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
目录 口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口结构分析投资、消费、进出口 口物价指数—组成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 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 结构分析——投资、消费、进出口 ❑ 物价指数——组成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开始显 84年9 币 国债发行量(亿元) 政策强于财政政 7000 策,并表现出其 6061.3 抓就死, 6000 放就热”的现象。5 4883.53 4419.5 4015 ■东南亚金融危机40 之后,国内有效0 需求不足,经济 2000 增长减缓,通货 紧缩。货币政策 失效,财政政策 表现积极,五年 1998 1999 2000 2002 间国债发行量累 计达到23187亿元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开始显 效 ◼ 84年-97年,货币 政策强于财政政 策,并表现出其 “一抓就死,一 放就热”的现象。 ◼ 东南亚金融危机 之后,国内有效 需求不足,经济 增长减缓,通货 紧缩。货币政策 失效,财政政策 表现积极,五年 间国债发行量累 计达到23187亿元, 中国举债幅度 国债发行量(亿元) 3808 4015 4419.5 4883.53 6061.3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开始显 12个月移动平均值 从2002年下半 年开始,央行 开始逐步放松 货币信贷,货 币供应量增加 13 作 M2 货币政策又 次启动了宏观 M1 经济。进入 MO 2003年5月以后 宏观经济的过弓豆豆豆譬岂 快增长导致领 导层的担忧 到8月底,央行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开始显 效 ◼ 从2002年下半 年开始,央行 开始逐步放松 货币信贷,货 币供应量增加, 货币政策又一 次启动了宏观 经 济 。 进 入 2003年5月以后, 宏观经济的过 快增长导致领 导层的担忧。 到8月底,央行 宣布上调存款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01-00 05-00 09-00 01-01 05-01 09-01 01-02 05-02 09-02 01-03 05-03 09-03 M2 M1 M0 12个月移动平均值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其他 激总需求政策之间的矛盾 货币政策与其他刺激总需求政策的政策组合效果互相 对冲 从利率的角度看,提高利率直接抑制货币供给过快增 上到玄坦宜庙楼成太上面左盐老组刭外。但 仍然 好处 产生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其他刺 激总需求政策之间的矛盾 ◼ 货币政策与其他刺激总需求政策的政策组合效果互相 对冲。 ◼ 从利率的角度看,提高利率直接抑制货币供给过快增 长。利率提高使贷款成本上升而存款者得到好处。但 如果用增加贷款难度来抑制货币供给,对借款者仍然 构成了一定的成本,而存款者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好处, 这个好处变成了人为的交易成本。 ◼ 由于国际比较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利率还将产生 0 套利机会。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002 年1月 2002 年2月 2002 年3月 2002 年4月 2002 年5月 2002 年6月 2002 年7月 2002 年8月 2002 年9月 2002-10-31 2002 年11 月 2002 年12 月 2003 年1月 2003 年2月 2003 年3月 2003 年4月 2003 年5月 2003 年6月 2003 年7月 2003 年8月 2003 年9月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外贸顺差+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当月(亿美元) “ 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