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 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使中国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 新阶段。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与之同时,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 代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理论,都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不仅如此,这种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也大不相同, 它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要造成各革命阶级在 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专政,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为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但它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不相同,它只推翻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 主义成分。这样的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需要, 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了民族复兴,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 24
24 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 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使中国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 新阶段。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与之同时,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 代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理论,都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不仅如此,这种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也大不相同, 它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要造成各革命阶级在 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专政,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为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但它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不相同,它只推翻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不破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 主义成分。这样的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需要, 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了民族复兴,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
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①。太平天国 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 次次抗争和艰辛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 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 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 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 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 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 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教训的深刻总结。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 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 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再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 过程。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缺乏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之理论上的不成熟, 在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革命道路等问题上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在革 命的实践斗争中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一些弯路。但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 教训,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性,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尤其是经历了大革命的 失败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的经 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革命不断向前发 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党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25 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① 。太平天国 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 次次抗争和艰辛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 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 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 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 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 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 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教训的深刻总结。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 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 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再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 过程。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缺乏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之理论上的不成熟, 在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革命道路等问题上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在革 命的实践斗争中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一些弯路。但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 教训,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性,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尤其是经历了大革命的 失败及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的经 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革命不断向前发 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党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3 页
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 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 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 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搞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索,这符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试想,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 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建立人民 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 大、由弱到强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 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 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 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 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 乱和灾难,使近代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26 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 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 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① 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 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搞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索,这符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试想,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 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关于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建立人民 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 大、由弱到强的实践,怎么可能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 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1939 年,毛泽东第一次提 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 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 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 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 乱和灾难,使近代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0 页
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 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 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 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 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 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 民主化创造条件。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 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 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 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统一。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 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 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 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 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 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 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 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 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 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 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 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页。 27
27 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 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 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 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 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 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 民主化创造条件。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 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 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 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①。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统一。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 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 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 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 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 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 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 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 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 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 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 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37 页
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它不但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发展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的。中国 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 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 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 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 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 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 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 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 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 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 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民族资产阶 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它既不
28 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它不但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发展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的。中国 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 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 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 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 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 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 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 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 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 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 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民族资产阶 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它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