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作图法: 此法仍属于尝试法范围,但不是算k,而是作图 用各级反应所特有的线性关系作图来确定级数。 若:① C~t 直线 0级 ②lnC~t 直线 1级 直线 2级 2 直线 3级 要求: 数据点要多,要跟踪到很高的转化率,甚 至到转化率>90%以上。 获得良好的直线之后,可由斜率求出k值,也可 借助方程求k
)半衰期法: 58 0级 04 2 k 对二级、三级反应 1级 In 2 要求初始浓度比 1 2级 t1y2= 等于计量系数比。 3 3级 用不同的C4,测出几个t2,如果与初始浓度 有关即不是一级反应,可根据相关程度判断
59 也可以利用t21 的通式: 当C=号时D, 2-1-1 tv2= (n-1)k C 即tnC点,或tn= B C- cn-i 例如:同一反应,在两个不同的初始浓度下做 实验,测得其t2: 同T,P 下 :8、()-(” 取对数 n(g-an(】
60 则有n=1+ ) 亦可用作图法: Intv2 In t12=In B-(n-1)In Co lnt2~lnC。作图,斜率 为-(n-1),可求出 no 此法t2,t3,t4. In Co 均有效,只有一种反应物时很方便
61 iv) 微分法: 只有一种反应物,或诸反应物初始浓度比等于 计量系数比。速率方程: Inr dc=k Ch dt Inr? n (dc)=Ink+n In C 以n(-C)~nc作圈, 斜率为n,截距为lnk。 InC1 InC2 n().-n) 即 n= InC2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