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顶页 第二单元 1.目标导航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 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 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 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 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 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2.知识小词典 ①.部分字音。 贫j(瘠)mu(募)集 卫shu(戍)区 wux(戊)(戌)变法 dio(凋)零祈(qi)祷捂(wu)挟(xie)持惩( cheng)罚 眷(juan)恋卓(zhuo)越萌(meng)发诬(w)陷月笼(long)沙 寂寥(liao)造诣(yi)倔(jue)强 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 蹊跷: q1 qIao奇怪 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泛舟:乘船游玩。泛,漂浮。 汗青:史册。 寥落:稀少。 暸望:登高远望。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 3.名句解读 因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 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 氛。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 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 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 4.语文实践活动指南 本单元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阅读 感受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爱国、认识爱国、从而真正地学会爱国 活动过程活动步骤 (1)了解信息,收集有关背景资料。 (2)小组讨论,制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安排 (3)仔细参观,摘抄重要的文字资料:认真听取介绍或报告 (4)访问与基地相关的人员,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5)整理资料,写出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6)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祖国母亲,我爱你”专题汇报会 (7)就专题汇报会的情况,写一篇通讯,在校内外有关媒体上报道 (8)学习、活动反思
第1页 1 第 二 单 元 1.目标导航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 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 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 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 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 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2.知识小词典 ①.部分字音。 贫 jí(瘠) mù(募)集 卫 shù(戍)区 wùxū(戊)(戌)变法 diāo(凋)零 祈.(qí)祷 捂.(wǔ) 挟.(xié)持 惩.(chéng)罚 眷.(juàn)恋 卓.(zhuō)越 萌.(méng)发 诬.(wū)陷 月笼.(lŏng)沙 寂寥.(liáo) 造诣.(yì) 倔.(jué)强 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 蹊跷:qī qiāo 奇怪。 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泛舟:乘船游玩。泛,漂浮。 汗青:史册。 寥落:稀少。 瞭望:登高远望。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 3.名句解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 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 氛。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 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 4.语文实践活动指南 本单元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阅读 感受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爱国、认识爱国、从而真正地学会爱国。 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1)了解信息,收集有关背景资料。 (2)小组讨论,制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安排。 (3)仔细参观,摘抄重要的文字资料;认真听取介绍或报告。 (4)访问与基地相关的人员,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5)整理资料,写出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6)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祖国母亲,我爱你”专题汇报会 (7)就专题汇报会的情况,写一篇通讯,在校内外有关媒体上报道。 (8)学习、活动反思
第2页 基础知识及运用 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主持人是观众的忠实“服务员”,主持节目必须热情诚ken(),用语亲切自然 既不可呆板晦se(),又不可哗众取chng(),故弄玄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 的“绿叶"。因此,话语过多等xuan()宾夺主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2.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4分)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默默无蚊(蚊香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露广告) 3.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①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 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④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 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6.阅读文言文《华佗治病》,完成文后题目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ai同瘥,病愈),乃多受其货(财物),而不加 治。无何(不多久)弃去。留书(信)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 使勿逐(追赶)守嗔恚( chen hui愤怒),吐黑血数升而愈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华佗对郡守“无何弃去,留书骂之”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②文中哪句话说明华佗医治郡守的病已见成效?(3分) 7、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姹紫(yan) 故弄(xuan) 虚 开tuo( 眷( )恋祈( )祷do 游 蹊qiao 8、名句回放(10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 是 诗的尾联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 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 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9、语文实践(6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
第2页 2 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主持人是观众的忠实“服务员”,主持节目必须热情诚 kěn( ) ,用语亲切自然, 既不可呆板晦 sè( ) ,又不可哗众取 chǒng( ) ,故弄玄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 的“绿叶”。因此,话语过多等 xuān( ) 宾夺主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2.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4 分)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默默无蚊(蚊香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露广告) 3.根据要求默写。(8 分) ①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 ②“ ,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 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④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 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6.阅读文言文《华佗治病》,完成文后题目。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 同瘥,病愈),乃多受其货.(财物),而不加 治。无何..(不多久)弃去。留书.(信)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 使勿逐.(追赶)。守嗔恚..(chēn huì 愤怒),吐黑血数升而愈。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华佗对郡守“无何弃去,留书骂之”的原因是什么?(3 分) ②文中哪句话说明华佗医治郡守的病已见成效?(3 分) 7、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姹紫(yān) 红 故弄(xuán) 虚 开 tuò( ) 眷( )恋 祈( )祷 áo 游 蹊 qiāo 8、名句回放(10 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 是 , 。诗的尾联 “ ,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 ,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 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 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 , 。”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9、语文实践 (6 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
第3页 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 西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谷 10、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 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髙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11、请举例赏析古代诗歌中反映诗人忧伤国事、热爱国家的诗句。 12、看拼音写汉字 yan )叟()异 geng lan shu 夜()()轮台 13、默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 恨别鸟惊心 (2)白头搔更短,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商女不知亡国恨, (5)僵卧孤村不自哀 (6) 铁马冰河入梦来。 (7)辛苦遭逢起一经 (8)山河破碎风飘絮 (9) 零丁洋里叹零丁。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14、完成下列成语:4分 故弄()虚 风( )残年()指一算()理力争 15、根据拼音完成下列词语:(4分) do()游juan()恋蹊qiao( )异 1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5分 《春望》中表达了战乱时思念亲人,盼望得到家人音讯的诗句是: 《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第3页 3 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 ,西至 。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答: 10、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 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 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 11、请举例赏析古代诗歌中反映诗人忧伤国事、热爱国家的诗句。 12、看拼音写汉字: qī qiāo yān hǎo chà ( ) ( )红 ( )叟 ( )异 qí dǎo gěng lán shù ( ) ( )咽 夜( ) ( )轮台 13、默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 ,恨别鸟惊心。 (2)白头搔更短, 。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5)僵卧孤村不自哀, (6) ,铁马冰河入梦来。 (7)辛苦遭逢起一经, 。 (8)山河破碎风飘絮, 。 (9) ,零丁洋里叹零丁。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 14、完成下列成语:4 分 故弄( )虚 风( ) 残年 ( )指一算 ( )理力争 15、根据拼音完成下列词语:(4 分) áo( ) 游 juàn( )恋 蹊 qiāo( ) chà( )异 1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5 分 《春望》中表达了战乱时思念亲人,盼望得到家人音讯的诗句是: 《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第4页 《春望》中表达诗人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风雨大作》中表希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一句诗: 17请仿照例句,再写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6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 语文是 18下列语句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7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第二部分阅读(一)下面《晏子使楚》片段,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衷三缌一人诣。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呔徒想似、基实味不凤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 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煕也,寡人反取 病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4 ①酒酣()②曷()为者③生于淮北则为枳()④善盗耶() 2、解释文中画线的字:6 ①齐之习辞者也( )②今立来( )③何坐( ④缚者曷为者也( )⑤齐人固善盗乎()⑥非所与熙也( 3、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4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5分 5、”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第4页 4 《春望》中表达诗人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风雨大作》中表希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一句诗: 17 请仿照例句,再写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6 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 语文是 语文是 18 下列语句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7 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第二部分阅读(一)下面《晏子使楚》片段,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 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 病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4 ①酒酣.( ) ②曷.( )为者 ③生于淮北则为枳.( ) ④善盗耶.( ) 2、解释文中画线的字:6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今方来( ) ③何坐( ) ④缚者曷为者也( ) ⑤齐人固善盗乎( ) ⑥非所与熙也( ) 3、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4 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5 分 5、”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第5页 6、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答 (2)阅读下列文段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 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 课桌的铁杄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 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地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 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 一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一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 一你们走吧。”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为 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 4、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了许多饱含深情的话,可结束时却表现得这么”平静”,你觉 得这样结尾好不好,为什么? 5.习字课上新的字帖都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用意? 6、”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7.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 8、写岀小说三要素,并说一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三)阅读《签名》一文,完成27-30题。(共15分
第5页 5 答: 6、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答: (2)阅读下列文段,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 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 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 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地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 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为 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 4、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了许多饱含深情的话,可结束时却表现得这么”平静”,你觉 得这样结尾好不好,为什么? 5.习字课上新的字帖都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用意? 答: 6、”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答: 7.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 答: 8、写出小说三要素,并说一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三)阅读《签名》一文,完成 27—30 题。(共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