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应尽量避免输注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以免发生静 脉炎。 5.如在输液过程中发现有液体浸湿敷料,多为近瑞结扎 不牢或有漏洞所至,应及时处理。 二、动脉切开术 动承切开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动脉造影 及注射抗游药治疗肿瘤等。此外,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经 静脉输血不能得到满意升压效果者,可行动脉切开加压输血。 (一)手术器械同静脉切开术。 (二)术前准备同静脉切开术。 (三)手术步骤 1.桡动脉切开术取腕关节上.方2cm处,常规消毒,铺 消毒巾。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导管注液备用。沿动 脉走行纵行切开皮肤、皮下,切口约2~3cm,于深筋膜下方解 剖出桡动脉2m,在近、远端各以无损伤动脉钳钳夹。于两钳 之间将动脉壁纵行切-·小口,由此将导管向动脉近端插入。 取下动脉钳,继续插入导管5一10cm。如切开处有出血,可用 丝线缝合或结扎。逐层缝合切口。 2.股动脉切开术于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消毒巾。1% 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导管注液备用。由动脉博动点(腹 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cm)纵行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切口约 2一3cm。暴露卵圆窝,并于卵圆窝外侧1cm纵行切开筋膜, 解剖出股动脉2~3cm,在近、远端各以尤损伤动脉钳钳夹。 于两钳之间将动脉壁纵行切一小口,由此将导管向动脉近端 插入。取下动脉钳,继续插入导管。如切开处有出血,可用丝 线缝合或结扎。逐层缝合切口。导管插入深度需按需要而 31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定:肾动脉造影插入30cm;治疗外阴肿瘤插入5cm;治疗盆腔 肿瘤插入10~15cmc 3.颗动脉切开术取耳前发际处,常规消毒,铺消毒巾。 】%普鲁卡因局部漫润麻醉。导管注液备用。以动脉搏动处 为中心,横行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切口约2c,解剖出颗动 脉2cm,远端结扎,将导管向动脉近端插入。逐层缝合切口。 治疗顿内肿瘤需插管至颈总动脉;治疗颌面部肿瘤应置管于 颈外动脉。 (四)术后处理 1.导管要充分固定,以免脱落。 2.拔去导管时,需同时缝合动脉壁切口。 3.每次注药时应充分消毒。注药后需用4%枸橼酸钠或 生理盐水冲净管内积血,止血钳夹住导管末端,无菌纱布包 扎。 (五)注意事项 1.解剖动脉时注意勿损伤伴行的静脉和神经。 2.切开动脉及插管时,勿使空气进入血管,避免出现空气 栓塞。 (盖华雪) 32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疗技殖 一、原理 氧气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通 过呼吸从外界摄入氧气,氧气在肺泡中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与 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再随血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 织细胞。在细胞中,氧气被线粒体所利用,用于合成人体生理 活动所必需的能量物质一ATP。 般正常人在静止状态时每分钟耗氧量约250mL,即每 天的需氧量约360I,而人体内贮氧量仅约为1.5L,所以当遇 到缺氧或氧利用不足时,体内贮氧量只能供组织器官消耗4 一5分钟,因此,人体必须持续不断地有氧的供给才能维持 生命。 不仅某些疾病(如心肺疾患、胸部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及 一氧化碳中毒等)的病人可出现缺氧症状,而且在高海拔地区 或坑道作业的健康人也可发生缺氧。轻度而短暂的缺氧,机 体可通过代偿机能很快恢复,而在一些危重病人(如呼吸道阻 塞,心跳骤停,心肌梗塞等)出现的严重而急骤的缺氧,由于代 偿功能不能及时发挥作用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影响。 在缺氧状态下,线粒体合成ATP减少,细胞内的ATP含 量急速下降,而ATP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能量物 质,它的减少会通过各种机制导致细胞的变性坏死,见图11。 而不同器官对ATP的消耗速度有很大差异,在脑神经细胞和 33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肾小管上皮细胞ATP消耗速度快,故中枢神经对缺氧更敏 感。轻度缺氧,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及定向障碍, 随缺氧加重会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甚至手迷抽搐。 一般认为,在氧供屮断的情况下,20秒钟后人脑皮层的生物 电活动消失,30~90秒钟后小脑及延髓的生物电活动消失。 因为皮质神经元最敏感,故临床上缺氧患者的精神症状出现 最早。此外,严重缺氧时,心肌细胞受损可诱发心室颧动或心 脏骤停,细胞能量代谢受抑制,无氧酵解增加,大量乳酸产生 和堆积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故给氧治疗是抢救危重病人的 关键步骤,医护人员不但要了解氧对人体的重要性及缺氧对 人体的危害性,还要善于发现缺氧的早期症状并熟练掌握给 氧方法,做到及时准确地给氧才能有效地挽牧危重病人的生 命。 无氧 ATP 糖解系统忄 离子通透性忄 线粒体内 ATP 细胞骨胳 [Ca?' H‘通透 系统损害 性增大 乳酸↑ PLA2CANP◆ pH下降 小球(bleb) 磷酯蛋白质 形成 氧化磷酸化磷酯、蛋白 分解 作用丧失 质合成 细胞变性,坏死 图11无氧条件下细胞拔损害机制 34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二、适应症 吸氧适用于任可缺氧状态,临宋上常见的缺氧有以下几型: 1.乏氧性缺氧这种类型最常见,发生于外界到供应不 足时,如高空、坑道作业或机体存在通气障碍(如呼吸中枢功 能障碍、呼吸道狭窄、阻塞及肺部疾患等)。 2.血液性缺氧见于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或性能改变,如各种类型的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3.利用过多性缺氧见于氧供正常而组织需氧量增加的 情况,如高热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4.组织性缺氧常见于细胞呼吸酶障碍,如氰化物中毒 或因组织水肿而影响氧弥散等。 给氧不但可提高患者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而且对动脉 氧分压及氧饱和度仍保持正常的缺氧患者,由于提高了肺泡 中的氧分压使血浆中的物理溶解氧显著增如也可有效地改善 缺氧状态,故给氧对各种类型的缺氧都有效。 三、给氧方法及操作步骤 临床上给氧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 法、呼吸机给氧法、帐幕法、经气管导管给氧法及高压氧治疗 等,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特点的病人,下面将分别介绍临床常 用的几种给氧方法。 (一)葬塞吸氧法即将鼻塞置于鼻前庭,这是临床上最 常用的吸氧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符合生理状 态,局部刺激小,病人易于接受,适用于神志清醒需长期低流 量吸氧的病人心 用该种方法吸氧,鼻毛及粘液毯对吸入的氧气起过滤清 洁作用,保护下呼吸道不受刺激或感染,另外,鼻腔粘膜面积 35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