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大豆栽培学 学时: 班级:作物 教师:张玉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 案 课程:大豆栽培学 学时: 20 班级: 作物 教师: 张玉先 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2|概述 4|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及类型 3 4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4|2|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大豆产量限制因素 63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7 2|东北地区推广的大豆栽培模式 81夏大豆的生育特点和栽培要点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学时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2 概述 2 4 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及类型 3 4 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4 2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5 2 大豆产量限制因素 6 3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7 2 东北地区推广的大豆栽培模式 8 1 夏大豆的生育特点和栽培要点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一节概述 目的 要求 了解大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国内外大豆生产情况。 重点 难点 入世后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冲击。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大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讲述法 大豆的起源。 讲述法 国内外大豆生产形式比较 讲解法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第一节 概述 目的 要求 了解大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国内外大豆生产情况。 重点 难点 入世后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冲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30 30 40 大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大豆的起源。 国内外大豆生产形式比较。 讲述法 讲述法 讲解法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二节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和类型 目的 要求了解大豆根、茎、叶、花、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和大豆的类型。 重点 难点 根瘤是如何形成的,固氮的过程,大豆的固氮量。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大豆根的组成 讲授法 大豆根瘤形成过程。 讲授法 20 大豆根瘤固氮过程。 讲授法 20 大豆茎形态解剖特征 讲授法 20 大豆叶片形态解剖特征 讲授法 20 大豆花的形态解剖特 讲授法 大豆的荚和种子。 讲授法 大豆的类型 讲授法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第二节 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和类型 目的 要求 了解大豆根、茎、叶、花、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和大豆的类型。 重点 难点 根瘤是如何形成的,固氮的过程,大豆的固氮量。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0 10 20 20 20 20 20 20 大豆根的组成。 大豆根瘤形成过程。 大豆根瘤固氮过程。 大豆茎形态解剖特征。 大豆叶片形态解剖特征。 大豆花的形态解剖特征。 大豆的荚和种子。 大豆的类型。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三节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目的 要求 了解大豆的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 重点 大豆产量形成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难点 大豆的器官平衡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50 大豆的一生 讲授法 大豆生育时期的记载 讲授法 大豆的个体与群体 讲授法 大豆产量形成的两个生理过程 讲授法 群体生物产量的积累 讲授法 大豆的群体生物产量 讲授法 40 大豆的器官平衡和经济系数 讲授法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称 第三节 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目的 要求 了解大豆的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 重点 难点 大豆产量形成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大豆的器官平衡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50 20 30 20 20 30 40 大豆的一生 大豆生育时期的记载 大豆的个体与群体 大豆产量形成的两个生理过程 群体生物产量的积累 大豆的群体生物产量 大豆的器官平衡和经济系数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