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教案 (烟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卢政) 绪论 、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严格说,美学史应当是世界美学史,它应当既包括西方美学史,又包括东方美学史。但 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一部世界美学史。我们讲的西方美学史,只是世界美学史的一部分 “西方”两字主要指欧洲各国,还有美国和俄国:它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是政治概念 西方古典美学史主要是欧洲美学史 美学史是美学研究或美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的和独立的知识领域,在我 国,西方美学史通常被讲授成美学理论史、美学学说史或美学思想史,也就是各种美学思想、 美学学说或美学理论,以及美学流派发生发展的历史,但很少涉及审美风尚、审美思潮和具 体审美文化现象。 美学和美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西方产生的。从古代希腊罗马算起,西方美学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美学”这一名称的学科,它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德 国,才只有二百多年。美学史家通常都把1750年哲学家鲍姆加敦出版第一卷《 Aesthetica》 (读音:埃斯特惕卡),看作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标志。此后,美学在康德、费希特、谢林和 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成了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标志着西方古典美学的完成和终结。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美学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叔本华、尼采提出了唯意志主义的美学,反对传统的古典美学,费希纳批评了“自上而下” 的哲学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导致了美学研究方法的多样与革新,各种心理 学的美学,社会学的美学以及部门艺术的美学都发展起来,终于造成了传统的古典美学向现 代美学的转变。到了20世纪,西方美学更进一步取得了现代形态,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 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学流派,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 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 学等等。当今美学已发展成为广泛涉及哲学、各门文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和自然 科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一门极为引人注目的科学。 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这2500多年西方美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而古典部分的西方 美学史则从古希腊起,至德国古典时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时期止 美学史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历史科学,又是理论科学。从根本上说,美学史仍是哲学的 个部门。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史、文学史,也不同于文论史。经常有这样的误解,以为讲 授美学史就是要在课堂上拿出许多考古发现、历史文物和大量艺术作品给学生欣赏,向学生 讲述人类的美感和艺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其实,这并不是美学史的任务。美学史要讲 授的是历史上美学家们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 、西方美学史的学科研宄历史 不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还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许多美学家在提 出自己的学说之前,都在自己著作的导论部分程度不同地回顾前人的美学观点,试图把前人 的美学观点加以系统化,并给以批判性评价。例如,狄德罗的《论美》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例 子。后来,这种附带的研究随着对以往美学积累的浩翰的历史资料加以总结和系统化的必要 性的增长,便开始独立出来,于是便产生了专门的美学史著作,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知识领域
1 西方美学史教案 (烟台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 卢政) 绪论 一、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严格说,美学史应当是世界美学史,它应当既包括西方美学史,又包括东方美学史。但 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一部世界美学史。我们讲的西方美学史,只是世界美学史的一部分。 “西方”两字主要指欧洲各国,还有美国和俄国;它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是政治概念。 西方古典美学史主要是欧洲美学史。 美学史是美学研究或美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的和独立的知识领域,在我 国,西方美学史通常被讲授成美学理论史、美学学说史或美学思想史,也就是各种美学思想、 美学学说或美学理论,以及美学流派发生发展的历史,但很少涉及审美风尚、审美思潮和具 体审美文化现象。 美学和美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在西方产生的。从古代希腊罗马算起,西方美学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美学”这一名称的学科,它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的德 国,才只有二百多年。美学史家通常都把 1750 年哲学家鲍姆加敦出版第一卷《Aesthetica》 (读音:埃斯特惕卡),看作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标志。此后,美学在康德、费希特、谢林和 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成了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标志着西方古典美学的完成和终结。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美学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叔本华、尼采提出了唯意志主义的美学,反对传统的古典美学,费希纳批评了“自上而下” 的哲学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经验美学,导致了美学研究方法的多样与革新,各种心理 学的美学,社会学的美学以及部门艺术的美学都发展起来,终于造成了传统的古典美学向现 代美学的转变。到了 20 世纪,西方美学更进一步取得了现代形态,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 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学流派,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 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 学等等。当今美学已发展成为广泛涉及哲学、各门文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和自然 科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一门极为引人注目的科学。 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这 2500 多年西方美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而古典部分的西方 美学史则从古希腊起,至德国古典时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时期止。 美学史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历史科学,又是理论科学。从根本上说,美学史仍是哲学的 一个部门。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史、文学史,也不同于文论史。经常有这样的误解,以为讲 授美学史就是要在课堂上拿出许多考古发现、历史文物和大量艺术作品给学生欣赏,向学生 讲述人类的美感和艺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其实,这并不是美学史的任务。美学史要讲 授的是历史上美学家们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 二、西方美学史的学科研究历史 不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还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18 世纪,许多美学家在提 出自己的学说之前,都在自己著作的导论部分程度不同地回顾前人的美学观点,试图把前人 的美学观点加以系统化,并给以批判性评价。例如,狄德罗的《论美》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例 子。后来,这种附带的研究随着对以往美学积累的浩翰的历史资料加以总结和系统化的必要 性的增长,便开始独立出来,于是便产生了专门的美学史著作,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知识领域
从现已把握的情况来看,最早的美学史专著有贝特尤斯的《艺术美的体系》(1747)和科莱尔 的《美学史草稿》(1799),但它们都没有发生重大影响。真正有重大影响的是齐默尔曼的《作 为哲学科学的美学史》(1858,维也纳)。美学史家通常把这部书看作是第一部开创美学史的 著作,并把19世纪下半期看作美学史这一学科正式形成的时期。齐默尔曼的《美学史》共 三卷。第一卷研究了古希腊罗马美学,如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普洛丁 和奥古斯丁的美学。第二卷研究了18世纪的美学,主要是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美学思想。第 三卷研究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包括康德、赫尔德、席勒、谢林、左尔格、黑格尔、卢 格、费肖尔等人的美学思想。这部书的重大缺陷是没有论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和17世纪 的美学,因而是不连贯、不完整的。在齐默尔曼之后,19世纪后半期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研 究美学史的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沙斯勒尔的《美学批评史》(1872),洛宰的《德国美 学史》(1868),哈特曼的《自康德以来的德国美学史》(1886),鲍桑葵的《美学史》(1892) 克罗齐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1910)、施皮策尔的《美学和艺术 哲学史》(1914)、李斯托威尔的《近代美学史评述》(1933)、库恩和吉尔伯特合著的《美学 史》(1939)、雷蒙·巴叶的《美学史》(1961)、塔塔科维兹的三卷本《美学史》(1962-1967) 比尔兹利的《从古希腊到今天的美学》(1977)、[苏]奥夫相尼科夫的《美学思想史》(1978) 等等。此外.美学史的研究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了许多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 范畴史等方面的著作。总之,西方美学史作为一门专门化的、独立的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 史。它不象中国美学史才刚刚起步,要真正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研究和熟悉上述各家各派的美学史著作。鲍桑葵、克罗齐、李斯托威尔、库恩和吉尔伯特、 奥夫相尼科夫的著作,以及塔塔科维兹《美学史》的前两卷,都已有了中译本,我们在学习 西方美学史的时候,也应作适当的参考。 中国古代虽然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但并没有形成美学史这样的学科。西方美学大约是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由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介绍而传入中国的。建国前,虽然有一些 学者热心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但“西方美学史”作为一门在大学里系统讲授的课程,似乎 并没有开设。直到建国以后,在6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美学原理”课之外,曾次 开设了“中国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两门课程。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主讲“西方美学 史”,并编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教材,为西方美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 大概就是“西方美学史”这门课程名称的由来。它是与“中国美学史”相并列提出的。在我 国学术界,还有“外国美学史”这个更宽泛些的概念,西方美学史也只是外国美学史的一部 分。此外,近些年来,也有人在研究“东方美学史” 三、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意义 学习西方美学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从美学理论的学习来看,要学好美学,应当学习美学史,尤其是西方美学史。美 学是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科学,它植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人类 的审美活动为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转来又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发 生巨大的影响。任何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美学史就是历史上的美学理论,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美学的现状和面貌,是今日各种 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因此不学习美学史,不掌握历史上的美学理论,就不可能对美学有全 面、深刻的认识,不可能把握美学发展的方向!从世界范围看,西方美学史在美学科学的发展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对美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但是比较而言,西方美学的贡献和影响应当说是最大、最突出的。美学在西方取得
2 从现已把握的情况来看,最早的美学史专著有贝特尤斯的《艺术美的体系》(1747)和科莱尔 的《美学史草稿》(1799),但它们都没有发生重大影响。真正有重大影响的是齐默尔曼的《作 为哲学科学的美学史》(1858,维也纳)。美学史家通常把这部书看作是第一部开创美学史的 著作,并把 1 9 世纪下半期看作美学史这一学科正式形成的时期。齐默尔曼的《美学史》共 三卷。第一卷研究了古希腊罗马美学,如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普洛丁 和奥古斯丁的美学。第二卷研究了 18 世纪的美学,主要是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美学思想。第 三卷研究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包括康德、赫尔德、席勒、谢林、左尔格、黑格尔、卢 格、费肖尔等人的美学思想。这部书的重大缺陷是没有论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和 17 世纪 的美学,因而是不连贯、不完整的。在齐默尔曼之后,1 9 世纪后半期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研 究美学史的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沙斯勒尔的《美学批评史》(1872),洛宰的《德国美 学史》(1868),哈特曼的《自康德以来的德国美学史》(1886),鲍桑葵的《美学史》(1 892)、 克罗齐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19lO)、施皮策尔的《美学和艺术 哲学史》(1 914)、李斯托威尔的《近代美学史评述》(1933)、库恩和吉尔伯特合著的《美学 史》(1939)、雷蒙·巴叶的《美学史》(1961)、塔塔科维兹的三卷本《美学史》(1962—1967)、 比尔兹利的《从古希腊到今天的美学》(1977)、[苏]奥夫相尼科夫的《美学思想史》(1978) 等等。此外.美学史的研究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了许多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 范畴史等方面的著作。总之,西方美学史作为一门专门化的、独立的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 史。它不象中国美学史才刚刚起步,要真正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 研究和熟悉上述各家各派的美学史著作。鲍桑葵、克罗齐、李斯托威尔、库恩和吉尔伯特、 奥夫相尼科夫的著作,以及塔塔科维兹《美学史》的前两卷,都已有了中译本,我们在学习 西方美学史的时候,也应作适当的参考。 中国古代虽然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但并没有形成美学史这样的学科。西方美学大约是在 1 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经由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介绍而传入中国的。建国前,虽然有一些 学者热心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但“西方美学史”作为一门在大学里系统讲授的课程,似乎 并没有开设。直到建国以后,在 60 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美学原理”课之外,曾次 开设了“中国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两门课程。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主讲“西方美学 史”,并编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教材,为西方美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 大概就是“西方美学史”这门课程名称的由来。它是与“中国美学史”相并列提出的。在我 国学术界,还有“外国美学史”这个更宽泛些的概念,西方美学史也只是外国美学史的一部 分。此外,近些年来,也有人在研究“东方美学史”。 三、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意义 学习西方美学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从美学理论的学习来看,要学好美学,应当学习美学史,尤其是西方美学史。美 学是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科学,它植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人类 的审美活动为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转来又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发 生巨大的影响。任何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美学史就是历史上的美学理论,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美学的现状和面貌,是今日各种 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因此不学习美学史,不掌握历史上的美学理论,就不可能对美学有全 面、深刻的认识,不可能把握美学发展的方向!从世界范围看,西方美学史在美学科学的发展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对美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但是比较而言,西方美学的贡献和影响应当说是最大、最突出的。美学在西方取得
了自己的名称和科学形态,得到了最系统、最全面、最典型的发展,西方美学在近现代产生 了难以估量的世界性影响,它所提出的大量美学问题并不是狭隘的西方问题,一般都具有普 遍的、全人类的意义,它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是任何从事美学研究的人都必须借鉴 和使用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二,从美学科学的发展来看,要推动和发展美学,也应当学习西方美学史。任何科学 的发展都要以前人留传下来的一定思想资料为前提。美学的发展也是这样。美学的发展还具 有特殊的复杂性,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它出现得较晚,至今仍被看作一门“既古老又年轻” 的学科,甚至被看作并不成熟的学科,许许多多的美学问题都一直争论不休,比如著名的“美 是难的”。甚至美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即美学的生存权问题,也不时有人提出诘难。 例如,美学究竞研究什么?它是关于美的哲学,还是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还是一门跨学科的 边缘性科学?美学到底有什么用处?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关系如何?美学的主要内容,它的 结构和体系应当是怎样的?美学发展的现状表明,建设和发展美学科学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便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人类在漫长的认识世界的过 程中,在思维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我们后人深有启发。我们步入西方美学史的长 廊,不仅会为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所吸引,而且会对许多闪光的美学见解叹服。如古希腊素 朴的辩证法、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巨大的历史感等等。中西方美学由于社会历史与文化 的差异,因而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总的来说,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是由再现到 表现,对美的哲学思考相对较多。而中国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则由表现到再现,在内容上更 多的偏重于鉴赏与评论。对于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在对比中加以研究,可以取得相得益彰 的效果。但同时,中西美学又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侧如,柏拉图与孔子,在时代、文化思 想与历史地位上就十分相似。再如,康德讲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与知性力处于一种无意识的 “暗合”状态,这就同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别才、别趣之说十分相似。严羽认 为,古人非不读书、不穷理,而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第三,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特色之一就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的。我们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要把我国建设成 为既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又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我们必须向外 国学习,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西方美学史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西方的 审美文化和各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和世界 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真正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这是符 合时代要求的。 四、西方美学史的学习方法 西方美学史是一门艰深而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要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对历 史上出现的各种美学理论进行批判地反思,以期作出科学的评价和总结。西方美学的发展经 历过许多性质不同的时代,各种美学理论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且精华与糟粕往往混杂扭结在 起。美学的发展同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十分密切 的联系。由于时代、阶级的不同,各种美学思潮、学说,经常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即便同 个美学家的思想也往往有自相矛盾之处。因此,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必须正确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分析、评价历史上的各种美学思想,尤其要密切结合文 艺现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 了自己的名称和科学形态,得到了最系统、最全面、最典型的发展,西方美学在近现代产生 了难以估量的世界性影响,它所提出的大量美学问题并不是狭隘的西方问题,一般都具有普 遍的、全人类的意义,它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是任何从事美学研究的人都必须借鉴 和使用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二,从美学科学的发展来看,要推动和发展美学,也应当学习西方美学史。任何科学 的发展都要以前人留传下来的一定思想资料为前提。美学的发展也是这样。美学的发展还具 有特殊的复杂性,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它出现得较晚,至今仍被看作一门“既古老又年轻” 的学科,甚至被看作并不成熟的学科,许许多多的美学问题都一直争论不休,比如著名的“美 是难的”。甚至美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即美学的生存权问题,也不时有人提出诘难。 例如,美学究竞研究什么?它是关于美的哲学,还是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还是一门跨学科的 边缘性科学?美学到底有什么用处?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关系如何?美学的主要内容,它的 结构和体系应当是怎样的?美学发展的现状表明,建设和发展美学科学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便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人类在漫长的认识世界的过 程中,在思维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我们后人深有启发。我们步入西方美学史的长 廊,不仅会为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所吸引,而且会对许多闪光的美学见解叹服。如古希腊素 朴的辩证法、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尔巨大的历史感等等。中西方美学由于社会历史与文化 的差异,因而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总的来说,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是由再现到 表现,对美的哲学思考相对较多。而中国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则由表现到再现,在内容上更 多的偏重于鉴赏与评论。对于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在对比中加以研究,可以取得相得益彰 的效果。但同时,中西美学又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侧如,柏拉图与孔子,在时代、文化思 想与历史地位上就十分相似。再如,康德讲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与知性力处于一种无意识的 “暗合”状态,这就同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别才、别趣之说十分相似。严羽认 为,古人非不读书、不穷理,而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第三,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特色之一就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的。我们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要把我国建设成 为既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又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我们必须向外 国学习,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西方美学史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西方的 审美文化和各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和世界 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真正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这是符 合时代要求的。 四、西方美学史的学习方法 西方美学史是一门艰深而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要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对历 史上出现的各种美学理论进行批判地反思,以期作出科学的评价和总结。西方美学的发展经 历过许多性质不同的时代,各种美学理论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且精华与糟粕往往混杂扭结在 一起。美学的发展同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十分密切 的联系。由于时代、阶级的不同,各种美学思潮、学说,经常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即便同一 个美学家的思想也往往有自相矛盾之处。因此,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必须正确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分析、评价历史上的各种美学思想,尤其要密切结合文 艺现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详尽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大量阅读西方美学原著,对资料进 行辩证的分析,从中得出符合事实的科学结论。初学西方美学史,应当在资料的掌握和分析 上多下些工夫。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并没有弄清楚某个美学家的思想究竟是什么,便在那里 热情赞扬或尖锐批判,这种主观主义的学风是要不得的。初学者不妨首先不急于评论,先弄 清楚“是什么”,练习写一写“复述”,然后再问“为什么”,给以分析和评价,以至提出 新的创见。 应将西方美学看作是一个由诸多内在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含美论、审美论与 艺术论等诸多方面,而且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在这样的联系与发展中研究西方美学理论, 才能正确评价其成败得失 要改变我们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一些以前的定论进行认真的思考甚至反思。 由于美学同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具有哲学、各门 艺术、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和外语等方面广博的实际知识和历史知识。这些 知识的获得同样需要刻苦努力,日积月累,在学习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己的情 况。自觉地调整知识结构,增益“己之不足”,否则是“行而不远”的 五、西方美学史的总体特征 西方美学史的发展以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为线索,逐渐由对立走向统一。西方美学发 展历史体现出了一种固有的内在矛盾,即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而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又派生出 再现与表现、摹仿与灵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性派与经验派的 矛盾等等 与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相联系,西方美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又产生了许多美学范畴和 概念。西方美学的范畴基本分三类:一是基本的理论范畴:美、丑、悲剧、喜剧、崇高、滑 稽:二是具体的美学范畴:和谐、理念、秩序、整一、匀称;三是艺术范畴:摹仿、灵感、 想象、净化、情节、性格、形象 第一章古希腊美学 文化背景: 真正意义的欧洲文明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西亚沿岸。这里海域辽阔,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大自然美丽而富有变化。古代希腊人很早就在这里休养生息,创造了很高的文化。 现代考古发掘业已证明,希腊文化是欧洲最古老的爱琴文化的一部分,希腊的历史可以上溯 到公元前3000-2000年,或许还要更早一些。 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 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 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像认为自己是希腊 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一一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 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 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 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古希腊艺术发展历程 早在远古时代,古希腊人的审美活动就已经是丰富多采的、相当成熟的,他们对美和艺
4 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详尽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大量阅读西方美学原著,对资料进 行辩证的分析,从中得出符合事实的科学结论。初学西方美学史,应当在资料的掌握和分析 上多下些工夫。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并没有弄清楚某个美学家的思想究竟是什么,便在那里 热情赞扬或尖锐批判,这种主观主义的学风是要不得的。初学者不妨首先不急于评论,先弄 清楚“是什么”,练习写一写“复述”,然后再问“为什么”,给以分析和评价,以至提出 新的创见。 应将西方美学看作是一个由诸多内在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含美论、审美论与 艺术论等诸多方面,而且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在这样的联系与发展中研究西方美学理论, 才能正确评价其成败得失。 要改变我们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一些以前的定论进行认真的思考甚至反思。 由于美学同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史,应当具有哲学、各门 艺术、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和外语等方面广博的实际知识和历史知识。这些 知识的获得同样需要刻苦努力,日积月累,在学习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己的情 况。自觉地调整知识结构,增益“己之不足”,否则是“行而不远”的。 五、西方美学史的总体特征 西方美学史的发展以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为线索,逐渐由对立走向统一。西方美学发 展历史体现出了一种固有的内在矛盾,即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而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又派生出 再现与表现、摹仿与灵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性派与经验派的 矛盾等等。 与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相联系,西方美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又产生了许多美学范畴和 概念。西方美学的范畴基本分三类:一是基本的理论范畴:美、丑、悲剧、喜剧、崇高、滑 稽;二是具体的美学范畴:和谐、理念、秩序、整一、匀称;三是艺术范畴:摹仿、灵感、 想象、净化、情节、性格、形象。 第一章 古希腊美学 文化背景: 真正意义的欧洲文明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西亚沿岸。这里海域辽阔,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大自然美丽而富有变化。古代希腊人很早就在这里休养生息,创造了很高的文化。 现代考古发掘业已证明,希腊文化是欧洲最古老的爱琴文化的一部分,希腊的历史可以上溯 到公元前 3000- 2000 年,或许还要更早一些。 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 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 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像认为自己是希腊 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 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 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 12 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 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一、古希腊艺术发展历程 早在远古时代,古希腊人的审美活动就已经是丰富多采的、相当成熟的,他们对美和艺
术十分敏感和重视,具有高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不但在有关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的创 造上表现出相当娴熟的技艺,而且创造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各类精美的艺术作品。尤其是 神话、戏剧和雕塑的创造,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约公元前7世纪,在希腊及意大利南部的安纳托利亚一带兴起了伟大的希腊文明。在这 之前四千多年,尼罗河及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已产生过伟大的埃及文明及两河文明两大体系。 但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持久的深刻影响。希腊文明包括科学、哲学、文学、 艺术、戏剧等方面的高度成就。罗素认为古希腊文化是近代西方文明三大源头之一(另二者为 犹太宗教与伦理和作为现代科学产物的现代工业主义)。他甚至说,欧洲文明就是希腊文明 希腊的宗教一一或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母题。希腊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一切观念 的、社会的、自然的存在都能找到赋以人形的神。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 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因而希腊艺术充满了浪漫的、理想化的、幻想的特质。希 腊的艺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古风时期(公元前12世纪一公元前450年)、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 纪下半叶一一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一纪元初期)。 在古风时期,希腊出现了几何形的、半抽象的雕刻,造型单纯洗练之极,制陶也很发达 那些陶瓶上的彩绘十分精彩,更早一些是几何形的人马图饰,后来的更具绘画特点,并广泛 地表现了希腊的神话与现实。希腊的瓶画使我们推想已不可见的绘画成就。早期的希腊雕刻 都是从属于建筑,以埃及艺术为师,从“正面法”逐渐变得生动。 希腊文明最最繁荣的时期是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史称“古典时期”,对 古代希腊来说,这是雕刻、纪念性绘画与瓶画最繁荣时期。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与建筑,就 产生在“古典时期”及其以后的“希腊化时期”。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形成了均衡、和谐 雅致、优美的风格,显示了纯正的本士精神,产生了巴台农神庙的建筑和菲季亚斯的雕刻这 样卓越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出现了希腊文化全面高度繁荣的盛况。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 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多芬,画家宙克西斯和阿佩莱斯,雕刻家米 隆和菲狄亚斯以及晢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流传至今、堪称典范的艺 术珍品,如雕刻《荷矛者》、《掷铁饼者》,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像,特农神庙,埃庇道尔 露天剧场等,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希腊化时期是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公元前30年罗马彻底战胜希腊这 时期。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东方及小亚细亚的大片地区,并在那里一一也就是包括现在埃 及、叙利亚至印度河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许多小王国。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了。这个时 期的艺术赞美蛮力,不再保持原有的和谐雅致,表现了人的各种极端的情绪与本能,生老病 死、喜怒哀乐皆有之。代表作如帕加马的宙斯祭坛的饰带高浮雕《雅典娜战巨人》、《米洛 的维纳斯》、《拉奥孔》等,均为千古杰作。对后世产生着巨大影响。 马克思高度评价希腊艺术,称之为“不可企及的规范”,人类童年中“正常的儿童” 他写道:”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 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魁力呢?” 二、古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 古希腊美学是古希腊文化的特殊表现,又是古希腊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作为古希腊文化 的一个子系统,既受制于古希腊文化,得到希腊文化的滋润,又反过来促进和影响了希腊文 化
5 术十分敏感和重视,具有高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不但在有关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的创 造上表现出相当娴熟的技艺,而且创造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各类精美的艺术作品。尤其是 神话、戏剧和雕塑的创造,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约公元前 7 世纪,在希腊及意大利南部的安纳托利亚一带兴起了伟大的希腊文明。在这 之前四千多年,尼罗河及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已产生过伟大的埃及文明及两河文明两大体系。 但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持久的深刻影响。希腊文明包括科学、哲学、文学、 艺术、戏剧等方面的高度成就。罗素认为古希腊文化是近代西方文明三大源头之一(另二者为 犹太宗教与伦理和作为现代科学产物的现代工业主义)。他甚至说,欧洲文明就是希腊文明。 希腊的宗教——或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母题。希腊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一切观念 的、社会的、自然的存在都能找到赋以人形的神。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 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因而希腊艺术充满了浪漫的、理想化的、幻想的特质。希 腊的艺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古风时期(公元前 12 世纪—公元前 450 年)、古典时期(公元前 5 世 纪下半叶——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 3 世纪—纪元初期)。 在古风时期,希腊出现了几何形的、半抽象的雕刻,造型单纯洗练之极,制陶也很发达。 那些陶瓶上的彩绘十分精彩,更早一些是几何形的人马图饰,后来的更具绘画特点,并广泛 地表现了希腊的神话与现实。希腊的瓶画使我们推想已不可见的绘画成就。早期的希腊雕刻 都是从属于建筑,以埃及艺术为师,从“正面法”逐渐变得生动。 希腊文明最最繁荣的时期是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史称“古典时期”,对 古代希腊来说,这是雕刻、纪念性绘画与瓶画最繁荣时期。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与建筑,就 产生在“古典时期”及其以后的“希腊化时期”。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形成了均衡、和谐、 雅致、优美的风格,显示了纯正的本士精神,产生了巴台农神庙的建筑和菲季亚斯的雕刻这 样卓越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出现了希腊文化全面高度繁荣的盛况。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 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多芬,画家宙克西斯和阿佩莱斯,雕刻家米 隆和菲狄亚斯以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流传至今、堪称典范的艺 术珍品,如雕刻《荷矛者》、《掷铁饼者》,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像,特农神庙,埃庇道尔 露天剧场等,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希腊化时期是从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公元前 30 年罗马彻底战胜希腊这 一时期。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东方及小亚细亚的大片地区,并在那里——也就是包括现在埃 及、叙利亚至印度河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许多小王国。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了。这个时 期的艺术赞美蛮力,不再保持原有的和谐雅致,表现了人的各种极端的情绪与本能,生老病 死、喜怒哀乐皆有之。代表作如帕加马的宙斯祭坛的饰带高浮雕《雅典娜战巨人》、《米洛 的维纳斯》、《拉奥孔》等,均为千古杰作。对后世产生着巨大影响。 马克思高度评价希腊艺术,称之为“不可企及的规范”,人类童年中“正常的儿童”。 他写道:”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 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魁力呢?”。 二、古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的原因 古希腊美学是古希腊文化的特殊表现,又是古希腊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作为古希腊文化 的一个子系统,既受制于古希腊文化,得到希腊文化的滋润,又反过来促进和影响了希腊文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