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1;2.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 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18.15KB页数: 5
草鱼出血病是 草鱼 鱼种 阶段 危害最严重 的 ‘种病毒性鱼病。有关 草鱼 出 血病的组织 病理 和 血液病理, 国内 已有报道,但对胸 腺组织 的病 理研 究,囤内外未 见报道。本文 主要研究 草 鱼 出血病对胸腺免疫器 官和 细胞 的病变,从形态 学方 面探 讨该病对草 鱼免蠖系统 的影响
文件格式: PDF大小: 69.13KB页数: 2
将胺叶先煎成10%水剂经测定胺液各浓度对细胞的无毒反应界限后,取其对细胞无毒 反应的浓度作为试验用量。在接人病毒的同时加人胺液,使培养液中含胺液浓度达1:100 经胺液处理的病毒在PSF细胞中传至19代已达到减毒目的,连续取19~29代的病毒液分别 用0.65%生理盐水稀释成10-和10-2浓度,以每尾0.2毫升的剂量,注射9~12厘米草鱼种 观察15天,均不发病,安全性为100%,再以草鱼出血病强毒.2毫升/尾的剂量攻毒,观察15 天,其免疫保护率亦均达100%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0.93KB页数: 2
草鱼出血病病毒感染鱼肾(C1k)单层细胞后,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其繁殖周期为 2一3天。病毒增殖的上升期在感染后的12—48小时。28°下,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简称mo为0.05pfu/ce11时病毒滴价可达1.78×101PU/ml,不同 温度(25°℃、28°℃、30C)下通气培养,测定病毒滴价略有差异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24.67KB页数: 5
将鱼呼肠孤病毒(FRV)感染的草鱼饲养在人工控温的水族箱内,水温在24-30℃ 恒温时其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20℃和33℃恒温时死亡率则明显降低,与 24℃-30℃恒温相比死亡率有非常显差异(P<0.01)工感染恒温饲养期间,死亡 高峰期随水温降低而推迟,缓慢改变水温能降低死亡率,在低于20℃攻毒并维持一星期 左右,即使逐步升温至30℃也不会导致感染鱼的大批死亡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3.81KB页数: 6
近几年来,耕牛冬春大量死亡的现象比 较普遍,在一定程度l上 影响 了 农业生产的 发 展。1987年冬至1988年春,武宁 县死亡耕 牛 710采头, 占整个耕牛存栏 量的4%。黄攮 乡 死亡耕牛 占存栏 量的8%,严重影 响了 春 耕 的进度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0.89KB页数: 1
(1.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2.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14.04KB页数: 4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也是当前淡水养鱼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种 鱼病。1972年我所在湖北省口养殖场发现此病后,即着手研究:1976年报导了该病是一种 传染性病毒性疾病1984年我所已确定此病的病原体为草鱼呼汤孤病( Reuvirus of Carplgrass)简称(G)本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危害极大因此如何 防治本病已成为一重要课题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9.33KB页数: 3
病毒性草鱼 出血病 是一种严重危 害草 鱼的疾病 。免疫预 防是防治该病的有 效方 法 近几 年来,应用组 织疫苗预 防出m病 已在 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制作组织 疫苗 的材 料来 源于病 鱼组织 因此疫苗 产量有限, 且效价不稳定。所以研究 高教、稳定且能 工厂 化生 产的 细胞 疫苗 是草 鱼出血病 防治研究的重 要课 题之一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1.99KB页数: 5
自1986年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PSF建立以来,作者应用此细胞系进行 了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接种分离、适应性培养馴化和制备细胞疫苗等一系列试 验。本文报导841号毒株的筛选、弱毒副化细胞弱毒湿疫苗和冻干疫苗制 备、稀释度、剂量以及保存期测定的试验;细胞弱毒疫苗中间试验与生产表证 的初步结果.84-1号毒株在PSF细胞中继代化至53代达到减毒目的,用筛选 代53~59代作毒种制备的细胞弱毒疫苗使用安全,以10-2~10-3浓度0.1-0.2 毫升/尾剂量注射免疫草鱼,免疫保护率达到85%以上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14.96KB页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