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
第五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动力学
5.1、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5.2、植物细胞培养及反应动力学 5.3、动物细胞培养及反应动力学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5.1、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5.2、植物细胞培养及反应动力学 5.3、动物细胞培养及反应动力学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5.1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项将动植物组织、器官 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繁殖的技术。 5.1.1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由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明显的表达产物的优 点,为传统微生物发酵所无法取代,因此,生物技 术中许多有价值的生物制品,需要借助于动物细胞 培养而获得,这种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的发展
5.1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项将动植物组织、器官 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繁殖的技术。 5.1.1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由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明显的表达产物的优 点,为传统微生物发酵所无法取代,因此,生物技 术中许多有价值的生物制品,需要借助于动物细胞 培养而获得,这种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的发展
早在1907年,美国的Harrison在世界上首次将蛙 的神经组织在试管内培养成功,建立起动物组织体 外培养的第一块基石。 1950年前后,Enders及其同事发表了第一篇关于 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病毒的报告,开拓了以动物病毒 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 作为大规模细胞培养,Copsik等人成功的进行 了有关仓鼠肾细胞(BHK)的悬浮培养。随后,采 用在培养液中添加人工合成的小球状惰性聚合体载 体,大幅度提高了细胞的产量,并在10000升发酵罐 内成功地进行深层培养
早在1907年,美国的Harrison在世界上首次将蛙 的神经组织在试管内培养成功,建立起动物组织体 外培养的第一块基石。 1950年前后,Enders及其同事发表了第一篇关于 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病毒的报告,开拓了以动物病毒 为研究对象的新领域。 作为大规模细胞培养,Copsik等人成功的进行 了有关仓鼠肾细胞(BHK)的悬浮培养。随后,采 用在培养液中添加人工合成的小球状惰性聚合体载 体,大幅度提高了细胞的产量,并在10000升发酵罐 内成功地进行深层培养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有 许多基因产物不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它们需要经 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修饰,以及正确的切割、 折叠后,才能形成与自然分子一样的功能和抗原性。 使得动物细胞一跃成为一种重要的宿主细胞,用以 生成多种生物制品,例如病毒疫苗、淋巴因子(干 抗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单克隆体、红细胞生成素、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第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上皮生长因子和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这些采用大规 模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贵重药品在临床诊断、治疗和 预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有 许多基因产物不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它们需要经 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修饰,以及正确的切割、 折叠后,才能形成与自然分子一样的功能和抗原性。 使得动物细胞一跃成为一种重要的宿主细胞,用以 生成多种生物制品,例如病毒疫苗、淋巴因子(干 抗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单克隆体、红细胞生成素、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第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上皮生长因子和过氧化物歧化酶等。这些采用大规 模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贵重药品在临床诊断、治疗和 预防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