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年版) 101种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拼音名: 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 英文名: 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书页号:2005年版三部-34 本品系用A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抗原,纯化后加 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 2制造 2.1菌种 生产用菌种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2.1.1菌种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菌种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CMCC29201(A4)菌株 2.1.2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种子批的传代 主种子批启开后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工作种子批启开后至接种发酵罐培 养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2.14种子批菌种的检定 2.1.4.1培养特性及染色镜检 菌种接种于含10%羊血普通琼脂培养基,脑膜炎球菌在25%不生长。于35~37% 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16~20小时,长出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菌苔易取 下,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呈现均匀混悬液。染色镜检应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单 球菌 2.142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果糖及蔗糖(附 录ⅥV) 2.14.3血清凝集试验 取经35~37℃培养16~20小时的菌苔,混悬于含0.5%甲醛的生理氯化钠溶液 中,或56℃加热30分钟杀菌以后,使每1m含菌1o×10(9〉~2.o×10〈9),与同群 参考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置35~3℃过夜,次日再置室温2小时观察结果,以肉 眼可见清晰凝集现象(艹)之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凝集反应效价,必须达到血清原效 价之半。 2.1.5种子批的保存 原始种子批和主种子批应冻干保存于2~8℃ 2.2原液 2.2.1生产用种子 启开工作种子批菌种,经适当传代,经检定合格后,接种于改良半综合培 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制备数量适宜的生产用种子
1 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 年版) 101 种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拼音名: 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 英文名:Group A MeningococcaI Polysaccharide Vaccine 书页号:2005 年版三部-34 本品系用 A 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抗原,纯化后加 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 A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 求。 2 制造 2.1 菌种 生产用菌种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2.1.1 菌种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菌种为 A 群脑膜炎奈瑟菌 CMCC 29201(A4)菌株。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种子批的传代 主种子批启开后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工作种子批启开后至接种发酵罐培 养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 2.1.4 种子批菌种的检定 2.1.4.1 培养特性及染色镜检 菌种接种于含 10%羊血普通琼脂培养基,脑膜炎球菌在 25%不生长。于 35~37% 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 16~20 小时,长出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菌苔易取 下,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呈现均匀混悬液。染色镜检应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单 球菌。 2.1.4.2 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果糖及蔗糖(附 录ⅥV)。 2.1.4.3 血清凝集试验 取经 35~37℃培养 1 6~20 小时的菌苔,混悬于含 0.5%甲醛的生理氯化钠溶液 中,或 56℃加热 30 分钟杀菌以后,使每 1ml 含菌 1.o×10〈9〉~2.o×10〈9〉,与同群 参考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置 35~3℃过夜,次日再置室温 2 小时观察结果,以肉 眼可见清晰凝集现象(+)之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凝集反应效价,必须达到血清原效 价之半。 2.1.5 种子批的保存 原始种子批和主种子批应冻干保存于 2~8℃。 2.2 原液 2.2.1 生产用种子 启开工作种子批菌种,经适当传代,经检定合格后, 接种于改良半综合培 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制备数量适宜的生产用种子
222生产用培养基 采用改良半综合培养基或经批准的其他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不应含有与十 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形成沉淀的成分。 223培养 采用培养罐液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取样进行纯菌检査,涂片做革兰染色镜 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224收获及杀菌 于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或静止期的前期中止培养,取样进行菌液浓度测定及 纯菌检査,合格后在收获的培养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杀菌,或采用加热方法杀菌。 以确保杀菌完全又不损伤其多糖抗原为宜。 2.2.5纯化 2.2.5.1去核酸 将已杀菌的培养液(单批或多批混合)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 基溴化铵,充分混匀,形成沉淀:离心后的沉淀物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其最 终浓度为lmoL,使多糖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解离;加入乙醇至最终浓度为 25%,2~8℃静置1~3小时或过夜,离心收集澄清的上清液。 22.52沉淀多糖 于上述上清液中加入冷乙醇至最终浓度为80%,充分振摇。离心收集沉淀, 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2次以上,沉淀物即为多糖粗制品。应保存在-20℃以下 待纯化 2.2.53多糖纯化 将多糖粗制品溶解于1/10饱和中性醋酸钠溶液中,使其浓度达10~20mg/ml; 按1:2容量用冷酚(100g结晶酚溶于40ml的/0饱和醋酸钠溶液提取数次,离心收 集上清液,并用0. Imol/L氯化钙溶液或其他适宜溶液透析,加入乙醇至终浓度为 75%~80%;离心收集的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2次以上,干燥后用灭菌注 射用水溶解沉淀物,即为纯化多糖原液。提取过程应尽量在15℃以下进行 226原液检定 纯化多糖原液除菌过滤后,取样按3.1项进行 227保存及有效期 于-20℃以下保存,自多糖粗制品制造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 23半成品 23.1配制 半成品可由单批或多批多糖原液合并后,用无菌无热原乳糖和灭菌注射用 水稀释制成。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μg,乳糖2.5~30mg。 232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4成品 241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分装及冻干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应不高于30℃, 真空或充氮封口 24.3规格 每瓶含多糖150μg、300μg。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μg
2 2.2.2 生产用培养基 采用改良半综合培养基或经批准的其他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不应含有与十 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形成沉淀的成分。 2.2.3 培养 采用培养罐液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取样进行纯菌检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 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2.2.4 收获及杀菌 于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或静止期的前期中止培养,取样进行菌液浓度测定及 纯菌检查,合格后在收获的培养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杀菌,或采用加热方法杀菌。 以确保杀菌完全又不损伤其多糖抗原为宜。 2.2.5 纯化 2.2.5.1 去核酸 将已杀菌的培养液(单批或多批混合)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 基溴化铵,充分混匀,形成沉淀;离心后的沉淀物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其最 终浓度为 1mol/L,使多糖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解离;加入乙醇至最终浓度为 25%,2~8℃静置 1~3 小时或过夜,离心收集澄清的上清液。 2.2.5.2 沉淀多糖 于上述上清液中加入冷乙醇至最终浓度为 80%,充分振摇。离心收集沉淀, 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 2 次以上,沉淀物即为多糖粗制品。应保存在-20℃以下, 待纯化。 2.2.5.3 多糖纯化 将多糖粗制品溶解于 1/10 饱和中性醋酸钠溶液中,使其浓度达 10~20mg/ml; 按 1:2 容量用冷酚(100g 结晶酚溶于 40ml 的 1/10 饱和醋酸钠溶液)提取数次,离心收 集上清液,并用 0.1mol/L 氯化钙溶液或其他适宜溶液透析,加入乙醇至终浓度为 75%~80%;离心收集的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 2 次以上,干燥后用灭菌注 射用水溶解沉淀物,即为纯化多糖原液。提取过程应尽量在 15℃以下进行。 2.2.6 原液检定 纯化多糖原液除菌过滤后,取样按 3.1 项进行。 2.2.7 保存及有效期 于-20℃以下保存,自多糖粗制品制造之日起有效期为 5 年。 2.3 半成品 2.3.1 配制 半成品可由单批或多批多糖原液合并后,用无菌无热原乳糖和灭菌注射用 水稀释制成。每 1 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 30μg,乳糖 2.5~3.0mg。 2.3.2 半成品检定 按 3.2 项进行。 2.4 成品 2.4.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及冻干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应不高于 30℃, 真空或充氮封口。 2.4.3 规格 每瓶含多糖 150μg、300μg。每 1 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 30μg
244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检定 3.1原液检定 3.1.1鉴别试验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ⅧC),本品与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应形成明显沉淀线 3.12化学检定 3.1.2.1固体总量 依法测定(附录ⅦM 3.122蛋白质含量 应小于10mg/g(附录ⅥB第二法)。 3.1.23核酸含量 应小于10mg/g,核酸在波长260nm处的吸收系数(E1%lcm)为200(附录ⅡA) 3.1.240-乙酰基含量 应不低于2 mmol/ g(附录ⅥF 3.125磷含量 应不低于80mg/g(附录ⅦA) 3.1.26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多糖分子的KD值应不高于O40,KD值小于O5的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 附录ⅧG)。 3.1.3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14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不高于100EU/μg(附录ⅫE凝胶限量试验);也可采用热原检查法(附录ⅫD) 检 查,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kg注射O.025μg多糖 3.2半成品检定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3成品检定 除水分测定外,按制品标示量加入灭菌PBS复溶后进行其余各项检定 3.3.1鉴别试验 釆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ⅧC),本品应与Δ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形成明显沉淀线 3.3.2外观 应为白色疏松体,按标示量加入PBS应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无异物 333化学检定 3.33.1水分 应不高于3.0%(附录ⅦD) 3332多糖含量 每1次人用剂量多糖含量应不低于30μg。根据WHO规程规定的计算公式(多 糖 含量:磷含量为100075),先测定磷含量应不低于225μg(附录ⅦA,再计算出多 糖含量
3 2.4.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 原液检定 3.1.1 鉴别试验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ⅧC),本品与 A 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应形成明显沉淀线。 3.1.2 化学检定 3.1.2.1 固体总量 依法测定(附录ⅦM)。 3.1.2.2 蛋白质含量 应小于 10mg/g(附录ⅥB 第二法)。 3.1.2.3 核酸含量 应小于 10mg/g,核酸在波长 260nm 处的吸收系数(E1% 1cm)为 200(附录ⅡA)。 3.1.2.4 O-乙酰基含量 应不低于 2mmol/g(附录ⅥF)。 3.1.2.5 磷含量 应不低于 80mg/g(附录ⅦA)。 3.1.2.6 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多糖分子的 KD 值应不高于 O.40,KD 值小于 O.5 的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 65% (附录ⅧG)。 3.1.3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1.4 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不高于 100EU/μg(附录ⅫE 凝胶限量试验);也可采用热原检查法(附录ⅫD) 检 查,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 lkg 注射 O.025μg 多糖。 3.2 半成品检定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3 成品检定 除水分测定外,按制品标示量加入灭菌 PBS 复溶后进行其余各项检定。 3.3.1 鉴别试验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ⅧC),本品应与 A 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形成明显沉淀线。 3.3.2 外观 应为白色疏松体,按标示量加入 PBS 应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无异物。 3.3.3 化学检定 3.3.3.1 水分 应不高于 3.O%(附录ⅦD)。 3.3.3.2 多糖含量 每 1 次人用剂量多糖含量应不低于 30μg。根据 WHO 规程规定的计算公式(多 糖 含量:磷含量为 1000:75),先测定磷含量应不低于 2.25μg(附录ⅦA),再计算出多 糖含量
3.333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每5批疫苗至少抽1批检查多糖分子大小。KD值应不高于0.40,KD值小于0.5 的 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65%(附录ⅧG)s 3.34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35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査(附录ⅫF),应符合规定。每只豚鼠注射剂量为500μg/m1,每只小鼠 注射剂量为100ug0.5ml 3.36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kg注射O025ug多 34稀释剂检定 稀释剂为无菌无热原PBS。 34pH值 应为68~72(附录VA)。 342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43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F),应符合规定 344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Ikg注射lml 4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 5使用说明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英文名称: 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汉语拼音: 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ong Yimiao 【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用A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 抗原.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液体 【接种对象】6个月~15周岁少年儿童。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规格】每瓶为150μg、300ug多糖。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μg 【用法用量】(1)按标示量加入所附稀释剂复溶,摇匀立即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2ml或0.5m(含多糖不低于30ug) (3)基础免疫注射2针,从6月龄开始,每针间隔3个月:3岁以上儿童只需注 。接种应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前完成。 根据需要每3年复种1次。在遇有流行情况下,可扩大年龄组做应急接种 【不良反应】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可自行
4 3.3.3.3 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每 5 批疫苗至少抽 1 批检查多糖分子大小。KD 值应不高于 0.40,KD 值小于 0.5 的 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 65%(附录ⅧG)。 3.3.4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3.5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F),应符合规定。每只豚鼠注射剂量为 500μg/m1,每只小鼠 注射剂量为 100μg/0.5ml。 3.3.6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 lkg 注射 O.025μg 多 糖。 3.4 稀释剂检定 稀释剂为无菌无热原 PBS。 3.4.1 pH 值 应为 6.8~7.2(附录 V A)。 3.4.2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A),应符合规定。 3.4.3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F),应符合规定。 3.4.4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Ⅻ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 lkg 注射 lml。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 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有效期为 2 年。 5 使用说明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英文名称: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汉语拼音: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ong Yimiao 【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用 A 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 抗原.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液体。 【接种对象】6 个月~1 5 周岁少年儿童。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 A 群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规格】每瓶为 150μg、300μg 多糖。每 1 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 30μg。 【用法用量】(1)按标示量加入所附稀释剂复溶,摇匀立即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0.2ml 或 0.5ml(含多糖不低于 30μg)。 (3)基础免疫注射 2 针,从 6 月龄开始,每针间隔 3 个月;3 岁以上儿童只需注 射 1 次。接种应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前完成。 根据需要每 3 年复种 1 次。在遇有流行情况下,可扩大年龄组做应急接种。 【不良反应】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可自行
缓解 【禁忌】(1)有癫痢、惊厥及过敏史者 (2)患脑部疾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注意事项】(1)疫苗瓶塞松动者.复溶后有异物或疫苗瓶有裂纹,均不得 使用。 苗应废 。(2)疫苗复溶后,应按规定人份(剂量)一次用完,不得分多次使用,剩余的疫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有效期】2年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拼音名: I Xing Shenzonghezheng Chuxuere Miehuoyimiao ix: 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Type I)Vaccine, Inactivated 书页号:2005年版三部-80 本品系用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Ⅰ型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经 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后制成。用于预防I型肾综合 征出血热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 要求 2制造 2.1生产用细胞 生产用细胞为原代沙鼠肾细胞。 2.1.1细胞管理及检定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细胞制备 选用2周龄左右沙鼠,无菌取肾,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接种 培养瓶,用MEM等适宜的培养液培养。 2.2毒种 2.2.1名称及来源
5 缓解。 【禁忌】(1)有癫痢、惊厥及过敏史者。 (2)患脑部疾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注意事项】 (1)疫苗瓶塞松动者.复溶后有异物或疫苗瓶有裂纹,均不得 使用。 (2)疫苗复溶后,应按规定人份(剂量)一次用完,不得分多次使用,剩余的疫 苗应废弃。 【 贮藏】于 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有效期】2 年。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I 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拼音名: Ⅰ Xing Shenzonghezheng Chuxuere Miehuoyimiao 英文名: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Type I)Vaccine,Inactivated 书页号:2005 年版三部- 80 本品系用 I 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 I 型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经 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后制成。用于预防 I 型肾综合 征出血热。 l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 要求。 2 制造 2.1 生产用细胞 生产用细胞为原代沙鼠肾细胞。 2.1.1 细胞管理及检定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 细胞制备 选用 2 周龄左右沙鼠,无菌取肾,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接种 培养瓶,用 MEM 等适宜的培养液培养。 2.2 毒种 2.2.1 名称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