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3年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龋(q)齿 拎包(1in)枕藉(j) 三年五载(zai) B.包扎(zha) 商埠(b) 皈(gui)依 觥(gong 筹交错 C.削(xiao)价 船舷(xian) 濒(bin)临 徇(xn)私枉 D.鏖(ao)战 缉私(j) 浸渍(zi) 泾渭分明 (ji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安祥 满堂采 棉里藏针 针尖对麦芒 B.撕打 挖墙脚 龙盘虎踞 时世造英雄 C.博弈 里程碑 要言不烦 蚍蜉撼大树 D.欠收 邻界点 以德报怨 瑞雪照丰年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 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 对 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 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 抑制防止 4.下列语句中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郭川驾驶“青岛号”无动力帆船,经过137天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 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 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C.人口老龄化,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巨大考验和压力,健全和改善“积 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 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离骚》,“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 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 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C.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 的法国生活。 D.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堂堂书阵百重关
天津 2013 年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龋(qǔ)齿 拎包(līn ) 枕藉(jí) 三年五载(zǎi) B.包扎(zhā) 商埠(bù) 皈(guī)依 觥(gōng) 筹交错 C.削(xiāo)价 船舷(xián) 濒(bīn)临 徇(xùn)私枉 法 D.鏖(áo)战 缉私(jī) 浸渍(zì) 泾渭分明 (j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安祥 满堂采 棉里藏针 针尖对麦芒 B.撕打 挖墙脚 龙盘虎踞 时世造英雄 C.博弈 里程碑 要言不烦 蚍蜉撼大树 D.欠收 邻界点 以德报怨 瑞雪照丰年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 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4.下列语句中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郭川驾驶“青岛号”无动力帆船,经过 137 天的艰苦航行,创造了 40 英尺级 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2013 年,全球超过 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0 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 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 127 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C.人口老龄化,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巨大考验和压力,健全和改善“积 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D.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 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离骚》,“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 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 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C.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 的法国生活。 D.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 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 6—8 题。 堂堂书阵百重关
王充闾 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 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 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 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 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 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 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 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 者。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 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 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 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 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 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 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 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 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 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 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 慧关乎人生,它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属于哲学层次。智慧是哲学的 生活化、实际化 ④在读书、思考中,悟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能具备悟性。知识 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因此,智慧总是与内在生 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知识则未必。智慧是指能够把知识、感受转化为创造 性的特殊能力。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13年,一直 到清末1910年,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总共出现过31次。这可以称作“世界的 唯一”。但是,记是记了,却没有人对它进行思索、研究,不知道这出现了31 次的彗星竟然是同一个。到了公元187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没有掌握这份 天文记录的情况下,只是依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 出现的周期一—每隔76年回归到太阳身边一次。可见,信息、知识重要,而运 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⑤古希腊晢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 问由死变活。思考重在找到一个准确的、独特的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 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 6.下列对于“读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文学观念认为,读书有利于读者近距离感悟文学的生命力,接受作品提供 的那种契合自我文化心态的情感或思想。 B.从某种角度说,读书有助于唤醒读者自身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 识。可视为一直便捷的自我发现的途径。 C.读书应善于思索,读者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寻找话题,要有强烈的
王充闾 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 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 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 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 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 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 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 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 者。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 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 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 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 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 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 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 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 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 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 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 慧关乎人生,它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属于哲学层次。智慧是哲学的 生活化、实际化 ④在读书、思考中,悟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能具备悟性。知识 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因此,智慧总是与内在生 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知识则未必。智慧是指能够把知识、感受转化为创造 性的特殊能力。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 613 年,一直 到清末 1910 年,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总共出现过 31 次。这可以称作“世界的 唯一”。但是,记是记了,却没有人对它进行思索、研究,不知道这出现了 31 次的彗星竟然是同一个。到了公元 1875 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没有掌握这份 天文记录的情况下,只是依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 出现的周期——每隔 76 年回归到太阳身边一次。可见,信息、知识重要,而运 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⑤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 问由死变活。思考重在找到一个准确的、独特的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 一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 6.下列对于“读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文学观念认为,读书有利于读者近距离感悟文学的生命力,接受作品提供 的那种契合自我文化心态的情感或思想。 B.从某种角度说,读书有助于唤醒读者自身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 识。可视为一直便捷的自我发现的途径。 C.读书应善于思索,读者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寻找话题,要有强 烈的
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D.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这个事例从正 面说明认真读书比掌握信息本身更重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关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 慧 B.智慧关乎人生,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C.哲学研索重在选择一个准确独特的思考视角,进行完全不同的思考与阐释。 D.信息、知识与智慧,知识,智慧与哲学,这是两组内涵完全不相容的概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重读那些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的作品会觉得了无新意,再也拉不开那 段心理距离,说明这些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开始枯萎了 B.相对于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有些书的作者 虽然很聪明,有才气,但其作品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 C.具备悟性,人们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阅读思考,把大量的对事实实物的认识的 总和加以分析,提炼和组合,形成可供自己参考、使用的材料。 D.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只有提高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程序 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使之专门化,才能成为智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 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最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 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 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待御史选为洋州 通判。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移隘州通判,有司调郡租渝河南,穆以西州 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 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沿华靡, 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 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 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 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 济,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 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 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饱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 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 多逊款狎,又为秦王送草原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待上御崇政殿亲试等士,上悯其颜瘕瘁,即日复 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 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 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 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D.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这个事例从正 面说明认真读书比掌握信息本身更重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关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 慧。 B.智慧关乎人生,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C.哲学研索重在选择一个准确独特的思考视角,进行完全不同的思考与阐释。 D.信息、知识与智慧,知识,智慧与哲学,这是两组内涵完全不相容的概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重读那些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的作品会觉得了无新意,再也拉不开那 段心理距离,说明这些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开始枯萎了。 B.相对于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有些书的作者 虽然很聪明,有才气,但其作品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 C.具备悟性,人们可以更有效的进行阅读思考,把大量的对事实实物的认识的 总和加以分析,提炼和组合,形成可供自己参考、使用的材料。 D.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只有提高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程序、 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使之专门化,才能成为智慧。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 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最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 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 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待御史选为洋州 通判。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移隘州通判,有司调郡租渝河南,穆以西州 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 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沿华靡, 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 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 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 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 济,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 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 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饱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 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 多逊款狎,又为秦王送草原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待上御崇政殿亲试等士,上悯其颜瘕瘁,即日复 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 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 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 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有及周岁。上闻 其死,器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 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宋史· 列传二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幼能属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煜辞以疾 辞:推辞,拒 绝 C.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贻:赠送 D.擢拜左谏议大夫 擢:提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所得皆精理 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B.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 C.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窃为大王不取也 D.穆国之良臣 句读之不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穆“至行”的一组是() ①行路得遗物,以访主归之 ②李生异日为廊庙器 ③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 ④三年冬,加史馆修撰 判馆事,面赐金紫 ⑤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 ⑥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 穆益哀毁尽礼 A.①②③ 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 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 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 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和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 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第II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2分) (2)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4分) (3)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2分)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有及周岁。上闻 其死,器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 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宋史• 列传二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幼能属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煜辞以疾 辞:推辞,拒 绝 C.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贻:赠送 D.擢拜左谏议大夫 擢:提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子所得皆精理 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B.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 C.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窃为大王不取也 D.穆国之良臣 句读之不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穆“至行”的一组是( ) ①行路得遗物,以访主归之 ②李生异日为廊庙器 ③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 ④三年冬,加史馆修撰、 判馆事,面赐金紫 ⑤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 ⑥穆三上表乞 终制,诏强起之, 穆益哀毁尽礼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 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 一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 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和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 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2 分) (2)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4 分) (3)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2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雪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帅形象?(2分) (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3)有人说“满”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请具体分析。(3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劝学》) (2)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4)狗吠深巷 中 (陶渊 明《归田园居》(其一)) (5)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辛弃 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诗经·氓》)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心头一杯冷咖啡 陈思 ①鼓浪屿是厦门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是他们永远还不完的 旧 ②因为鼓浪屿是绝无仅有的音乐之岛,它与它的音乐,使厦门从滚滚红尘中跃升 仙境 ③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一方面是因为小岛诞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另一方 面则是因为培育天才的音乐土壤之深厚:面积不足1.87平方公里的地域,竟聚 集了500余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最。 ④50架钢琴,不是500架神龛。比起鼓浪屿人对待电器的“时时勤拂拭,勿使 惹尘埃”,乐器们却像不时走访的穷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礼数就马马虎虎了 这音乐,是如此日常化。它是贴着生命攀援起伏的藤蔓,它是闽南人见惯不惊的 稀粥咸鸭蛋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答。(8 分)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雪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帅形象?(2 分) (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 分) (3)有人说“满”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请具体分析。(3 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5 句。(5 分) (1)吾尝终日而思 矣, 。(《荀子•劝学》) (2)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4)狗吠深巷 中, 。(陶渊 明《归田园居》(其一)) (5 )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辛弃 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诗经•氓》)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1 题。 心头一杯冷咖啡 陈 思 ①鼓浪屿是厦门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是他们永远还不完的 旧。 ②因为鼓浪屿是绝无仅有的音乐之岛,它与它的音乐,使厦门从滚滚红尘中跃升 仙境。 ③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一方面是因为小岛诞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另一方 面则是因为培育天才的音乐土壤之深厚:面积不足 1.87 平方公里的地域,竟聚 集了 500 余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最。 ④500 架钢琴,不是 500 架神龛。比起鼓浪屿人对待电器的“时时勤拂拭,勿使 惹尘埃”,乐器们却像不时走访的穷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礼数就马马虎虎了。 这音乐,是如此日常化。它是贴着生命攀援起伏的藤蔓,它是闽南人见惯不惊的 稀粥咸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