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3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三节吸虫 教学目标:1.描述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虫卵、 感染阶段形态。(重点) 2.归纳上述四种虫种的生活史特点。(重点、难点) 3.解释上述四种虫种致病作用及感染方式。(重点) 4.说出上述四种虫种的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医学蠕虫的分类? 第三节吸虫 、概述 简单介绍 、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四、并殖吸虫 20 五、日本血吸虫 (一)形态 1.应用挂图及板图演示四种 吸虫的形态。 (二)生活史 利用挂图介绍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31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三节 吸虫 教学目标: 1. 描述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虫卵、 感染阶段形态。(重点) 2. 归纳上述四种虫种的生活史特点。(重点、难点) 3. 解释上述四种虫种致病作用及感染方式。(重点) 4. 说出上述四种虫种的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医学蠕虫的分类? 4 第三节 吸虫 一、概述 简单介绍。 5 二、华支睾吸虫 25 三、布氏姜片吸虫 20 四、并殖吸虫 20 五、日本血吸虫 20 (一)形态 1. 应用挂图及板图演示四种 吸虫的形态。 (二)生活史 利用挂图介绍
2.其中一个虫种学生自 学后说出。 (三)致病性 由其形态与生活史引出。 (四)实验诊断 简单介绍 (五)流行 (六)防治 最后比较总结四种吸虫异 同点。 小结:比较四种吸虫。 4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比较四种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寄检的异同。 预习:第四节绦虫纲电教牛带绦虫 课后分析
2. 其中一个虫种学生自 学后说出。 (三)致病性 由其形态与生活史引出。 (四)实验诊断 简单介绍。 (五)流行 (六)防治 最后比较总结四种吸虫异 同点。 小结 :比较四种吸虫。 4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比较四种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寄检的异同。 预习:第四节 绦虫纲 电教 牛带绦虫 课后分析
第三节吸虫纲 、概述 二、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形态 1.成虫 形状:似葵瓜子仁,狭长,前端较细,后端钝圆,背腹扁平。 大小:10-25×3~5mm。 结构;口吸盘>腹吸盘,睾丸一对呈分枝状,前后排列,位于虫体后1/3 2.虫卵 形状:似芝麻粒(低),似灯泡(高) 大小:29×17um。 颜色:黄褐色。 结构:毛蚴一条,有卵盖、肩峰,疣状小结节。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 2.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虫卵的发育;水中,中间宿主体内毛蚴→尾蚴→囊蚴。 感染阶段:囊蚴
第三节 吸虫纲 一、概述 二、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一)形态 1. 成虫 形状:似葵瓜子仁,狭长,前端较细,后端钝圆,背腹扁平。 大小:10~25×3~5mm。 结构;口吸盘>腹吸盘,睾丸一对呈分枝状,前后排列,位于虫体后 1/3 处。 2. 虫卵 形状:似芝麻粒(低),似灯泡(高) 大小:29×17um。 颜色:黄褐色。 结构:毛蚴一条,有卵盖、肩峰,疣状小结节。 (二)生活史 1. 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 2. 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 虫卵的发育;水中,中间宿主体内毛蚴→尾蚴→囊蚴。 4. 感染阶段:囊蚴
5.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幼虫在体内移行:口→十二指肠→总胆管→肝胆管 7.宿主情况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犬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三)致病性 机理:机械刺激、毒性损伤。 所致疾病:肝吸虫病 继发感染:胆管炎、胆管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査:乙醚蚁醛法、氢氧化钠消化法、自然沉淀法。 2.十二指肠液检查:检出率髙。 (五)流行 (六)防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粪便管理,查治病人。 三、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一)形态 1.成虫 形状:形似姜片,虫体肥厚硕大,长椭圆形,背腹扁平。 大小:长20~75mm,宽8-20mm,厚0.5~30mm
5.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 幼虫在体内移行:口→十二指肠→总胆管→肝胆管 7. 宿主情况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犬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三)致病性 机理:机械刺激、毒性损伤。 所致疾病:肝吸虫病 继发感染:胆管炎、胆管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 (四)实验诊断 1. 粪便检查:乙醚蚁醛法、氢氧化钠消化法、自然沉淀法。 2. 十二指肠液检查:检出率高。 (五)流行 (六)防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粪便管理,查治病人。 三、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一)形态 1. 成虫 形状:形似姜片,虫体肥厚硕大,长椭圆形,背腹扁平。 大小:长 20~75mm,宽 8~20mm,厚 0.5~3.0mm
颜色:肉红色。 结构:口吸盘<腹吸盘,睾丸一对高度分支呈珊瑚状,占虫体后1/3 2.虫卵 形状:椭圆形 大小:130~140×80~85um。 颜色:淡黄色。 结构: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个不明显的卵盖,内部有一个卵细胞和20~40 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虫卵的发育:水中,中间宿主体内毛蚴→尾蚴→囊蚴 4.感染阶段:囊蚴。 5.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幼虫在体内移行:口→小肠 7.宿主情况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猪;中间宿主:扁卷螺:媒介水生植物:荸荠、 菱角 (三)致病性
颜色:肉红色。 结构:口吸盘<腹吸盘,睾丸一对高度分支呈珊瑚状,占虫体后 1/3。 2. 虫卵 形状:椭圆形。 大小:130~140×80~85um。 颜色:淡黄色。 结构: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个不明显的卵盖,内部有一个卵细胞和 20~40 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1.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 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 虫卵的发育:水中,中间宿主体内毛蚴→尾蚴→囊蚴。 4. 感染阶段:囊蚴。 5.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 幼虫在体内移行:口→小肠。 7. 宿主情况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猪;中间宿主:扁卷螺;媒介水生植物:荸荠、 菱角 (三)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