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自我 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 [英]/R·D·莱恩著 uo>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分裂的自我 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 〔英职D.莱恩著 林和生侯东民译 陈维正校
分 裂 的 自 我 — — 对 健 全 与 疯 狂 的 生 存 论 研 究 〔 英 〕 R AD A莱 恩 著 林 和 生 侯 东 民 译 陈 维 正 校
分裂的自我 编者的话 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研究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到人类和人类文化所依据的先在的 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研究是从 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 个侧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 观研究,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 和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 为了帮助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了解现当代西方学术研究的主 潮,以便纵观全局,我们选编翻译了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进行微 观研究的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为丛书出版。这些著作从各个领域 的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潜能、情感、价值、需要、信 仰等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 态,并预测这种精神状态在未来的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 面,对人的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交汇点,由此形成了哲学人 类学、深层心理学、社会生物学、人类行为学等竞相争艳的纷繁格局 另一方面,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较客观地揭示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
编 者 的 话 现 当 代 西 方 学 术 思 想 的 主 要 特 征 之 一 , 是 注 重 人 的 主 体 性 研 究 。 这 种 以 人 为 中 心 的 研 究 , 意 在 寻 求 到 人 类 和 人 类 文 化 所 依 据 的 先 在 的 根 , 由 此 而 重 识 、 重 铸 人 与 世 界 、 人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 对 人 的 研 究 是 从 两 方 面 入 手 的 : 一 是 对 人 的 宏 观 研 究 , 即 着 眼 于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及 其 各 个 侧 面 , 如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 历 史 、 宗 教 等 的 研 究 ; 一 是 对 人 的 微 观 研 究 , 即 立 足 于 人 的 主 体 性 , 致 力 于 探 求 人 的 深 奥 莫 测 的 精 神 世 界 和 千 变 万 化 的 行 为 表 现 。 为 了 帮 助 国 内 学 术 界 及 广 大 读 者 了 解 现 当 代 西 方 学 术 研 究 的 主 潮 , 以 便 纵 观 全 局 , 我 们 选 编 翻 译 了 现 当 代 西 方 著 名 学 者 对 人 进 行 微 观 研 究 的 一 批 有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 作 为 丛 书 出 版 。 这 些 著 作 从 各 个 领 域 的 不 同 角 度 对 人 的 本 质 、 人 格 、 本 能 、 潜 能 、 情 感 、 价 值 、 需 要 、 信 仰 等 进 行 了 较 深 刻 的 剖 析 , 力 图 揭 示 现 代 人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的 精 神 状 态 , 并 预 测 这 种 精 神 状 态 在 未 来 的 演 变 。 从 中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一 方 面 , 对 人 的 主 体 性 研 究 已 成 为 许 多 学 科 的 交 汇 点 , 由 此 形 成 了 哲 学 人 类 学 、 深 层 心 理 学 、 社 会 生 物 学 、 人 类 行 为 学 等 竞 相 争 艳 的 纷 繁 格 局 ; 另 一 方 面 , 这 些 著 作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较 客 观 地 揭 示 了 西 方 社 会 所 面 临 的 分 裂 的 自 我 1
分裂的自我 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由于作者固有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著 作中存在着一些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偏见,也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 案。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分析、鉴别,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对这些著作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吸收其中对我们有益的成 分,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编委会 87年5月
深 刻 的 精 神 危 机 。 当 然 , 由 于 作 者 固 有 的 资 产 阶 级 的 局 限 性 , 这 些 著 作 中 存 在 着 一 些 唯 心 主 义 的 观 点 和 偏 见 , 也 不 可 能 提 供 解 决 问 题 的 答 案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 在 阅 读 时 加 以 分 析 、 鉴 别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指 导 下 , 对 这 些 著 作 进 行 科 学 的 、 实 事 求 是 的 研 究 , 吸 收 其 中 对 我 们 有 益 的 成 分 , 为 建 设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服 务 。 《 现 代 社 会 与 人 》 名 著 译 丛 编 委 会 1 9 8 7 年 5 月 2 分 裂 的 自 我
分裂的自我 健全与疯狂的界线 一代中译序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 也许能改为:所有幸运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各不相同的不幸,自然不易得到理解和同情。也许正因为如此,不 幸者才显得不幸,或者说,不幸者之所以不幸并不在于不幸本身,而 在于这不幸没有幸运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生存论哲学(即存在主义)兴起之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的可能 与人类传统的认识相反,生存论哲学认为世界并无本质,如果有的话 也只能是虚无、荒诞或永恒的神秘。对于主要以自我意识和理性为特 征的人类来说,生存本身就是普遍的、绝对的不幸,生活就是不幸。以 这种认识为背景,生活中不同个体各不相同的不幸,就不那么绝对了, 而是相对的、可理解或同情的不幸。也许正因为如此,生存论哲学将 “理解万岁”写上自己的旗帜,诚如萨特所言:生存论是一种人道主义。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实质上是一位生存论哲学家。他认为,这 个世界的“恶”不仅存在于人们内部,也存在于人们外部,精神分析 治愈患者的不幸,不过是将其引入生活的普遍的不幸。弗洛伊德在其 后期工作中相当成熟地运用这一思想,潜在地完成了生存论与精神分 析心理学的综合。据《反抗死亡》作者E.贝克尔的意见,早在19世 纪40年代,生存论大师克尔凯郭尔通过不同的途径也达到了同样的 结果
健 全 与 疯 狂 的 界 线 — — 代 中 译 序 一 “ 所 有 幸 福 的 家 庭 都 是 相 同 的 , 不 幸 的 家 庭 各 有 各 的 不 幸 。 ” 这 话 也 许 能 改 为 : 所 有 幸 运 的 人 都 是 相 同 的 , 不 幸 的 人 各 有 各 的 不 幸 。 各 不 相 同 的 不 幸 , 自 然 不 易 得 到 理 解 和 同 情 。 也 许 正 因 为 如 此 , 不 幸 者 才 显 得 不 幸 , 或 者 说 , 不 幸 者 之 所 以 不 幸 并 不 在 于 不 幸 本 身 , 而 在 于 这 不 幸 没 有 幸 运 地 得 到 理 解 和 同 情 。 生 存 论 哲 学 ( 即 存 在 主 义 ) 兴 起 之 后 , 这 种 情 况 有 了 改 变 的 可 能 。 与 人 类 传 统 的 认 识 相 反 , 生 存 论 哲 学 认 为 世 界 并 无 本 质 , 如 果 有 的 话 也 只 能 是 虚 无 、 荒 诞 或 永 恒 的 神 秘 。 对 于 主 要 以 自 我 意 识 和 理 性 为 特 征 的 人 类 来 说 , 生 存 本 身 就 是 普 遍 的 、 绝 对 的 不 幸 , 生 活 就 是 不 幸 。 以 这 种 认 识 为 背 景 , 生 活 中 不 同 个 体 各 不 相 同 的 不 幸 , 就 不 那 么 绝 对 了 , 而 是 相 对 的 、 可 理 解 或 同 情 的 不 幸 。 也 许 正 因 为 如 此 , 生 存 论 哲 学 将 “ 理 解 万 岁 ” 写 上 自 己 的 旗 帜 , 诚 如 萨 特 所 言 : 生 存 论 是 一 种 人 道 主 义 。 精 神 分 析 大 师 弗 洛 伊 德 实 质 上 是 一 位 生 存 论 哲 学 家 。 他 认 为 , 这 个 世 界 的 “ 恶 ” 不 仅 存 在 于 人 们 内 部 , 也 存 在 于 人 们 外 部 , 精 神 分 析 治 愈 患 者 的 不 幸 , 不 过 是 将 其 引 入 生 活 的 普 遍 的 不 幸 。 弗 洛 伊 德 在 其 后 期 工 作 中 相 当 成 熟 地 运 用 这 一 思 想 , 潜 在 地 完 成 了 生 存 论 与 精 神 分 析 心 理 学 的 综 合 。 据 《 反 抗 死 亡 》 作 者 E A贝 克 尔 的 意 见 , 早 在 1 9 世 纪 4 0 年 代 , 生 存 论 大 师 克 尔 凯 郭 尔 通 过 不 同 的 途 径 也 达 到 了 同 样 的 结 果 。 分 裂 的 自 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