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志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 (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 (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
本学期共聘主讲教师23位组成四个教学组,开设 八个课堂。在23位教师中,教授17位(16位博士生 导师),副教授6位(5位博士,1位在职读博)。 教学A组:吴树青、赵存生、陈占安、居维纲、夏文斌、 孙蚌珠、沙健孙、王东、陈德民、宋国兴 教学B组:梁柱、陈占安、杨河、赵家祥、居维纲、 钱淦荣、宋国兴、闫志民、夏文斌、李义虎、白雪秋、 赵存生。 教学C组:孙蚌珠、赵存生、聂锦芳、居维纲、夏文斌、 宋国兴、王寿林、郭建宁、陈德民、陈占安 教学D组:丰子义、陈占安、杨河、居维纲、孙蚌珠、 宋国兴、关海庭、夏文斌、陈德民、张德修、赵存生
教学A组:吴树青、赵存生、陈占安、居维纲、夏文斌、 孙蚌珠、沙健孙、王东、 陈德民、宋国兴 教学B组:梁 柱、陈占安、杨河、 赵家祥、居维纲、 钱淦荣、宋国兴、闫志民、夏文斌、李义虎、白雪秋、 赵存生。 教学C组:孙蚌珠、赵存生、聂锦芳、居维纲、夏文斌、 宋国兴、王寿林、郭建宁、陈德民、陈占安。 教学D组:丰子义、陈占安、杨河、居维纲、孙蚌珠、 宋国兴、 关海庭、 夏文斌、 陈德民、张德修、赵存生。 本学期共聘主讲教师23位组成四个教学组,开设 八个课堂。在23位教师中,教授17位(16位博士生 导师),副教授6位( 5位博士,1位在职读博)
组别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A组周 7、8节 理教105 周二9、10节 理教201 B组周 9、10节 理教201 周二7、8节 理教107 C组周三7、8节 理教105 周四9、10节 理教201 D组周三9、10节 理教201 周四7、8节 理教203
A组 周一 7、8 节 理教105 周二 9、10节 理教201 B组 周一 9、10节 理教201 周二 7、8 节 理教107 C组 周三 7、8 节 理教105 周四 9、10节 理教201 D组 周三 9、10节 理教201 周四 7、8 节 理教203 组别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孙蚌珠 女,1963年生,满族,辽宁省北宁 经济学博上,教授,博土生导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 学术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困境和出路》等5部者作。参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等 手加国家教肯部和北京币社科基金 4项 满度尺程紧市楼马竞匙理论学料敲 主讲 第一讲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第七讲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孙蚌珠 女,1963年生,满族,辽宁省北宁人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 学术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主要著作:在《社会主义研究》、《经济评论》和《北京大学学报》 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 多篇。主要著作有《走向大市场——国 有企业的困境和出路》等5部著作。参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等3 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主持参加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 项目4项。曾获教育部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称号,1997、2001 年两度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北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 人。 主讲: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第七讲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丰子义 男,1955年生,山西省应县 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系党委书记,北京市和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 学术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主要著作:《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索》、《现代化 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新 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主体论》、《马克思 世 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等。 主讲: 第二讲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丰子义 男,1955年生,山西省应县人 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系党委书记,北京市和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 学术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主要著作:《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索》、《现代化 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新 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主体论》、《马克思 “世 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等。 主讲: 第二讲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