经》《管子》等文本中都可以找 到。虽然黄老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但是并不是全部接受,存在着拉锯。例如: 第一,《淮南子》推崇老庄,但是也有涉及法、术、势的部分。慎到是道家跨到 法家的桥梁,他的思想带有一些道家的色彩,但是本质上是更接近法家的。第 《史记》里面记载了老子和韩非、申不害的渊源,《淮南子》《管子》讲静因 但是不会去讲“知八奸”等等权谋的内容。第三,商鞅讲法要严刑重罚,而《淮 南子》中讲到:“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法是根据人民的实 际需要来订立的,立法者也要以法来约束自己。就老庄来讲,较为玄虚,就黄老 来讲,比较务实。就黄老和法家来讲,同样讲静因、刑名,但是法家要查奸,在 深入理解人心的同时又有防备,而黄老中只讲人君要虚静地去观察,才能有良好 的准确成效。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 则君令行。”这段话看起来像出自儒家典籍,其实它是《管子》的第一篇《牧民 篇》的第一句。《管子》以此开宗明义,可知其重要性。但是《淮南子》是站在 道家的立场来谈道德的,不是纯粹儒家的那一套。儒家讲民本,讲道德,讲心性, 而黄老是齐文化的产物,和儒家代表的鲁文化很不同,它要富国强兵,走霸道之 路。这就是为什么孟子见齐宣王,两进两出,最后还是离开了,因为王、霸文化 差距太大,一时拉不拢。所以黄老虽然兼有儒墨,但儒家讲王道,黄老讲霸道, 然而在重民、民本这一点上还是相容的 所以黄老的特质,基本上是道家的。黄老站在道家的立场,吸收各家养分 在把各家养分呈现出来的同时,却始终保存相当成份的道家本色。 (摘自陈丽桂《黄老思潮的基本纲领》,《中华读书报》2016年01月13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思想是大约起源于战国中期,或多或少吸收了墨家、儒家等各家 思想,受当时北方齐国稷下学宫的影响很大的一家之学
湖南省益阳市 2017 届高三 9 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 69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黄老思潮大约起源于战国中期。当时北方齐国稷下学宫的影响很大,儒、 法、墨、道等各家都在稷下学宫交流思想,因此,黄老或多或少的吸收了儒、法、 墨等各家思想。黄老并不是一家之学,讲述黄老思想,可以从“黄”“老”二字 分析开来说,以“黄”“老”来命名,一方面高远了来历,一方面深远了旨趣。 黄帝是中国上古第一帝,代表着权威,也是外王经世的标志。黄帝的时代取代了 炎帝的时代,田齐是黄帝的后人,姜齐是炎帝的后人,田齐取得了姜齐的政权, 似乎隐喻着历史光荣的再现。另外一方面,黄老主要的思想素材是老子,其原因 有二:一是通过近年来各种《老子》的版本一再出土,可见老子学说在当时非常 流行,同时老子的思想比较方便做外王的转化;二是老子也是陈国人,地缘上较 为亲近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因此,黄老中的“黄”是权威的表示,“老”则表明 借用了道家的素材。 就黄老思想的内容来说,黄老思想结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也吸收了名 家、阴阳家、墨家、儒家等思想。道法思想的结合,从天道到治道,从治身到治 国等各个层面均有体现,具体的例证从《黄帝四经》《管子》等文本中都可以找 到。虽然黄老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但是并不是全部接受,存在着拉锯。例如: 第一,《淮南子》推崇老庄,但是也有涉及法、术、势的部分。慎到是道家跨到 法家的桥梁,他的思想带有一些道家的色彩,但是本质上是更接近法家的。第二, 《史记》里面记载了老子和韩非、申不害的渊源,《淮南子》《管子》讲静因, 但是不会去讲“知八奸”等等权谋的内容。第三,商鞅讲法要严刑重罚,而《淮 南子》中讲到:“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法是根据人民的实 际需要来订立的,立法者也要以法来约束自己。就老庄来讲,较为玄虚,就黄老 来讲,比较务实。就黄老和法家来讲,同样讲静因、刑名,但是法家要查奸,在 深入理解人心的同时又有防备,而黄老中只讲人君要虚静地去观察,才能有良好 的准确成效。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 则君令行。”这段话看起来像出自儒家典籍,其实它是《管子》的第一篇《牧民 篇》的第一句。《管子》以此开宗明义,可知其重要性。但是《淮南子》是站在 道家的立场来谈道德的,不是纯粹儒家的那一套。儒家讲民本,讲道德,讲心性, 而黄老是齐文化的产物,和儒家代表的鲁文化很不同,它要富国强兵,走霸道之 路。这就是为什么孟子见齐宣王,两进两出,最后还是离开了,因为王、霸文化 差距太大,一时拉不拢。所以黄老虽然兼有儒墨,但儒家讲王道,黄老讲霸道, 然而在重民、民本这一点上还是相容的。 所以黄老的特质,基本上是道家的。黄老站在道家的立场,吸收各家养分, 在把各家养分呈现出来的同时,却始终保存相当成份的道家本色。 (摘自陈丽桂《黄老思潮的基本纲领》,《中华读书报》2016 年 01 月 13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老思想是大约起源于战国中期,或多或少吸收了墨家、儒家等各家 思想,受当时北方齐国稷下学宫的影响很大的一家之学
B.黄老思想中的“黄”是指黄帝,是权威的表示,也是外王经世的标志。 用“黄”来命名高远了黄老思想的来历。 C.老子学说在当时比较流行且其思想比较方便做外王的转化,再加上老 子也是陈国人,因此黄老主要的思想素材是老子 D.田齐取得了姜齐的政权,似乎隐喻着黄帝的时代取代了炎帝的时代这 样一种历史光荣的再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黄帝内经》《管子》等文本可以看出,道法思想的结合从天道到 治道,从治身到治国等各个层面都有体现 B.黄老中的“老”表明借用有道家的素材,但是黄老和老庄还是有区别 的,前者比较务实,而后者较为玄虚。 C.《淮南子》推崇老庄,讲静因而不会讲权谋,是站在道家的立场来谈 道德的,不是纯粹儒家的那一套。 D.黄老是齐文化的产物;而儒学是鲁文化的产物,它讲民本,讲道德, 讲心性,主张富国强兵,走霸道之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慎到是道家跨到法家的桥梁,说明他早先学习道家思想,后来从道家 分出去学习法家思想。但他的思想本质上是更接近法家的 B.《管子》是一部儒家典籍,它的第一篇《牧民篇》的第一句,开宗明 义,由此我们可以知晓这部著作的重要性。 C.孟子两次见齐宣王,向齐宣王宣讲他的王道思想。可他不知道齐宣王 需要的黄老思想中霸道主张,所以孟子两次都无功而返 D.黄老的特质基本上是道家,兼容各家,就好比麻婆豆腐,无论是加一 点肉末,还是加一点葱蒜花椒,它本质上仍然应是一盘豆腐菜。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数月,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 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 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甚老母使得奋大辱之 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渡 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 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诀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 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 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 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B.黄老思想中的“黄”是指黄帝,是权威的表示,也是外王经世的标志。 用“黄”来命名高远了黄老思想的来历。 C.老子学说在当时比较流行且其思想比较方便做外王的转化,再加上老 子也是陈国人,因此黄老主要的思想素材是老子。 D.田齐取得了姜齐的政权,似乎隐喻着黄帝的时代取代了炎帝的时代这 样一种历史光荣的再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从《黄帝内经》《管子》等文本可以看出,道法思想的结合从天道到 治道,从治身到治国等各个层面都有体现。 B.黄老中的“老”表明借用有道家的素材,但是黄老和老庄还是有区别 的,前者比较务实,而后者较为玄虚。 C.《淮南子》推崇老庄,讲静因而不会讲权谋,是站在道家的立场来谈 道德的,不是纯粹儒家的那一套。 D.黄老是齐文化的产物;而儒学是鲁文化的产物,它讲民本,讲道德, 讲心性,主张富国强兵,走霸道之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慎到是道家跨到法家的桥梁,说明他早先学习道家思想,后来从道家 分出去学习法家思想。但他的思想本质上是更接近法家的。 B.《管子》是一部儒家典籍,它的第一篇《牧民篇》的第一句,开宗明 义,由此我们可以知晓这部著作的重要性。 C.孟子两次见齐宣王,向齐宣王宣讲他的王道思想。可他不知道齐宣王 需要的黄老思想中霸道主张,所以孟子两次都无功而返。 D.黄老的特质基本上是道家,兼容各家,就好比麻婆豆腐,无论是加一 点肉末,还是加一点葱蒜花椒,它本质上仍然应是一盘豆腐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 数月,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 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 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甚老母使得奋大辱之 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渡 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 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诀。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 师。 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 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 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 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 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专权 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 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摘自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 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B.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 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C.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 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 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昭帝”,汉昭帝,“昭”,是褒义的谥号。谥号,君主时代帝王 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B.“太牢”,古代祭祀用牛、猪各一头叫太牢。“牢”这里指祭祀用的 牲畜。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髙称号。如汉髙祖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职而无实权。 D.“免”,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罢、黜、去 废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苏武忠于汉朝。李陵置办酒席祝贺苏武回朝,他的一番告白既向苏武 表明了心迹,也间接证明了苏武的忠诚。 B.苏武坚韧不拔。被扣留十九年,出使时年富力强,返回时,须发全白 了。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C.苏武晚节不保。回汉朝后第二年,苏武参与了上官父子与桑弘羊及燕 王、盖主谋反的事件。 D.苏武陷入党争。陷入上官桀父子与霍光争权之中,廷尉奏请逮捕他, 但霍光压下奏章,只罢免了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 春至京师 (2)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 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阁夜 【唐】杜甫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 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 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专权 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 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摘自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 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B.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 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C.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 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虽驾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 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昭帝”,汉昭帝,“昭”,是褒义的谥号。谥号,君主时代帝王、 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B.“太牢”,古代祭祀用牛、猪各一头叫太牢。“牢”这里指祭祀用的 牲畜。 C.“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职而无实权。 D.“免”,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罢、黜、去、 废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苏武忠于汉朝。李陵置办酒席祝贺苏武回朝,他的一番告白既向苏武 表明了心迹,也间接证明了苏武的忠诚。 B.苏武坚韧不拔。被扣留十九年,出使时年富力强,返回时,须发全白 了。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C.苏武晚节不保。回汉朝后第二年,苏武参与了上官父子与桑弘羊及燕 王、盖主谋反的事件。 D.苏武陷入党争。陷入上官桀父子与霍光争权之中,廷尉奏请逮捕他, 但霍光压下奏章,只罢免了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 春至京师。 (2)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 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阁 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夜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8.《百斛明珠》云此诗颔联乃“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闻矣” 请分析此联景物描写的特点。 5分) 9.这首诗不是为一时一事而作,诗人在人生的暮年把万端感慨集于笔端。请简 要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列举孔子的老师与孔子比较的事实 ”。这一事实证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观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两句, 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己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3)《诗经·关雎》中描写君子对文静、美丽女子的专注和爱慕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风 胡炎 风,卷着梦的香气,一阵一阵,撩得人难受 村头老杨树下,他蹲着,目光铸在密密匝匝的枝叶间。叶片上,昨夜的梦 还在跳荡,金光灿灿,晃得人眼晕。抬头捋一把,那叶子全是钱,新崭崭香喷喷, 揣进怀里,平素蔫软的腰杆硬是生生挺得笔直。 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最后一支抽尽,再把烟屁股捡起来,点燃,狠狠 地补几口。 心,也给灼得火烧火燎:这财,别人发得,我怎就发不得? “爹!”进家,他叫。 弄啥?”爹不看他,手里的锤子起起落落,自顾加固他的锄头。 钱……我得用 爹的手停了,翻他一眼:“那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 “媳妇不急,钱急。”他给爹敬支烟 “到底弄啥? “正事,别问!”他把字咬得很重。 爹不再言语。这是他唯一的儿。儿一贯是老实本分的,他不能不依他。 叔、伯、舅、姑……挨个借了个遍。然后村西的、村东的,南头的、北头 的,挨门槛进,讨好地笑,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 “就你,也做白日梦?”村人的眼里,满是鄙夷和不屑 他依旧笑,心里却骂:“狗眼看人低,等着瞧!” 购置设备、联系货商、组织人手……第一批成品终于出炉。没想到,事儿 来了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夜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8.《百斛明珠》云此诗颔联乃“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闻矣”。 请分析此联景物描写的特点。 (5 分) 9.这首诗不是为一时一事而作,诗人在人生的暮年把万端感慨集于笔端。请简 要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韩愈在《师说》中列举孔子的老师与孔子比较的事实 “ , ”。这一事实证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观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 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己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3)《诗经•关雎》中描写君子对文静、美丽女子的专注和爱慕的两句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风 语 胡炎 风,卷着梦的香气,一阵一阵,撩得人难受。 村头老杨树下,他蹲着,目光铸在密密匝匝的枝叶间。叶片上,昨夜的梦 还在跳荡,金光灿灿,晃得人眼晕。抬头捋一把,那叶子全是钱,新崭崭香喷喷, 揣进怀里,平素蔫软的腰杆硬是生生挺得笔直。 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最后一支抽尽,再把烟屁股捡起来,点燃,狠狠 地补几口。 心,也给灼得火烧火燎:这财,别人发得,我怎就发不得? “爹!”进家,他叫。 “弄啥?”爹不看他,手里的锤子起起落落,自顾加固他的锄头。 “钱……我得用。” 爹的手停了,翻他一眼:“那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 “媳妇不急,钱急。”他给爹敬支烟。 “到底弄啥?” “正事,别问!”他把字咬得很重。 爹不再言语。这是他唯一的儿。儿一贯是老实本分的,他不能不依他。 叔、伯、舅、姑……挨个借了个遍。然后村西的、村东的,南头的、北头 的,挨门槛进,讨好地笑,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 “就你,也做白日梦?”村人的眼里,满是鄙夷和不屑。 他依旧笑,心里却骂:“狗眼看人低,等着瞧!” 购置设备、联系货商、组织人手……第一批成品终于出炉。没想到,事儿 来了
一块黑砖,拍晕了他:“敢跟老子抢生意?” 他摸索着爬起来,捂着流血的后脑勺:“疤哥,我不懂事,您老人家大人 大量,抬抬手,给兄弟条生路。” 疤哥叉着腰:“这砖,挨得亏不亏?” 想不想再挨一砖 疤哥,您说笑 识相点,拜老子的山头,有钱大家赚 懂了,疤哥,您是爷。 “好孙子。”疤哥又朝他的后脑勺拍了两下,这次不是砖,是手。 有了疤哥,生意竟出奇的红火。 人前人后,他便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老实蛋子”,好烟潇洒地掷过去,说 话便有了十足的底气。 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 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么也拧不出个表情。或 许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和庄稼,那是他生命的全部。 这晚,他置了好酒、好菜,硬把爹从牛棚子里拉到餐桌旁。 “爹,喝一口解解乏,咱爷儿俩好妤说说话。”他捧起酒碗,敬爹。 爹的手沾满泥土,接过碗,却没喝。沉吟了一会儿,爹说:“带上酒菜, 跟爹走。” 他不知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拾掇了酒菜,跟着走 月光下,爹的身影更显得瘦削,那是日晒的、风吹的、雨淋的。他不由心 痛,日后,是得让爹好好歇歇,可劲儿享一把清福了 出村向北,穿过一片树林,半山坡上,是自家的祖坟。 墓碑前,摆好酒菜。爹拉他一把:“给先人跪下 四周静得出奇,唯有虫声唧唧。 爹说:“儿呀,当着先人的面,你要说实话。” 嗯 “你干的,是正经营生吧?” “是……”他低着头,不敢看碑。 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爷走时 跟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可别辱没了祖宗。” ……他哑然,心底被一只手狠狠掏了一把,底气全给掏光了。然而,一阵 风吹过,底气一下子又回来 订单越来越多,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车买了,楼盖了,漂亮媳妇娶了,四面都是风光。唯有爹,照样耕他的田 犁他的地,侍弄他的庄稼。地是他的命,随他吧 然而有一日,他从风声里,听到了异样。 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脊骨一软,腰杆儿竟再也挺不起了。 两月后,一条新闻充斥大街小巷:“全国特大地沟油案主犯被判无期徒 这天,荒草萋萋的祖坟前,爹长跪不起。末了,一头撞在碑上。 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撩着很多汉子的心。一张张焦裂的嘴,吐出一团 团墨蓝的烟雾,在风中飘啊飘,飘啊飘…
一块黑砖,拍晕了他:“敢跟老子抢生意?” 他摸索着爬起来,捂着流血的后脑勺:“疤哥,我不懂事,您老人家大人 大量,抬抬手,给兄弟条生路。” 疤哥叉着腰:“这砖,挨得亏不亏?” “不亏。” “想不想再挨一砖?” “疤哥,您说笑。” “识相点,拜老子的山头,有钱大家赚。” “懂了,疤哥,您是爷。” “好孙子。”疤哥又朝他的后脑勺拍了两下,这次不是砖,是手。 有了疤哥,生意竟出奇的红火。 人前人后,他便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老实蛋子”,好烟潇洒地掷过去,说 话便有了十足的底气。 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 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么也拧不出个表情。或 许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和庄稼,那是他生命的全部。 这晚,他置了好酒、好菜,硬把爹从牛棚子里拉到餐桌旁。 “爹,喝一口解解乏,咱爷儿俩好好说说话。”他捧起酒碗,敬爹。 爹的手沾满泥土,接过碗,却没喝。沉吟了一会儿,爹说:“带上酒菜, 跟爹走。” 他不知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拾掇了酒菜,跟着走。 月光下,爹的身影更显得瘦削,那是日晒的、风吹的、雨淋的。他不由心 痛,日后,是得让爹好好歇歇,可劲儿享一把清福了。 出村向北,穿过一片树林,半山坡上,是自家的祖坟。 墓碑前,摆好酒菜。爹拉他一把:“给先人跪下。” 四周静得出奇,唯有虫声唧唧。 爹说:“儿呀,当着先人的面,你要说实话。” “嗯” “你干的,是正经营生吧?” “是……”他低着头,不敢看碑。 “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爷走时 跟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可别辱没了祖宗。” ……他哑然,心底被一只手狠狠掏了一把,底气全给掏光了。然而,一阵 风吹过,底气一下子又回来。 订单越来越多,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车买了,楼盖了,漂亮媳妇娶了,四面都是风光。唯有爹,照样耕他的田, 犁他的地,侍弄他的庄稼。地是他的命,随他吧。 然而有一日,他从风声里,听到了异样。 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脊骨一软,腰杆儿竟再也挺不起了。 两月后,一条新闻充斥大街小巷:“全国特大地沟油案主犯被判无期徒 刑……” 这天,荒草萋萋的祖坟前,爹长跪不起。末了,一头撞在碑上。 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撩着很多汉子的心。一张张焦裂的嘴,吐出一团 团墨蓝的烟雾,在风中飘啊飘,飘啊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