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Design Painting)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代码 B0380182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3 总学时 64 理论 32 上机 实训 32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 专业主干口专业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设计素描 课君 开课 适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视觉传达 单位 美术学院 专业 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 巨德辉 撰写人 谢天 审核人 巨德辉 负责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了解学握色彩 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学生将特定的 物象讲行梳理、提练,再通时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系统 地认识和学习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 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培养色彩观察感受表现能力,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为 艺术设计打下色彩基础。 Design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art design.Students lear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lor modeling.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aesthetic choice of the objective object,the students will sort out and refine the specific object,and then through exaggeration,deformation,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and other means of performance on the screen.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color modeling in composi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and color,as well as in the way of picture formation,performance skills. form style,and so on,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observing and feeling expression of color,and to open up creative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lay a color foundation for artistic desig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设计绘画的 表现能力:运用设计色彩的手段和语言,丰富专业设计表现技能,完成表达设 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目的
7 《设计色彩》教学大纲 (Design Painting)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0380182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实训 学时 32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设计素᧿ 开课 单位 美术学院 适用 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视觉传达 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 负责人 巨德辉 撰写人 谢天 审核人 巨德辉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了解掌握色彩 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学生将特定的 物象进行梳理、ᨀ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系统 地认识和学习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 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培养色彩观察感受表现能力,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为 艺术设计打下色彩基础。 Design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art design. Students lear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lor modeling.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aesthetic choice of the objective object, the students will sort out and refine the specific object, and then through exaggeration, deformation,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nd other means of performance on the screen.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color modeling in composition,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and color, as well as in the way of picture formation, performance skills, form style, and so on,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observing and feeling expression of color, and to open up creative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lay a color foundation for artistic desig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ᨀ高设计绘画的 表现能力;运用设计色彩的手段和语言,丰富专业设计表现技能,完成表达设 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目的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设计色彩课程教学要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 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色彩认知和创意的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艺术 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色彩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二方面则 是色彩运用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方面是色彩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根据课程知识要求,按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按照 设计色彩的原理、方法,较高质量地完成本门课程的设计任务,并能较好地联系 专业设计。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 3 1.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 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 2.掌握设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设计方 法和设计程序,堂握服梦与服饰专业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 制作等基本操作的实践能力。 3.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把握时尚潮流并 掌握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审美意识。 4.具备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参与创作和创作实我能力,能以服 装、服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服装工艺为基础,开展创作、创 实践等项目。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设计色彩(第二版) 周至禹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6.05 参考 设计鱼影 陆江艳 高等教有出版社 书目 2019.01 设计色彩 张歌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05 (2)课程网站 设计色彩苏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UDA-120711980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课价方试 评价依短 出 勤(10分) 按时出勒,不识到不早退 平时成绩(30%) 课堂表现(10分)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通跃程度及正确率评分, 自习预习(10分) 考核学生自学能力和对待课题的钻研精神。 实训(70%) 实训作业1(10分) 常规写实性写生:以明度为主的课题:以色相为 主的课题:以冷暖为主的课题:色块的丰富性因
8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设计色彩课程教学要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 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色彩认知和创意的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艺术 素质和能力的ᨀ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色彩审美鉴赏能力的ᨀ高,二方面则 是色彩运用动手能力的ᨀ高,三方面是色彩创意思维能力的ᨀ高。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根据课程知识要求,按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按照 设计色彩的原理、方法,较高质量地完成本门课程的设计任务,并能较好地联系 专业设计。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 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 √ √ 2. 掌握设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设计方 法和设计程序,掌握服装与服饰专业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 制作等基本操作的实践能力。 √ √ 3. 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把握时尚潮流并 掌握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审美意识。 √ 4. 具备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参与创作和创作实践能力,能以服 装、服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服装工艺为基础,开展创作、创业 实践等项目。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设计色彩(第二版) 周至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05 参考 书目 设计色彩 陆江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01 设计色彩 张歌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05 (2)课程网站 设计色彩_苏州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UDA-120711980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出 勤(10 分) 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 课堂表现(10 分)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 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评分。 自习预习(10 分) 考核学生自学能力和对待课题的钻研精神。 实训(70%) 实训作业 1(10 分) 常规写实性写生:以明度为主的课题;以色相为 主的课题;以冷暖为主的课题;色块的丰富性因
素:主观色彩的初步探讨。 归纳概括性写生:化繁为简:整理有序:适度夸 实训作业2(15分) 张。 平面性伍影写生:根据对象的主观感受作符合对 实训作业3(15分 象色彩特征的平面化处理:根据对象的形体特 变化用完全的主观处理:色彩象征意义的探索 解构性色彩训练:减弱明度层次关系,简化物象 的三维空间关系,使画面趋于平面化:加强训练 课颗的装饰性因素:加强画面的节泰关系,对后 实训作业4(15分 组输物作不同的图。不司的伍外理。 主观组织色彩的能力:画面的肌理效果应用:画 面风格多样性追求。 意象性创意训练:个性化的主观意念的体现:作 实训作业5(15分 者审美经哈、感情、理想、意都的体现:创浩性 思维的激发、创作构想、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内容 教学要求 时 课程 课内 课后 标 1,从理论上研究色 的形成、变化、情感、 属性等。了解色彩的物 理性、色彩的冷暖性 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 色彩的色调、色彩的自 然空间关系等等。2.以 常规的写生练习来夯 在实际写生的过程 实理论的基础。印证并 掌握物象的空间色彩 中,培养学生正确的 第一章 关系,色彩的调配 观察方法 正确的色 彩研究方法及用色彩 常规写 彩的表现力以及色彩 讲授 容的基 各方面的物理属性。以 塑造物象的技法,进 实性写 案例 础上完 而提高白身对色彩感 生 光色原理的学习为主 线。把鱼影的诺多因素 觉的敏锐力、色彩捕 成本阶 段作业。 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 捉能力,提高眼、手 课题 脑的协调能力。 ①以明度为主的课题 ②以色相为主的课题: ③以冷暖为主的课题 ④色块的丰富性因素 ⑤主观色彩的初步
9 素;主观色彩的初步探讨。 实训作业 2(15 分) 归纳概括性写生:化繁为简;整理有序;适度夸 张。 实训作业 3(15 分) 平面性色彩写生:根据对象的主观感受作符合对 象色彩特征的平面化处理;根据对象的形体特征 变化用完全的主观处理;色彩象征意义的探索。 实训作业 4(15 分) 解构性色彩训练:减弱明度层次关系,简化物象 的三维空间关系,使画面趋于平面化;加强训练 课题的装饰性因素;加强画面的节奏关系,对同 一组静物作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色调处理,培养 主观组织色彩的能力;画面的肌理效果应用;画 面风格多样性追求。 实训作业 5(15 分) 意象性创意训练:个性化的主观意念的体现;作 者审美经验、感情、理想、意趣的体现;创造性 思维的激发、创作构想、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目 课内 课后 标 第一章 常规写 实性写 生 1.从理论上研究色彩 的形成、变化、情感、 属性等。了解色彩的物 理性、色彩的冷暖性、 色彩的基本要素以及 色彩的色调、色彩的自 然空间关系等等。2.以 常规的写生练习来夯 实理论的基础。印证并 掌握物象的空间色彩 关系,色彩的调配、色 彩的表现力以及色彩 各方面的物理属性。以 光色原理的学习为主 线,把色彩的诸多因素 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 课题。 ①以明度为主的课题; ②以色相为主的课题; ③以冷暖为主的课题; ④色块的丰富性因素; ⑤主观色彩的初步探 讨。 在实际写生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正确的 观察方法、正确的色 彩研究方法及用色彩 塑造物象的技法,进 而ᨀ高自身对色彩感 觉的敏锐力、色彩捕 捉能力,ᨀ高眼、手、 脑的协调能力。 4 讲授 案例 在 学 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 本 阶 段作业。 1
通过新的写生方式,以 归纳概括的表现手段, 获取对装饰性色彩自 认识和把握,将对自然 环境色彩的写实性表 现转换到对自然色彩 的转饰性表现上来。1 化繁为简:要求学生对 纷乱无章的物象之形 色进行次序化、条理化 的归纳处理,在不违反 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 物象有杂细微的明陪 和色彩通过概括 炼、归类的处理,并结 合艺术形式语言的特 从习惯性的写实方式 在学习 点加以表现,使其形象 讨渡到设计类、主观 第一章 更加突出、画面主题更 性的表现方式上来, 课程内 归纳概 加鲜明。2、整理有序 丰富学生表现手段 讲授 1、2 括性写 案例 为了画面艺术效果的 达到色彩造型观念的 生 考虑和需要,对所要描 成本阶 转变、造型方式方法 绘的对象,在画面中进 段作业 的转变。 行刻意的整理、概括, 使画面物象组合更有 子、 更合理、更具艺才 性,以求达到培养学生 更强的艺术概括能力、 对画面诸因素的驾取 能力。3。话府张 结合画面追求的艺 风格和特点,夸张能强 化主题,突出形、色特 征,增品画面的形式风 格,提高画面艺术成垫 力。其中包括安 形、添加、减少等夸引 中常用的技巧。 放弃对自然空间的描 在平面性写生训练 摹,加强色彩的意蕴 中 第三章 强调在感受的 使学生从理解色彩、自 础上,将自我表现意 平面性 由的表现色彩到主观 识逐步延伸到从理相 讲授 伍影写 的创造色彩。1、根据 案例 2、3 主义的浪漫构思到取 生 对象的主观感受作符 代现实主义的理性原 合对象色彩特征的平 则,以及主观的判断
10 第二章 归纳概 括性写 生 通过新的写生方式,以 归纳概括的表现手段, 获取对装饰性色彩的 认识和把握,将对自然 环境色彩的写实性表 现转换到对自然色彩 的装饰性表现上来。1、 化繁为简:要求学生对 纷乱无章的物象之形、 色进行次序化、条理化 的归纳处理,在不违反 光色关系的前ᨀ下,对 物 象复杂细微的明暗 和色彩通过概括、ᨀ 炼、归类的处理,并结 合艺术形式语言的特 点加以表现,使其形象 更加突出、画面主题更 加鲜明。2、整理有序: 为了画面艺术效果的 考虑和需要,对所要᧿ 绘的对象,在画面中进 行刻意的整理、概括, 使画面物象组合更有 序、更合理、更具艺术 性,以求达到培养学生 更强的艺术概括能力、 对画面诸因素的驾驭 能力。3、适度夸张: 结合画面追求的艺术 风格和特点,夸张能强 化主题,突出形、色特 征,增强画面的形式风 格,ᨀ高画面艺术感染 力。其中包括变色、变 形、添加、减少等夸张 中常用的技巧。 从习惯性的写实方式 过渡到设计类、主观 性的表现方式上来, 丰富学生表现手段。 达到色彩造型观念的 转变、造型方式方法 的转变。 4 讲授 案例 在 学 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 本 阶 段作业。 1、2 第三章 平面性 色彩写 生 放弃对自然空间的᧿ 摹,加强色彩的意蕴。 使学生从理解色彩、自 由的表现色彩到主观 的创造色彩。1、根据 对象的主观感受作符 合对象色彩特征的平 在平面性写生训练 中,强调在感受的基 础上,将自我表现意 识逐步延伸到从理想 主义的浪漫构思到取 代现实主义的理性原 则,以及主观的判断 8 讲授 案例 在 学 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 本 阶 段作业。 2、3
面化处理:2、根据对取代对客观的剖析和 象的形体特征变化用 依赖。 完全的主观处理:3、 色彩象征意义的探索」 1、出阶段在写实和平 面性归纳训练的基础 以平面性的 装饰 重点探讨色彩的主观 性色形为意象 现日 性,风格的多样性因 基础,确立色彩的形 素。1、减弱明度层次 式美成和市美要求的 关系,简化物象的三维 定位。2、改变观察方 空间关系,使画面趋干 式和正向思维的习惯 第四章 平面化: 2 加强 定势 从客观的束铺 解构性 课题的装饰性因素:3、 走出来,运用逆向 授 容的基 备影训 加强画面的节秦关系, 思维,变换观察视角, 案 础上完 1、2、3 练 对同一组静物作不同 在对象中寻找兴趣点 的构图、不司的色调处 和可变化元素,运用 培养主观组织色彩 夸张、 变形、 变色 的能力:4、画面的肌 变调、打散、重构 理效果应用:5、画面 借物联想等手法进行 风格多样性追求。 画面营造。强调主创 精神,注重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 的能力。 在此阶段的训练中, 重占强调学生个性化 的主观意念,尊重主 体的审美经验、感情 以自己的主观情意去 理想、意趣。通过自 在学习 我感情和审美判断的 第五章 成受外在物象,而又由 意象性 于主体不同的知识结 引发种种创价 构想,在寻求独特的 讲 1、2、3 创意 人生阅历 不同的 案例 形式和表现方式中, 练 心境等,其审美过程和 成本阶 结果也不相同。 使作品展现出新颖的 段作业 风格样式在设计色彩 教学中,达到对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合 32
11 面化处理; 2、根据对 象的形体特征变化用 完全的主观处理;3、 色彩象征意义的探索。 取代对客观的剖析和 依赖。 第四章 解构性 色彩训 练 重点探讨色彩的主观 性,风格的多样性因 素。1、减弱明度层次 关系,简化物象的三维 空间关系,使画面趋于 平面化;2、加强训练 课题的装饰性因素;3、 加强画面的节奏关系, 对同一组静物作不同 的构图、不同的色调处 理,培养主观组织色彩 的能力;4、画面的肌 理效果应用;5、画面 风格多样性追求。 1、此阶段在写实和平 面性归纳训练的基础 上,以平面性的装饰 性色彩为意象表现的 基础,确立色彩的形 式美感和审美要求的 定位。2、改变观察方 式和正向思维的习惯 定势,从客观的束缚 中走出来,运用逆向 思维,变换观察视角, 在对象中寻找兴趣点 和可变化元素,运用 夸张、变形、变色、 变调、打散、重构、 借物联想等手法进行 画面营造。强调主创 精神,注重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 的能力。 8 讲授 案例 在 学 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 本 阶 段作业。 1、2、3 第五章 意象性 创意训 练 以自己的主观情意去 感受外在物象,而又由 于主体不同的知识结 构、人生阅历、不同的 心境等,其审美过程和 结果也不相同。 在此阶段的训练中, 重点强调学生个性化 的主观意念,尊重主 体的审美经验、感情、 理想、意趣。通过自 我感情和审美判断的 酝酿,引发种种创作 构想,在寻求独特的 形式和表现方式中, 使作品展现出新颖的 风格样式在设计色彩 教学中,达到对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 8 讲授 案例 在 学 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 本 阶 段作业。 1、2、3 合 计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