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情感态度 标 记 理解运用 方法价值观 内容 科技战略的中国科学院的成党和 历史比民族自豪 发展 立:科技发展远政府 较问题感和民族 景规划的制定和的战 探究自信心 实施;邓小平关略决 学习老 于“科学技术是策与 辈科学家 生产力”的论断:科学 刻苦钻研、 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 奋发图强 “863计划 发展 的精神和 星火计划、火炬之间 热爱祖国、 计划;“科教兴的联 无私奉献 第19 国”战略及成就系 的崇高品 课从“两弹一“两弹一星”决科学探究情景再德,树立为 建国墨”到人第的背“两技术科数现报效国 航天 弹一星”研制的是生的发问题探而奋发学 以来 主要成果:航天产力展在究 习的志向; 的重 航空技术的新成的论现代分析图尊重科学 尊重知识 大科 果:“神舟”5断化建表 号载人航天工程 设中 技成 袁隆平与杂袁隆平和南优2 的重 就交水稻号,袁隆平获“国 要作 家最高科学技术 用 教学目标 1/13
1 / 13 第 19 课 建国 以来 的重 大科 技成 就 一 、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科技战略的 发展 中国科学院的成 立;科技发展远 景规划的制定和 实施;邓小平关 于“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的论断; 科技体制改革和 “863 计划”、 星火计划、火炬 计划;“科教兴 国”战略及成就 党 和 政 府 的 战 略 决 策 与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之 间 的 联 系 历史比 较问题 探究 民 族 自 豪 感 和 民 族 自信心; 学 习 老 一 辈 科 学 家 刻苦钻研、 奋 发 图 强 的 精 神 和 热爱祖国、 无 私 奉 献 的 崇 高 品 德,树立为 报 效 祖 国 而 奋 发 学 习的志向; 尊 重 科 学 尊重知识 从“两弹一 星”到载人 航天 “两弹一星”决 策的背景;“两 弹一星”研制的 主要成果;航天 航空技术的新成 果;“神舟”5 号载人航天工程 科 学 技 术 是 生 产 力 的 论 断 探 究 科 技 的 发 展 在 现 代 化 建 设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情景再 现 问题探 究 分析图 表 袁隆平与杂 交水稻 袁隆平和南优 2 号;袁隆平获“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杂交稻对 人类的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建国初期:成立中国科学院,制定远景规划,科技全面发展 科技战略“文革”中科研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有突破性进展 的发展 1978年以后:蓬勃发展1985年后,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决策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打破美苏垄断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从“两“两弹一星”」导弹研制开发取得重大成就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弹一星”的研制开发第一枚中国自己设计的火箭发射成功 到载人 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航大航空航天技 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 术的新发展 导弹和火箭技术的进步 载人航天的成功 杂交稻的/袁隆平与“南优2号” 哀降平研育成功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与交杂交水稻对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稻人类的页献有助于解法世界性饥饿向题 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 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 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战略的 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建议教师在 讲授时,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处理,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 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 2/13
2 / 13 二 、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 课时。 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 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科技战略的 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建议教师在 讲授时,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处理,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 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个 奖”;杂交稻对 人类的贡献
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一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 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 解。 课文的引言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原 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 它们是新中国尖端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二是用诗 一般的语言简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弱,新中国的 振兴。建议教师应对此简要阐释,为课文正文的讲解埋下伏笔。本课涉及到的科 学技术知识比较多,引言对本课涉及到的两个重点问题和三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提 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引言提示的两大问题和三个概念做初 步了解。 第一目“科技战略的发展”,教材以时间顺序为线,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通过本目的学习,应理解党和政府对发 展科技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按先后顺序归纳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弄清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 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一、建立科研机构。1949 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 究体系。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 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 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 技术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 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 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 3/13
3 / 13 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 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 解。b5E2RGbCAP 课文的引言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原 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神舟”5 号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 它们是新中国尖端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二是用诗 一般的语言简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弱,新中国的 振兴。建议教师应对此简要阐释,为课文正文的讲解埋下伏笔。本课涉及到的科 学技术知识比较多,引言对本课涉及到的两个重点问题和三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提 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引言提示的两大问题和三个概念做初 步了解。p1EanqFDPw 第一目“科技战略的发展”,教材以时间顺序为线,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通过本目的学习,应理解党和政府对发 展科技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按先后顺序归纳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弄清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DXDiTa9E3d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一个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 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一、建立科研机构。1949 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 究体系。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 年 1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 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 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 年至 1972 年科学 技术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 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 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 号发射成功,杂
交水稻育成等。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 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 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1978 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 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 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 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1985年 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 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 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 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 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应该作为本 目的重点进行讲解,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 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 第二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本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背景, 着重介绍了建国后我国尖端科技发展的情况。与此相关的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 议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丰富课文知识。以直观的影视、 图片资料,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建议教师应讲清楚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党和政府作 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 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 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 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 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二,“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 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 4/13
4 / 13 交水稻育成等。第三个阶段是 1978 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 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 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 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1978 年 3 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 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 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 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1985 年 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 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 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 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95 年,党和政府提出“科 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应该作为本 目的重点进行讲解,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 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RTCrpUDGiT 第二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本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背景, 着重介绍了建国后我国尖端科技发展的情况。与此相关的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 议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丰富课文知识。以直观的影视、 图片资料,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5PCzVD7HxA 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建议教师应讲清楚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党和政府作 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 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 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 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 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 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二,“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 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教师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核 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第三,中国在 “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髙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 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 号飞天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 世界航天大国。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中 注意介绍这些尖端科技成就对我们生活的重大影响。既要介绍其对于国防的重要 性,更要突出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属于现代科技 发展的前沿科学,意义重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影 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代表。建议教师对本目内容可分为两个 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和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袁隆平是 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建议教师对“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做简要介绍,加深学生对杂交水稻这一科硏成果的重要性的理解。第二 部分介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建议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不要 过多的扩展,可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课文的导入。建议教师结合引言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 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 以后,近代中国倍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9年新中国成立 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 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 认识,并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关于“科技战略的发展”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 预习过程中探究相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对科技发展提出了哪些 战略决策?什么是“科技发展远景规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火 炬计划”?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战略决策是如何实施的,结果如何?党和政府科 5/13
5 / 13 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教师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核 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第三,中国在 “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 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 号飞天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 世界航天大国。jLBHrnAILg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中, 注意介绍这些尖端科技成就对我们生活的重大影响。既要介绍其对于国防的重要 性,更要突出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xHAQX74J0X 第三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属于现代科技 发展的前沿科学,意义重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影 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代表。建议教师对本目内容可分为两个 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和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袁隆平是 2001 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建议教师对“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做简要介绍,加深学生对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的重要性的理解。第二 部分介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建议对于本目知识的学习不要 过多的扩展,可按课本内容进行讲解。LDAYtRyKfE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课文的导入。建议教师结合引言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 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 1840 年 以后,近代中国倍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 年新中国成立 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 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 认识,并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Zzz6ZB2Ltk 关于“科技战略的发展”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 预习过程中探究相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对科技发展提出了哪些 战略决策?什么是“科技发展远景规划”、“863 计划”、“星火计划”、“火 炬计划”?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战略决策是如何实施的,结果如何?党和政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