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五章明清美术 (2学时) 数学内容。阳墙两代的公画特占,代表画家及作品改赏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章节中重点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 理的运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识。 重点:掌握明清两代的绘画特点。 难点:了解明清时期代表画家及艺术作品的特征。 授课方试,进授论 第六章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美术 (2学时)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美术不同于以往的特点:赵之谦、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章节中重点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 理的运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识。 重点:掌握中国近代美术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难占, 了解赵之谦、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授课方式: 讲授 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64学时,课程中间可以结合实际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各类美术展 览等。结合多媒体及图书资料理解关于艺术概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四、老核方式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课后提交论文、课程成绩的评定按论文成绩和平时成绩 相结合作为最终考核成绩,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来计算,比例分配为论文占70%平 时成绩占30% (1)平时成绩:(30%) 形式 课堂考核10分 课堂提问、讨论等 出勤 20分 旷课、早退、迟到、病假、事假 (2)期末考核:(70%)考核方式为提交论文、以论文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王伯敏著.中国美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撰写人:冯利源温晓镭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6
6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五章 明清美术 (2 学时) 教学内容:明清两代的绘画特点;代表画家及作品欣赏。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章节中重点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 理的运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识。 重点:掌握明清两代的绘画特点。 难点:了解明清时期代表画家及艺术作品的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六章 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美术 (2 学时)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美术不同于以往的特点;赵之谦、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章节中重点的基本知识并能做到合 理的运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知识。 重点:掌握中国近代美术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难点:了解赵之谦、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 64 学时,课程中间可以结合实际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各类美术展 览等。结合多媒体及图书资料理解关于艺术概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四、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课后提交论文、课程成绩的评定按论文成绩和平时成绩 相结合作为最终考核成绩,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来计算,比例分配为论文占 70% 平 时成绩占 30% (1)平时成绩:(30%) 比例分配 形式 课堂考核 10 分 课堂提问、讨论等 出勤 20 分 旷课、早退、迟到、病假、事假 (2)期末考核:(70%)考核方式为提交论文、以论文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贡布里希 著 范景中 译.艺术发展史.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丹纳 著 傅雷 译.艺术哲学.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王伯敏著.中国美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撰写人:冯利源 温晓镭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艺术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Survey of Atistic Design 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概论》是美术学院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是对设计理论 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涵盖了与艺术紧密相关的各科理论,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同时对学生的审 美情操、道德境界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何谓设计(3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涵义:设计与设计学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涵义:掌握设计与设计学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等 第二章:设计的本质与特征(3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的本质:设计的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三章:设计形态(3学时) 教学内容:何谓设计形态;设计形态的构成:设计形态的分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四意设计用维(3学时) 教学内容 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思维的类型:设计思维的模式:设计思维 的方法:设计过程。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思维的特征、类型、模式、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等 第五章:设计美学(3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美学:设计美的性质:中国设计美学思想:西方设计美学 思想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美的性质,掌握中国与西方的设计美学思想。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设计风格学(3学时) 教学内容: 设计风格:风格的类型与变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风格的类型与变迁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七章:设计与科学技术(3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科技的关系:设计与材料;人机工程学:设计管理
7 《艺术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Survey of Atistic Design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概论》是美术学院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是对设计理论 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涵盖了与艺术紧密相关的各科理论,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同时对学生的审 美情操、道德境界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何谓设计(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涵义;设计与设计学。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涵义;掌握设计与设计学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等 第二章: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的本质;设计的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三章:设计形态( 3 学时) 教学内容:何谓设计形态;设计形态的构成;设计形态的分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形态的构成与分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四章 设计思维(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思维的类型;设计思维的模式;设计思维 的方法;设计过程。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思维的特征、类型、模式、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等 第五章:设计美学(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美学;设计美的性质;中国设计美学思想;西方设计美学 思想。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美的性质,掌握中国与西方的设计美学思想。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设计风格学(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风格;风格的类型与变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风格的类型与变迁。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七章:设计与科学技术(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科技的关系;设计与材料;人机工程学;设计管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并对设计管理有一定的掌握。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设计心理学(3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心理:设计与视知觉:设计与知识:设计与情感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与心理的关系:掌握设计与知识、情感之间的 联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九章:设计的历史(3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国设计的历史: 西方设计的历史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西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十章:设计与教育(5学时) 教学内容:早期的设计教育: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国的设计教育: 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早期与现代的设计教育,深入思考中国未来的设计 教育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分出勤、作业比例分配1:1。 (2)期末考核:70分试卷考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撰写人:郝文杰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8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并对设计管理有一定的掌握。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设计心理学( 3 学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心理;设计与视知觉;设计与知识;设计与情感。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与心理的关系;掌握设计与知识、情感之间的 联系。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研究性学习。 第九章:设计的历史( 3 学时) 教学内容:中国设计的历史;西方设计的历史。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西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十章:设计与教育( 5 学时) 教学内容:早期的设计教育;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国的设计教育; 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早期与现代的设计教育,深入思考中国未来的设计 教育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 分出勤、作业比例分配 1:1。 (2)期末考核:70 分试卷考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 主要参考书: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撰写人:郝文杰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 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针对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 程将对于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各种形式的实习报告、毕业创作说明等具体 的论文作以详细的讲解并展开训练,使学生对于美术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论 文形式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意:科技论文写作概论 (2学时) 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的内涵:应用论文的特点:美术专业论文与其他专业 论文的区别 第二章:实习报告的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实习报告的写作意义: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对于美术专业论文的写作有所了解,因而, 必须掌握美术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与格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开题报告的写作 (4学时) 教学内容:讲授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的讲授,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开题报 告的写法,基本能够使用顺畅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 授课方式:排樱与白主学习相结合 第四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管理手册的填写 (2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任务书:毕业创作(设计)进度检查表。 教学要求:毕业创作(设计)的任务书与进度检查表的填写在毕业创作(设 计)的过程中是必须填写的内容,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是必须掌握的。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五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 (6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格式:毕业创作(设计)过程 说明的写作要求:导师在毕业创作(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本章的内容是毕业创作(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因此关于毕业创 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格式与写作要求都是必须掌握的:对于导师的作用可 以了解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六章:图例类型与要求 (6学时) 教学内容: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中涉及到图片的使用与说 明,对于图例的类型与要求的明确,利于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规范
9 《应用文写作 》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针对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 程将对于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各种形式的实习报告、毕业创作说明等具体 的论文作以详细的讲解并展开训练,使学生对于美术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论 文形式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的内涵;应用论文的特点;美术专业论文与其他专业 论文的区别。 第二章:实习报告的写作 (4 学时) 教学内容:实习报告的写作意义;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对于美术专业论文的写作有所了解,因而, 必须掌握美术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与格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开题报告的写作 ( 4 学时) 教学内容:讲授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本章通过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的讲授,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开题报 告的写法,基本能够使用顺畅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四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管理手册的填写 (2 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任务书;毕业创作(设计)进度检查表。 教学要求:毕业创作(设计)的任务书与进度检查表的填写在毕业创作(设 计)的过程中是必须填写的内容,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是必须掌握的。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五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 (6 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格式;毕业创作(设计)过程 说明的写作要求;导师在毕业创作(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本章的内容是毕业创作(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因此关于毕业创 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格式与写作要求都是必须掌握的;对于导师的作用可 以了解。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六章:图例类型与要求 (6 学时) 教学内容: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中涉及到图片的使用与说 明,对于图例的类型与要求的明确,利于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规范
教学要求:明确掌握。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意: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学术规范 (2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将毕业创作(设计 过程说明中的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图 片资料的具体注释方法,对于参考书目的列举方式进行讲授,实现毕业创作(设 计)过程说明的学术规范。 教学要求:为了实现毕业创作(设计)讨程说明的学术规范,木章内容也是 需要明确掌握的 授课方式: 讲授 第八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答辩与要求 (2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答辩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要求与程序 上的安排,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对于答辩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要求:本章的设置是为了是学生对于答辩过程有所了解,使答辩过程更 加顺利,因而了解即可。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常见问题分析 (4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中的常见的结构问题、行文问题、 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讲授,为了使学生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更加 明确,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 教学要求 对 于毕业创作 (设计)过程说明中常见的问题有所了解,能够避 免低级错误发生在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当中。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不设其他教学环节 四 考核方 课程的考试成绩按百分制纪录。 (1)平时成绩:出勤占总分数的15%: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将布置两次作 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依据表现给出成绩,占总成绩 的5%。 (2)期末考核:以论文的形式进行,依据论文完成的质量给出成绩,占总 成绩的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胡国正.美术论文写作教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老书. 皮道坚.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撰写人:马静婷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 0
10 教学要求:明确掌握。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学术规范 (2 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将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中的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图 片资料的具体注释方法,对于参考书目的列举方式进行讲授,实现毕业创作(设 计)过程说明的学术规范。 教学要求:为了实现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学术规范,本章内容也是 需要明确掌握的。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答辩与要求 (2 学时) 教学内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答辩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要求与程序 上的安排,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对于答辩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要求:本章的设置是为了是学生对于答辩过程有所了解,使答辩过程更 加顺利,因而了解即可。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常见问题分析 (4 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中的常见的结构问题、行文问题、 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讲授,为了使学生对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更加 明确,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 教学要求:对于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中常见的问题有所了解,能够避 免低级错误发生在毕业创作(设计)过程说明的写作当中。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不设其他教学环节。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试成绩按百分制纪录。 (1)平时成绩:出勤占总分数的 15%;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将布置两次作 业,成绩占总成绩的 20%;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依据表现给出成绩,占总成绩 的 5%。 (2)期末考核:以论文的形式进行,依据论文完成的质量给出成绩,占总 成绩的 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胡国正.美术论文写作教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皮道坚.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撰写人:马静婷 审核人:冯利源 课程负责人:冯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