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吸收 1.吸收的规律(线性吸收)被吸收的光强与吸收体的厚度成正比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1.71KB页数: 3
一.光是横波 1、光是电磁波一—横波 2、用二向色性晶体(电气石晶体、硫酸碘奎宁晶体)检验——横波。 最初的器件是用细导线做成的密排线栅(金质线栅,d=5.08×10mm),光通过时,由于与导线同方向的电场被吸收,留下与其垂直的振动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44.48KB页数: 27
波场中各点都有振动,可以用复振幅来描述。振动本身是一个力学量,即是一个矢量, 那么,如果几列波在空间相遇,则每一列波都将在这一点引起振动,这些波在相遇点引起的 总的振动应该遵循力学的原理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56.41KB页数: 31
处理光的衍射和干涉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从光的波动性出发,应用波的叠加原理或是 菲涅耳一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即都是研究光的相干叠加。这是传统光学的一般方法。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这类问题。电磁学中场的概念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75.47KB页数: 19
相干光照明,记录得到全息图,经线性冲洗,用单色光照射全息图,使物的像重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1.32KB页数: 3
一、衍射强度分布 1、用矢量法分析 每一个衍射单元的复振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不同单元间具有位相差△。 所有单元衍射的矢量和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25.52KB页数: 12
在光学的发展史上,认识过程为:实验模型理论。即首 先通过实验或者观察,总结出研究对象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构建 出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研究对象抽象和简化的结果, 或者说是对其物理本质的概括。从物理模型出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已 经总结出的规律,如果这一点是满足的,就可认为模型是正确的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62.13KB页数: 21
4.1菲涅耳(Fresnel)公式 入射光在媒质界面处分为反射和折射两部分。 一振动矢量的分解 将振动矢量分解为垂直于入射面的S分量和平行于入面的P分量P、S和k构成右 手系。S沿+y方向为正。图示为各个分量的正方向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76.38KB页数: 24
波场中各点都有振动,可以用复振幅来描述。振动本身是一个力学量,即是一个矢量 那么,如果几列波在空间相遇,则每一列波都将在这一点引起振动,这些波在相遇点引起的 总的振动应该遵循力学的原理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56.42KB页数: 31
几何光学是研究光在不同媒质的界面处反射、折射的问题,目的 是处理光的成像,是一种唯象的理论。它不涉及光的物理本质,而只 是把光的现象用“光线”这一非常简单的模型来处理,研究光线的反 射、折射以及沿直线的传播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45.74KB页数: 36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