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基础1-2》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harmony)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2370086 必修■选修口 学分 24 总学时 64 理论 64 上机 实验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理积 基本乐理 单位 音乐学院 适用 专业 音乐表演 课程负 郭红喜 贵人 撰写人 刘情 审核人 郭红喜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和声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在大量分析、借鉴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和声经验 与规范的和声语言同时,通过传统和声功能学说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 声的基本功能选择与声部进行的技术内容,较好地掌握四部和声的写作技法,为 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打好基础。 Fundamentals of harmon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music and music performance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Teaching purpose and task of this course is in a large number of analysis,us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harmon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xcellent music works with the specification of harmony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harmonic function theory,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function of harmony base selection and parts of technical content,better grasp the four harmony writing techniques.for music creation.music performances and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omposing techniqu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1能运用和声学基础课程知识,分析作品中的和弦以便于曲式与作品分 析课程 目标2能运用和声学中的和弦完成四部和声的写作
33 《和声学基础 1-2》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harmon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70086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基本乐理 开课 单位 音乐学院 适用 专业 音乐表演 课程负 责人 郭红喜 撰写人 刘倩 审核人 郭红喜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和声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在大量分析、借鉴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和声经验 与规范的和声语言同时,通过传统和声功能学说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 声的基本功能选择与声部进行的技术内容,较好地掌握四部和声的写作技法,为 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打好基础。 Fundamentals of harmon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music and music performance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Teaching purpose and task of this course is in a large number of analysis,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harmon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xcellent music works with the specification of harmony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harmonic function theo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function of harmony base selection and parts of technical content, better grasp the four harmony writing techniques, for music creation, music performances and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omposing techniqu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 1 能运用和声学基础课程知识,分析作品中的和弦以便于曲式与作品分 析课程 目标 2 能运用和声学中的和弦完成四部和声的写作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掌握从事音乐表演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2.掌握从事音乐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 3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历史、文化类型以及音乐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老教材 和声学基础 伊.斯波素宾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 参老书日 和声分析351例 吴式锴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1年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作业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 平时成绩(30%) 作业单独评分,布置作业5次,占平时成绩20%。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先进工具。分析利 课堂交流 评价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愿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时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单元绪论 和弦(和弦音): 堂据和弦,和弦外音:理 课后过 第一章 和弦外音:复调 讲授 结构与主调结 解复调结构与主调结构。 论、复述 构:旋律
34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和声学基础 伊.斯波索宾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4 年 参考书目 和声分析 351 例 吴式锴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1 年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作业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次 作业单独评分,布置作业 5 次,占平时成绩 20%。 课堂交流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先进工具,分析和 评价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第一单元 绪论 和弦(和弦音); 和弦外音;复调 结构与主调结 构;旋律。 掌握和弦,和弦外音;理 解复调结构与主调结构。 2 讲 授 课后讨 论、复述 1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1.掌握从事音乐表演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 2.掌握从事音乐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 √ 3.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历史、文化类型以及音乐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 √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第二单元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二和弦的连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三个和弦的四 习题分 第 章 一、大二和弦与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捏T 学相 析 小三和弦、四新 S、D和弦为高音成低音前 结合 和声 伸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在各举调性上熟练堂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二、用正三和弦 T、S、D三个和弦的四声 题教 习题分 第三章为旋律配和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堂挥T 2 学相 析 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结合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讲授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与习 T、S、D三个和弦的四声 习题分 第四章 三、和弦的转换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T 2 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讲授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与习 四、为低音配和 T、S、D三个和弦的四声 第五章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2 习 2 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黄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35 第二章 第二单元 正 三和弦的连接 一、大三和弦与 小三和弦、四部 和声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1 第三章 二、用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第四章 三、和弦的转换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第五章 四、为低音配和 声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在各类调性上孰练堂据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讲授 与习 第六章五、三音跳进 T、S、D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2 习 析 1 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前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结合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第七章 六、终止乐段 T、S、D三个和弦的四 乐句,终止四六 习题分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挥T、 析 和弦 学相 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结合 律配知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 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第三单元正三 熟悉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在 第八章 和弦的第一转位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的规 2 2 律:掌握六和弦在和声写 一、正三和弦的 第一转位 作中的运用方法 结合 三和弦与六 熟悉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在 第九章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的规 和弦连接时的跳 习题分 律:掌握六和弦在和声写 析 作中的运用方法 结合 第四单元正三 熟悉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规 和弦的第二转位 讲授 律:掌握四六和弦在和声 写作中的运用方法:熟知 与习 习题分 第十章 两个六和弦 四六和弦的典型用法及声 的连接 部进行的特点。 结合
36 第六章 五、三音跳进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习题分析 1 第七章 六、终止乐段、 乐句,终止四六 和弦 在各类调性上熟练掌握正 三和弦,运用调式功能的 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 本逻辑;在各类调性上做 T、S、D 三个和弦的四声 部写作练习;熟练掌握 T、 S、D 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 律配和声;各种终止式的 练习,从结构上会合理安 排半终止与全终止。 2 讲授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习题分析 1 第八章 第三单元 正三 和弦的第一转位 一、正三和弦的 第一转位 熟悉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的规 律;掌握六和弦在和声写 作中的运用方法. 2 讲授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习题分析 2 第九章 二、三和弦与六 和弦连接时的跳 进 熟悉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的规 律;掌握六和弦在和声写 作中的运用方法. 2 讲授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习题分析 1 第十章 第四单元 正三 和弦的第二转位 一、两个六和弦 的连接 熟悉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规 律;掌握四六和弦在和声 写作中的运用方法;熟知 四六和弦的典型用法及声 部进行的特点。 2 讲授与习题教学相结合 习题分析 1
熟悉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规 讲授 二、经过与辅助 律:掌握四六和弦在和声 与习 习题分 写作中的运用方法:熟知 2 第十一四六和弦 四六和弦的典型用法及产 学相 析 结合 部进行的特点 第十二 第五单元属七 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 习题分 和弦 一、属七和弦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学相 析 结合 讲授 第十三 二、属七和弦的 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 与习 转位 2 2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结合 讲授 第十四三、属七和弦 孰练地堂据原位和转位属 与习 解决到主时的跳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2 习题分 析 结合 熟练地掌握阻碍终止的运 第六单元:副三 用,以及各剧和弦的功能 和弦与副七和弦 属性,前后的和弦安排 第十五 大调与和 重复音与声部进行:在各 习题分 小调的完全功能 类调性上熟练掌握上述名 2 章 教 体系、自然音体 种副和弦:了解属九和形 学相 和下属九和弦:属功能组 结合 中较少使用的六和弦 熟练地握阻碍终止的运 用,以及各剧和弦的功能 讲授 属性,前后的和弦安排, 第十六 一级六和移 重复音与声部讲行,在 与习 章 与三和弦(SI6 习题分 类调性上熟练掌握上述名 2 2 与S) 种剧和弦:了解属九和形 和下属九和弦:属功能组 结合 中较少使用的六和弦
37 第十一 章 二、经过与辅助 四六和弦 熟悉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在 四声部写作中重复音规 律;掌握四六和弦在和声 写作中的运用方法;熟知 四六和弦的典型用法及声 部进行的特点。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第十二 章 第五单元 属七 和弦 一、属七和弦 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第十三 章 二、属七和弦的 转位 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 第十四 章 三 、属七和弦 解决到主时的跳 进 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 七和弦的解决写作。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1 第十五 章 第六单元:副三 和弦与副七和弦 一、大调与和声 小调的完全功能 体系、自然音体 系 熟练地掌握阻碍终止的运 用,以及各副和弦的功能 属性,前后的和弦安排, 重复音与声部进行;在各 类调性上熟练掌握上述各 种副和弦;了解属九和弦 和下属九和弦;属功能组 中较少使用的六和弦。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1 第十六 章 二、二级六和弦 与三和弦(SII6 与 SII) 熟练地掌握阻碍终止的运 用,以及各副和弦的功能 属性,前后的和弦安排, 重复音与声部进行;在各 类调性上熟练掌握上述各 种副和弦;了解属九和弦 和下属九和弦;属功能组 中较少使用的六和弦。 2 讲授 与习 题教 学相 结合 习题分 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