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课《建国以来的重大 科技成就》精品教案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教学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 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 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加深学生对我国科学成就发展的印象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课外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态度: 1.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 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2.通过本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 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 1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 科技成就》精品教案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二、教学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 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 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加深学生对我国科学成就发展的印象。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课外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态度: 1.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 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2.通过本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 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四、重难点: (一)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二)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 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以及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 生积极的思考。 (二)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 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 六、学情分析: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如电视、网络、收 音机等,对我国近期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程学习,对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了,而且 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利于课堂上的讨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上的一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建国以来的重大 科技成就。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
四、 重难点: (一)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二)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 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以及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六、学情分析: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如电视、网络、收 音机等,对我国近期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程学习,对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了,而且 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利于课堂上的讨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上的一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建国以来的重大 科技成就。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 生积极的思考。 (二)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 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
rdu 同学们知道这两幅画中的这位女子是谁吗? 学生:嫦娥 老师:对,这两幅画都是在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嫦娥奔月”。自古以来, 人们就梦想着能够翱翔天际,奔向月亮。2007年10月24日这一天,我们奔 向月球的梦想实现了。同学们知道这个奔向月球的探测器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嫦娥一号” 老师:对,还记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时候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现在 我们来重温一下当时振奋人心的发射过程。(播放视频) (二)第一个子目:科技战略的发展
同学们知道这两幅画中的这位女子是谁吗? 学生:嫦娥 老师:对,这两幅画都是在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嫦娥奔月”。自古以来, 人们就梦想着能够翱翔天际,奔向月亮。2007 年 10 月 24 日这一天,我们奔 向月球的梦想实现了。同学们知道这个奔向月球的探测器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嫦娥一号” 老师:对,还记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时候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现在 我们来重温一下当时振奋人心的发射过程。(播放视频) (二)第一个子目:科技战略的发展
老师:再一次看“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老师心情仍然是很激动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祖国的科技之路一路走来,经历过曲折,终于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在令 人振奋。(板书:画出一条时间轴)我们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成就是相当辉煌的。(在时间轴中划出一段代表中国古代) 老师:同学们能够举出哪些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学生: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等。 老师:不错,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兴起起 了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是在近代,特别是1840年之后 中国科学技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学生: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老师:(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近代中国)对,近代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走向衰落。那么1949年新中国诞生之后,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中国的科技就 开始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建国初期) 老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郭沫若出任院长。并且制 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 为重点。从此,中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老师:不幸的是,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硏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 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文化大革命时期)。 老师: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邓小平重申了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史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 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1978 之后的时期) 老师: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以发展经济为我们发展的重点。我国在 1985年,国家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 结合。并且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包括“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 等。(时间轴上标出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 老师:“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 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老师:再一次看“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老师心情仍然是很激动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祖国的科技之路一路走来,经历过曲折,终于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在令 人振奋。(板书:画出一条时间轴)我们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成就是相当辉煌的。(在时间轴中划出一段代表中国古代) 老师:同学们能够举出哪些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学生: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等。 老师:不错,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兴起起 了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但是在近代,特别是 1840 年之后, 中国科学技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学生: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老师:(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近代中国)对,近代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走向衰落。那么 1949 年新中国诞生之后,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中国的科技就 开始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建国初期) 老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郭沫若出任院长。并且制 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确定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 为重点。从此,中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老师:不幸的是,在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 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文化大革命时期)。 老师:1978 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邓小平重申了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史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肯 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时间轴上划出一部分代表 1978 之后的时期) 老师: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以发展经济为我们发展的重点。我国在 1985 年,国家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 结合。并且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包括“863 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 等。(时间轴上标出 1985 年科技体制改革) 老师:“863 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 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而“星火计划”是我国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火炬计 划”是于1988年8月经政府批准的,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 划。1995年,我们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时间轴上标出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在这之后, 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阶段。这一条时间轴就代表我们中 国的科技之路。回顾我们中国走过的科技历程,我们主要经历过:古代辉煌、1840 年衰落、1949年全面发展、文革遭破坏、1978年“新的春天”。 (三)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老师:我们说,1978年后是中国现代的科技技术“新的春天”,中国现代科技发 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现代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一个子目的内容: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那么, 有哪位同学知道“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哪一星呢? 学生:两弹是原子弹、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 老师:很好!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对于“两弹一星”的理解是有歧义的,“一 星”指的是人造卫星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有一些教材认为“两弹一星”中 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有一些则认为是原子弹和导弹。说到这里,我 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家,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制 造原子弹、氢弹等这些核武器呢?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几则小材料,希 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材料获得答案 材料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 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 老师:请问同学们,你们在这则材料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学生:美国、苏联和英国都掌握了核技术 老师:很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是 有垄断的趋势的。那么中国,为了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才作出了发 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但是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 之后同时郑重宣布,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情况,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而“星火计划”是我国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火炬计 划”是于 1988 年 8 月经政府批准的,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 划。1995 年,我们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时间轴上标出 1995 年科教兴国战略)在这之后, 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阶段。这一条时间轴就代表我们中 国的科技之路。回顾我们中国走过的科技历程,我们主要经历过:古代辉煌、1840 年衰落、1949 年全面发展、文革遭破坏、1978 年“新的春天”。 (三)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老师:我们说,1978 年后是中国现代的科技技术“新的春天”,中国现代科技发 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现代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一个子目的内容: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那么, 有哪位同学知道“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哪一星呢? 学生:两弹是原子弹、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 老师:很好!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对于“两弹一星”的理解是有歧义的,“一 星”指的是人造卫星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有一些教材认为“两弹一星”中 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有一些则认为是原子弹和导弹。说到这里,我 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家,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制 造原子弹、氢弹等这些核武器呢?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几则小材料,希 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材料获得答案。 材料一: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 年 8 月 29 日, 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 年 10 月 3 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 老师:请问同学们,你们在这则材料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学生:美国、苏联和英国都掌握了核技术。 老师:很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是 有垄断的趋势的。那么中国,为了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才作出了发 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但是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 之后同时郑重宣布,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情况,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