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农业气象学 学时:40学时 班级:植物保护2001园艺2001 教师:刘丽华
教 案 课 程: 农业气象学 学 时:40 学时 班 级:植物保护 2001 园艺 2001 教 师:刘丽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教学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专业年级:农学、植保、园艺授课教师:刘丽华 周|学 教学内容 备注 次|时 2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和任务;大气的组成及单周一次 果,双周两 结构,辐射平衡 2 2太阳的一般知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及 减弱方式和影响减弱的因子 2 2/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其相 互关系 3 土壤热特性:地面的热量收支: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土壤冻结和解冻 4 2/至气的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及其对 空气变化规律的判断 42三基点温度的概念及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积温 的概念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5 2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影响蒸发的因子:水汽凝结 物的种类 降水的表示方法及种类;水分循环:水分与作物产 66 2 量品质的关系 气压的概念及变化规律;气压的基本形式;风的成 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 2 统的基本概况 7889 2寒潮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霜冻的种类及防御方法 2/旱、干热风、洪涝及其防御措施:冰雹及台风的 结构 2|小气候的概念: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10)温室小气候;塑料大棚小气候:农田保护林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的改善
教学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 专业年级:农学、植保、园艺 授课教师:刘丽华 周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2 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和任务;大气的组成及 结构,辐射平衡 单周一次 课,双周两 次课 2 2 太阳的一般知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及 减弱方式和影响减弱的因子 2 2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其相 互关系 3 2 土壤热特性;地面的热量收支;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土壤冻结和解冻 4 2 空气的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及其对 空气变化规律的判断; 4 2 三基点温度的概念及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积温 的概念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5 2 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影响蒸发的因子;水汽凝结 物的种类 6 2 降水的表示方法及种类;水分循环;水分与作物产 量品质的关系 6 2 气压的概念及变化规律;气压的基本形式;风的成 因 7 2 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 统的基本概况; 8 2 寒潮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霜冻的种类及防御方法 8 2 干旱、干热风、洪涝及其防御措施;冰雹及台风的 结构 9 2 小气候的概念;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10 2 温室小气候;塑料大棚小气候;农田保护林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的改善
实验一和实验二 l14 实验三、四、五 12 说明:此教案以2学时为单位(即一讲)编写。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绪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区别,了解农业气象学的任务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 重点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气象要素与农业气象要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象学研究对 象、方法和农业气象学研究对象、方法的区别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讲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气象学 (一)气象简单地说,大气物理现象称气象。如风云雨雪、虹晕雷电、冷暖干湿 二)气象学研究大气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称气象学 二、气象学的分支(解释以下定义)。 (一)天气学 二)气候学 (三)大气污染学 注:近年来环保专业开设了这门课。农业气象学中不作为重点介绍。 (四)大气物理学 注:属气象专业学习范畴。农业气象学所牵涉到的内容不需讲得太深。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简单地说研究对象为大气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四、气象学的研究任务 )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的特征 二)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 (三)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进而解释大气现象,寻求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四)应用上述规律,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11 4 实验一和实验二 12 6 实验三、四、五 说明:此教案以 2 学时为单位(即一讲)编写。 绪 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绪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区别,了解农业气象学的任务。 二、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 三、重点: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气象要素与农业气象要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象学研究对 象、方法和农业气象学研究对象、方法的区别。 四、教学时数:2 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 一 讲 第一节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一、气象学 (一)气象 简单地说,大气物理现象称气象。如风云雨雪、虹晕雷电、冷暖干湿。 (二)气象学 研究大气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称气象学。 二、气象学的分支(解释以下定义)。 (一) 天气学 (二) 气候学 (三)大气污染学 注:近年来环保专业开设了这门课。农业气象学中不作为重点介绍。 (四) 大气物理学 注:属气象专业学习范畴。农业气象学所牵涉到的内容不需讲得太深。 三、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简单地说,研究对象为大气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四、气象学的研究任务 (一) 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的特征。 (二) 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 (三) 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进而解释大气现象,寻求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四) 应用上述规律,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对比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最大部门,研究对象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 六、农业气象学的任务(对比气象学) )对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利用和区划 二)确定农业气象指标,根据指标鉴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三)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四)开展农业气象测报、预报和情报的服务工作。 (五)农业与气候的调节、利用和改造研究 七、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 一)平行观测法(二)地理播种法(三)分期播种法四)地理分期播种法(五)人工 气候法(六)气候分析法(七)统计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八)气象卫星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 、大气的组成和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学习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1、干洁空气 2、水汽 3、固体杂质 (二)大气污染(从概念、种类、形成环节上分析) 、大气的垂直结构 (一)根据不同高度气层的特点,可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将大气层分为五层(图示法讲解) 外层 800KM 暖层 85 KM 中间层 55 KM 平流层 12KM 对流层 O KM
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对比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最大部门,研究对象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 六、 农业气象学的任务(对比气象学) (一)对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利用和区划。 (二)确定农业气象指标,根据指标鉴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三)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四)开展农业气象测报、预报和情报的服务工作。 (五)农业与气候的调节、利用和改造研究。 七、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 (一)平行观测法(二)地理播种法(三)分期播种法 四)地理分期播种法(五)人工 气候法(六)气候分析法(七)统计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八)气象卫星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 一、大气的组成和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学习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1、干洁空气 2、水汽 3、固体杂质 (二)大气污染(从概念、种类、形成环节上分析)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一)根据不同高度气层的特点,可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将大气层分为五层(图示法讲解) 外层 800 KM 暖层 85 KM 中间层 55 KM 平流层 12KM 对流层 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