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统计”? 答:因为正确的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以便看清事物 间有否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去伪存真,保证统计结论有一定的精确度和靠度。 1.2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答: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原动力,其目的在于探求新 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们认识 生物界的各种规律,促进人们发掘出新的农业技术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 水平,改进人类生存环境 1.3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答: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首先根据本人的观察(了解)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 所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其次,根据假说所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性的试 验或抽样调查:最后根据试验或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 从而形成结论,或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以验证修改完善后的假说,如此循环发展,使 所获得的认识或理论逐步发展、深化。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 1.4什么是试验误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何区别? 答:在试验中实际观察值与其相应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系统误差:由于在 观测中因仪器不准,工作者的习惯和偏向等原因所引起的观察值偏大或偏小的差 异(有方向性)。随机误差:由于实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结 果和正式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叫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使数据偏 离了其理论真值:偶然误差使数据相互分散。因而系统误差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观测值与其理论真值间的符合程度:而偶然误差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 第二章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2.1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和任务是什么? 答:田间试验是指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任务: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客观地评定高产品种 及其适应区域,正确定最有效的措施及其范围,使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增产 上的作用。 2.2简述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途径。 答: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4个: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试验条件不一致、操作技 术不一致、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控制试验误差的途径: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改进操作管理制度,使之标准化:
第一章 绪论 1.1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统计”? 答:因为正确的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以便看清事物 间有否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去伪存真,保证统计结论有一定的精确度和靠度。 1.2 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答: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原动力,其目的在于探求新 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们认识 生物界的各种规律,促进人们发掘出新的农业技术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 水平,改进人类生存环境。 1.3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答: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首先根据本人的观察(了解)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 所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其次,根据假说所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性的试 验或抽样调查;最后根据试验或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 从而形成结论,或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以验证修改完善后的假说,如此循环发展,使 所获得的认识或理论逐步发展、深化。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 1.4 什么是试验误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何区别? 答: 在试验中实际观察值与其相应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系统误差:由于在 观测中因仪器不准,工作者的习惯和偏向等原因所引起的观察值偏大或偏小的差 异(有方向性)。随机误差:由于实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结 果和正式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叫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使数据偏 离了其理论真值;偶然误差使数据相互分散。因而系统误差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观测值与其理论真值间的符合程度;而偶然误差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 第二章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2.1 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和任务是什么? 答:田间试验是指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任务: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客观地评定高产品种 及其适应区域,正确定最有效的措施及其范围,使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增产 上的作用。 2.2 简述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途径。 答: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4个: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试验条件不一致、操作技 术不一致、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控制试验误差的途径: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改进操作管理制度,使之标准化;
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1)选择肥力均匀的试验地:(②)试验中采用适当的 小区技术:(3)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2.3何谓试验设计(狭义)?简述试验设计三原则及其作用。 答:试验设计(狭义)指小区技术,特别是重复区和试验小区的排列方法。 试验设计三原则:重复、局部控制、随机排列 重复:指试验中,每处理有2个或2个以上的试验单位(小区)。 随机排列(随机化):指任一处理安排到哪一个试验单位(小区)是随机的。 局部控制(区组化):就是分范围分地段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对个处理的影响趋 于最大程度的一致。或局部控制指通过对小区的合理安排,把试验误差控制在一个 局部的范围内的做法。 重复作用:估计、诚少试验误差。 局部控制:进一步减少试验误差。 随机排列:正确估计试验误差。 2.4试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答:进行试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使试 验结果正确可靠。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试验误差,试验设计必须遵循重复、随机 及局部控制三条基本原则。重复的最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因 而可提高试验的精确度:随机的主要作用是无偏的试验估计误差:局部控制可以进 一步降低试验误差。 2.5简述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答:(1)式验目的要明确:(2)式验条件要有代表性,试验条件应能代表将来准备 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试验地士壤种类、地势、 气象条件 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农业结构、施肥水平等):(3)试验结果要可靠(试 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两个方面):(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 2.6什么是对照?田间试验中为什么要设置对照区?如何设置对照? 答:田间试验应设置对照区(check 以CK表示), 作为处理比较的标准。对照应该 是当地推广良种或最广泛应用的栽培技术措施。设置对照区的目的是:(1)便于在 田间对各处理进行观察比较时作为衡量品种或处理优劣的标准:(2)用以估计和矫 正试验田的土壤差异。通常在一个试验中只有一个对照,有时为了适应某种要求, 可同时用两个各具不同特点的处理作对照 2.7田间试验中为什么要在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行?
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1)选择肥力均匀的试验地;(2)试验中采用适当的 小区技术;(3)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2.3 何谓试验设计(狭义)?简述试验设计三原则及其作用。 答:试验设计(狭义)指小区技术,特别是重复区和试验小区的排列方法。 试验设计三原则:重复、局部控制、随机排列 重复:指试验中,每处理有2个或2个以上的试验单位(小区)。 随机排列(随机化):指任一处理安排到哪一个试验单位(小区)是随机的。 局部控制(区组化): 就是分范围分地段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对个处理的影响趋 于最大程度的一致。或局部控制指通过对小区的合理安排,把试验误差控制在一个 局部的范围内的做法。 重复作用:估计、减少试验误差。 局部控制:进一步减少试验误差。 随机排列:正确估计试验误差。 2.4 试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答:进行试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使试 验结果正确可靠。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试验误差,试验设计必须遵循重复、随机 及局部控制三条基本原则。重复的最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因 而可提高试验的精确度;随机的主要作用是无偏的试验估计误差;局部控制可以进 一步降低试验误差。 2.5 简述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答:(1) 试验目的要明确;(2) 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试验条件应能代表将来准备 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试验地土壤种类、地势、土壤肥力、气象条件 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农业结构、施肥水平等);(3) 试验结果要可靠(试 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两个方面);(4) 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 2.6 什么是对照?田间试验中为什么要设置对照区?如何设置对照? 答:田间试验应设置对照区(check,以 CK 表示),作为处理比较的标准。对照应该 是当地推广良种或最广泛应用的栽培技术措施。设置对照区的目的是:(1)便于在 田间对各处理进行观察比较时作为衡量品种或处理优劣的标准;(2)用以估计和矫 正试验田的土壤差异。通常在一个试验中只有一个对照,有时为了适应某种要求, 可同时用两个各具不同特点的处理作对照。 2.7 田间试验中为什么要在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行?
答:(1)保护试验材料不受外来因素如人、畜等的践踏和损害:(2)防止靠近试验田 四周的小区受到空旷地的特殊环境影响即边际效应,使处理间能有正确的比较。 2 8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可以归纳为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两大类,试简述这两类设计其在应用及统计分析时侧重点有可不同? 答:在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中随机排列这类的试验设计强调有合理的试验误差估 计,以便通过试验的表面效应与试验误差相比较后作出推论,常用于对精确度要求 较高的试验:顺序排列类的试验设计并不在于此,而着重在使试验实施比较方便, 常用在处理数量大、精确度要求不高、不须作统计推论的早期试验或预备试验。 2.9试回答试验设计三大原则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是如何实现的? 答:(1)重复数>=(12/处理数一1)+1:(2)找出试验地的环境变异主要方向并垂 直划分重复区:(3)将每一重复区划分为小区后在每一重复区中进行随机排列。 2.10简述热带作物试验有哪些特点? 答:(1)多属多年生作物,试验周期长,误差较大。(2)多数能进行无性繁殖。 (3)植株高大,小区也就要大。(4)常有缺株、缺区现象。(5)多在丘陵地进 行,环境差异大。(6)植株间差异较大,试验的数不一。()7作物生长周期长试 验材料难得。 2.11在什么情况下可应用裂区设计? 答:(1)多因子试验中,两个因子要求的精确度不一时。(2)各个因子的各个水 平需要的面积大小不一时。(3)在原有试验的基础上,临时加入 个研究因子时。 可用裂区设计。 2.12配对法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设计简单,易掌握,食施方便。(2)对试验地要求不高。(3)精确 度不高,小区、大区试验均可采用 缺点:(1)只限于两个处理,不能用复因子试验。(2)对照占地1/2,浪费地。 2.13随机区组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贯彻了三原则,精确度较高:(2)对试验地要求不高。适用范围 较广:(3)对照仅以一供试处理出现:(4)单、复因子试验均可。 缺点:(1)精确度不如拉丁方设计:(2)处理数限于20个以内:(3)田间试验 置容易出差错。 2.14裂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主要因子能获得较高的情确度? 答:裂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主要因子的各个水平安排在裂区,次要因子的各个
答:(1)保护试验材料不受外来因素如人、畜等的践踏和损害;(2)防止靠近试验田 四周的小区受到空旷地的特殊环境影响即边际效应,使处理间能有正确的比较。 2.8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可以归纳为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两大类,试简述这两类设计其在应用及统计分析时侧重点有可不同? 答:在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中随机排列这类的试验设计强调有合理的试验误差估 计,以便通过试验的表面效应与试验误差相比较后作出推论,常用于对精确度要求 较高的试验;顺序排列类的试验设计并不在于此,而着重在使试验实施比较方便, 常用在处理数量大、精确度要求不高、不须作统计推论的早期试验或预备试验。 2.9 试回答试验设计三大原则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是如何实现的? 答:(1)重复数 n>=(12/处理数-1)+1;(2)找出试验地的环境变异主要方向并垂 直划分重复区;(3)将每一重复区划分为小区后在每一重复区中进行随机排列。 2.10 简述热带作物试验有哪些特点? 答:(1)多属多年生作物,试验周期长,误差较大。(2)多数能进行无性繁殖。 (3)植株高大,小区也就要大。(4)常有缺株、缺区现象。(5)多在丘陵地进 行,环境差异大。(6)植株间差异较大,试验的数不一。()7 作物生长周期长试 验材料难得。 2.11 在什么情况下可应用裂区设计? 答: (1)多因子试验中,两个因子要求的精确度不一时。(2)各个因子的各个水 平需要的面积大小不一时。(3)在原有试验的基础上,临时加入一个研究因子时。 可用裂区设计。 2.12 配对法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设计简单,易掌握,食施方便。(2)对试验地要求不高。(3)精确 度不高,小区、大区试验均可采用。 缺点:(1)只限于两个处理,不能用复因子试验。(2)对照占地 1/2,浪费地。 2.13 随机区组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 优点:(1)贯彻了三原则,精确度较高;(2)对试验地要求不高。适用范围 较广;(3)对照仅以一供试处理出现;(4)单、复因子试验均可。 缺点:(1)精确度不如拉丁方设计;(2)处理数限于 20 个以内;(3)田间试验 置容易出差错。 2.14 裂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主要因子能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答: 裂区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主要因子的各个水平安排在裂区,次要因子的各个
水平安排在整区。在裂区设计中主要因子能获得较高的精确度原因:裂区处理重复 次数是整区处理重复次数的n(试验重复数)倍,而试验误差与n成反比。 2.15拉丁方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实行双方面局部控制,试验精确度高。缺点:对试验地要求苛刻,平坦 方正:农事活动不易安排。 2.16拉丁方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排列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之。 答:拉丁方设计是随机区组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实行双方面局部控制。将随机 区组的横行、直行都控制为区组。使每种处理在每一直行、横行都出现一次仅一次。 而随机区组设计则是实行单方面局部控制。 2.17复因子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与裂区设计有何不同? 答:复因子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处理组合在某区组中随机排列,因子没有主次 之分。裂区设计:因子有主次之分,在区组中先随机排次要因子的各水平(即主区 处理),再在各整区中随机排主因子的各水平(副区处理) 2.18改良对比法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适用于丘陵地:处理数不受限制,两个以上均可。缺点:对照地占地三 分之一,浪费:未贯彻试验三原则,精确度低:参处理只能与对照直接比较,处理 间不行:不能用在多因素试验。 2.19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的不同,试区别处理和水平这两个概念。 答:水平:某一因素不同的质量或数量等级。处理:各因素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单因素试验中只有一个试验因素,所有处理都仅是这一个因素的不同数量或质量 水平:多因素试验是考察反应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和不同水平组合上的变化规 律,找出水平的最佳组合(固定模型)或估计总体变异度(随机模型),处理是 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2.20什么是唯一差异原则? 答:唯一差异原则:试验中,除掉被研究的因素控制的不同水平外,其余因素都作 为试验背景而要求保持常量。这样就能精确地测定处理的效应。 2.21何为试验指标、研究因子、水平及试验效应(主效应、交互作用)。请举 试验设计的例子,并说明其中的试验指标、研究因子及其水平,可能分析出的效
水平安排在整区。在裂区设计中主要因子能获得较高的精确度原因:裂区处理重复 次数是整区处理重复次数的n(试验重复数)倍,而试验误差与n成反比。 2.15 拉丁方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 优点:实行双方面局部控制,试验精确度高。缺点:对试验地要求苛刻,平坦 方正;农事活动不易安排。 2.16 拉丁方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排列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之。 答: 拉丁方设计是随机区组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实行双方面局部控制。将随机 区组的横行、直行都控制为区组。使每种处理在每一直行、横行都出现一次仅一次。 而随机区组设计则是实行单方面局部控制。 2.17 复因子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与裂区设计有何不同? 答: 复因子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处理组合在某区组中随机排列,因子没有主次 之分。裂区设计:因子有主次之分,在区组中先随机排次要因子的各水平(即主区 处理),再在各整区中随机排主因子的各水平(副区处理)。 2.18 改良对比法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适用于丘陵地;处理数不受限制,两个以上均可。 缺点:对照地占地三 分之一,浪费;未贯彻试验三原则,精确度低;参处理只能与对照直接比较,处理 间不行;不能用在多因素试验。 2.19 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的不同,试区别处理和水平这两个概念。 答:水平:某一因素不同的质量或数量等级。处理:各因素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单因素试验中只有一个试验因素,所有处理都仅是这一个因素的不同数量或质量 水平;多因素试验是考察反应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和不同水平组合上的变化规 律,找出水平的最佳组合(固定模型)或估计总体变异度(随机模型),处理是 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2.20 什么是唯一差异原则? 答:唯一差异原则:试验中,除掉被研究的因素控制的不同水平外,其余因素都作 为试验背景而要求保持常量。这样就能精确地测定处理的效应。 2.21 何为试验指标、研究因子、水平及试验效应(主效应、交互作用)。请举一 试验设计的例子,并说明其中的试验指标、研究因子及其水平,可能分析出的效
应。 答:试验指标:试验中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量。 研究因子:试验中对试验指标有影响,需要考察的试验条件。 水平:该因子的各种不同状态(可是质量或数量上的不同)。 主效应:该因子水平间平均效应的差数。 交互作用:某些因子综合作用的平均效应和有关因子单独作用的平均效应之和的 差数 举例(略) 2.22什么是试验方案?拟合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应考虑什么? 答:试验方案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试验方 案按其供试因子数的多少可以区分为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共3类。 拟合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应考虑:(1)根据试验的目的、任务和 条件挑选试验因素(2)根据各试验因素的性质确定因素水平(3)试验方案中必须 设置作为比较标准的对照(4)试验处理之间应遵循唯一差异原则(⑤)有的试验要 设置预试期。 第三章:试验资料的整理及特征数 3.1试验资料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数量性状资料与质量性状资料两类。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为车续性变异资料,名个观察值不一定是整数,两个相邻的整数间可有带 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计量资料为非连续性变异资料或称间断性资料,它的各个双 察值以整数表示,两个相邻整数间不容许任何带有小数的值存在。质量性状本身不 能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类性状的资料,须对其观察结果作数量化处理,质量性状 资料为属性变数料。 3.2简述计量资料整理的步骤, 答:(1)求全距(2)确定组数(3)确定组距(4)确定组限和组中值(5)归组划 线计数,做次数分布表。 3.3常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哪些? 答:常用的统计表:计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表、质量性状资 料的次数分布表:常用的统计图:柱形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和饼图。 3.4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
应。 答:试验指标:试验中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量。 研究因子:试验中对试验指标有影响,需要考察的试验条件。 水平:该因子的各种不同状态(可是质量或数量上的不同)。 主效应:该因子水平间平均效应的差数。 交互作用:某些因子综合作用的平均效应和有关因子单独作用的平均效应之和的 差数。 举例(略) 2.22 什么是试验方案?拟合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应考虑什么? 答:试验方案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试验方 案按其供试因子数的多少可以区分为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共 3 类。 拟合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应考虑:(1)根据试验的目的、任务和 条件挑选试验因素(2)根据各试验因素的性质确定因素水平(3)试验方案中必须 设置作为比较标准的对照(4)试验处理之间应遵循唯一差异原则(5)有的试验要 设置预试期。 第三章:试验资料的整理及特征数 3.1 试验资料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数量性状资料与质量性状资料两类。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为连续性变异资料,各个观察值不一定是整数,两个相邻的整数间可有带 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计量资料为非连续性变异资料或称间断性资料,它的各个观 察值以整数表示,两个相邻整数间不容许任何带有小数的值存在。质量性状本身不 能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类性状的资料,须对其观察结果作数量化处理,质量性状 资料为属性变数资料。 3.2 简述计量资料整理的步骤。 答:(1)求全距(2)确定组数(3)确定组距(4)确定组限和组中值(5)归组划 线计数,做次数分布表。 3.3 常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哪些? 答:常用的统计表:计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表、质量性状资 料的次数分布表;常用的统计图:柱形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和饼图。 3.4 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