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提出 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1956年初,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 (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②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③ 学术问题上④ 4.特点:既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⑤ 的方针。 成就 (1)领域: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2)代表:老舍的⑥,郭沫若的《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 (3)意义: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6.影响: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二、曲折的年代 原因 (1)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⑦ 的到来 (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⑧ 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 ①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②寓言诗:艾青的《蝉的歌》。 ③昆曲:《李慧娘》 ④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 (2)一些作者被划为“右派”或 3.影响 (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文艺的春天 1.原因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1 第 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1956 年初,① 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 (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②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③ ,学术问题上④ 。 4.特点:既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⑤ 的方针。 5.成就 (1)领域: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2)代表:老舍的⑥ ,郭沫若的《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 (3)意义: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6.影响: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 (1)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⑦ 的到来。 (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⑧ 问题。 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 ①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②寓言诗:艾青的《蝉的歌》。 ③昆曲:《李慧娘》。 ④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 (2)一些作者被划为 “右派”或 ⑨ 。 3.影响 (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文艺的春天 1.原因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⑩ 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①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和① (4)强调坚持贯彻⑩3)方针 (5)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1)表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4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发展:21世纪以来,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K知识参考答案 ①三大改造②1956③“百花齐放”④“百家争鸣” ⑤长期性⑥《茶馆》⑦“文化大革命”⑧阶级斗争 ⑨“反动学术权威”⑩极“左”⑩人民生活②社会主义服务 3“双百”④“反思文学”①“伤痕文学”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2 (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⑩ 路线。 (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⑪ 。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和⑫ 。 (4)强调坚持贯彻⑬ 方针。 (5)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 “五讲”、 “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1)表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⑭ 、 ⑮ 。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发展:21 世纪以来,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K 知识参考答案 ①三大改造 ②1956 ③“百花齐放” ④“百家争鸣” ⑤长期性 ⑥《茶馆》 ⑦“文化大革命” ⑧阶级斗争 ⑨“反动学术权威” ⑩极“左” ⑪人民生活 ⑫社会主义服务 ⑬“双百” ⑭ “反思文学” ⑮“伤痕文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火 重虑 典例 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1.时代背景:“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 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2.基本精神: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 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3.受挫原因:“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 “左”倾错误的影响 4.科学贯彻:如果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 问题,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主要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 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 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花齐放”的主张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拨乱反正”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B 【解析】从题千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故答案为B 项。A项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主张,C、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 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 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3 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1.时代背景:“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 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2.基本精神: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 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3.受挫原因:“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 “左”倾错误的影响。 4.科学贯彻:如果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 问题,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主要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2017—2018 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1965 年 6 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 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 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花齐放”的主张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拨乱反正”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B 【名师点睛】“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 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 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 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 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 重点遷视 比较“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不同 1.背景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 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 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 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 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涵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仁政”。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3.意义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 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 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双百”方针的实质、提出的意义及经验教训 1.实质 (1)“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3)“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4 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 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 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 比较“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不同 1.背景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 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 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 点。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 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 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涵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仁政”。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3.意义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 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 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双百”方针的实质、提出的意义及经验教训 1.实质 (1)“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3)“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 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提出的意义 (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 典例 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 (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 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 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 停滞、倒退。 (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 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 (1)大量事实证明,在“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候,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就会发展;反之,就会 出现倒退。 (2)“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和科技迅速发 展的方针。 (3)必须正确处理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和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 系。其中,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学艺术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历城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 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队员多 来自草原农牧民,一专多能,由于他们的节目灵活新颖、贴近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60年来广受草原人民喜爱。200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 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据此,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B.政治协商是民族自治区运行的基本原则 C.“双百方针”有利于民族文艺的发展 D.少数民族行使了完全的自治权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教案、试题、试卷中小学 5 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 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2.提出的意义 (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 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 (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 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 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 停滞、倒退。 (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 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 (1)大量事实证明,在“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候,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就会发展;反之,就会 出现倒退。 (2)“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和科技迅速发 展的方针。 (3)必须正确处理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和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 系。其中,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学艺术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2017—2018 学年山东省历城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 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 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队员多 来自草原农牧民,一专多能,由于他们的节目灵活新颖、贴近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60 年来广受草原人民喜爱。2007 年 11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 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据此,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B.政治协商是民族自治区运行的基本原则 C.“双百方针”有利于民族文艺的发展 D.少数民族行使了完全的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