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5.3港口航道、锚地 进出港航道 1.航道轴线 风对船体的作用力在前已述,布置航道轴线时应充分考虑风的 影响,另外还应考虑: 水深的影响—浅水中航行,舵向灵敏底低 岸边的影响—沿岸边航行,船有向岸偏向的趋势 进行航道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避免船体受较大的横风作用 ②航道应尽量顺直,避免“S”形布置 ③在防波堤口门外应设不小于掣动距离的直线段 ④充分考虑泥沙运动情况,避免严重的航道淤积
一、进出港航道 1. 航道轴线 风对船体的作用力在前已述,布置航道轴线时应充分考虑风的 影响,另外还应考虑: 水深的影响——浅水中航行,舵向灵敏底低 岸边的影响——沿岸边航行,船有向岸偏向的趋势 第五章 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5.3 港口航道、锚地 进行航道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避免船体受较大的横风作用 ② 航道应尽量顺直,避免“S”形布置 ③ 在防波堤口门外应设不小于掣动距离的直线段 ④ 充分考虑泥沙运动情况,避免严重的航道淤积
第五章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2、航道宽度 ①单船航迹带宽度 船在水中航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 线运行,总有一些偏向,称为“蛇形运动
2、航道宽度 ① 单船航迹带宽度 船在水中航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 线运行,总有一些偏向,称为“蛇形运动”。 第五章 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第五章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②航道宽度W W取值除了A外,两侧还留有实C,双向航道 两道间留有安全距离b取一倍船宽。 比较标准的航道宽度为:单向W=5Bc,双向 W=8B
②航道宽度W W取值除了A外,两侧还留有实C,双向航道 两道间留有安全距离b取一倍船宽。 比较标准的航道宽度为:单向W=5BC,双向 W=8BC。 第五章 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第五章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③航道转弯 航道转率是不可避免的,设计时注意转向角q 尽量小,转弯半径R尽量小。 R的取值与U,Lc,φ以及风、流等因不有关, 般弯道上υ控制在7-9节,并不受横风(浪) 横流,这时可参考下列数值,q<25°,R>3Lc; q=25°~35°,R>5Lc;φ>35°,R>10Lc 在航道转变处应加宽,加宽值ΔW的确定一般 据船头到航道对面边缘的距离≌15Lc确定
③ 航道转弯 航道转率是不可避免的,设计时注意转向角 尽量小,转弯半径R尽量小。 R的取值与,LC,以及风、流等因不有关, 一般弯道上控制在7-9节,并不受横风(浪)、 横流,这时可参考下列数值,25 ,R3LC; =25~35 ,R5LC;35 ,R10LC。 在航道转变处应加宽,加宽值ΔW的确定一般 据船头到航道对面边缘的距离≥1.5Lc确定。 第五章 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第五章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 3、单双向航道的选取依据 单双自航道的选聚根据港口营运的繁忙程度和航道长度 Lx而定。此外还与航速有关 图 Lκ<0.5υt—船在航道内不相会,单向航道。 Lκ≥0.5υt—船在航道内必相会,双向航道。 t—最忙时一个方向航行船舶的时间间隔。 由于t的随机性,单向航道常出现船等道的现象
3、单双向航道的选取依据 单双自航道的选聚根据港口营运的繁忙程度和航道长度 Lx而定。此外还与航速有关。 图 LK0.5t ——船在航道内不相会,单向航道。 LK≥0.5t ——船在航道内必相会,双向航道。 t ——最忙时一个方向航行船舶的时间间隔。 由于t的随机性,单向航道常出现船等道的现象。 第五章 港口水域布置——航道、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