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成果初级处理 学习目标 掌握地面点之间方位角的测量原理、计算方法 ·理解地面点坐标换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
观测成果初级处理 • 学习目标: • 掌握地面点之间方位角的测量原理、计算方法; • 理解地面点坐标换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
方位角的确定 方位角及其类型 1方位角的概念:指的是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指北方向线 之间的夹角。方位角是以指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并按顺时针 旋转方向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2方位角的类型: 1)真方位角:以真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A表示。 2)磁方位角:以磁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M表示 3)坐标方位角:以轴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α表示。 N B B
方位角的确定 • 一、方位角及其类型 • 1.方位角的概念:指的是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指北方向线 之间的夹角。方位角是以指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并按顺时针 旋转方向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 2.方位角的类型: • 1)真方位角:以真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A表示。 • 2)磁方位角:以磁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M表示。 • 3)坐标方位角:以轴北方向线为基准方向线的方位角,用表示
二、坐标方位角的确定 80° 1已知点之间的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T 1)计算公式: Cp= cos (5-22) △ S △x=x2-X1,△ s=√Ax2+△y2 5-23 2)注意事项: ①当Δy<O时aAB=360°-cos ②坐标方位角与的关系 CnA=CA±180°
二、坐标方位角的确定 • 1.已知点之间的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 1)计算公式: • Δx=x2 -x1,Δy=y2 -y1 • 2)注意事项: • ①当Δy<0时 • ②坐标方位角与的关系 cos (5 22) 1 − = − s x AB (5 23) 2 2 s = x + y − 360 cos (5 24) 1 − = − − s x AB BA = AB ±180°
2利用已知方位角和水平角计算观测边的坐标方位角: 1)实例地面点有A、B、1、2、3,已知坐标方位角αAB,水平角 β1、β2、β3,应计算D1、D2、D3各边相应的坐标方位角是ag C12、23 Bl uBA +B1 CAB +180° +B1 x12=x1B-B2=0g1+180°-B2=0AB+2×180°+B阝2 23=AB+3×180°+B1β2+阝3 I(r) Ba B B
2.利用已知方位角和水平角计算观测边的坐标方位角: • 1)实例:地面点有A、B、1、2、3,已知坐标方位角AB,水平角 1、2、 3,应计算D1 、D2 、D3各边相应的坐标方位角是B1、 12 、 23 。 • B1 =BA +1 =AB +180°+1 • 12 =1B-2 =B1+180°-2 =AB +2×180°+1-2 • 23 =AB +3×180°+1-2+ 3
2)注意:①每条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依次进行,其结果应是少于360°的 正数;②计算中应顾及正反方位角的关系。 3.坐标方位角是计算点位坐标的重要参数: X I XB +AXBI XB+D, cosaBl yi yB+AyBi yB+D,sinaI 4(x) B B
2)注意: ①每条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依次进行,其结果应是少于360°的 正数;②计算中应顾及正反方位角的关系。 • 3.坐标方位角是计算点位坐标的重要参数: • x1 =xB+xB1 =xB+D1cosB1 • y1 =yB+yB1 =yB+D1 sin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