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 审签 编号30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基本课题:第十六章医学蠕虫第一节第二节电教:蛔虫 教学目标:1.描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成虫、虫卵的形态以及丝 虫微丝蚴、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征。(虫卵为重点、又为难点) 2.归纳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特点。(难点) 3.解释上述虫种的致病作用及感染方式。 4.说出上述虫种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描绘蝈虫虫卵的形态。 第十六章医学蠕虫 第一节线虫 、概述 简介。 似蚓蛔线虫 500 毛首鞭形线虫 四、蠕形住肠线虫 五、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 20 口线虫 六、班氏吴策线虫及马来布鲁线 20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审签 编号 30 授课时间及单元 授课专业及班级 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 1 基本课题:第十六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第二节 电教 :蛔虫 教学目标:1. 描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成虫、虫卵的形态以及丝 虫微丝蚴、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征。(虫卵为重点、又为难点) 2. 归纳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特点。(难点) 3. 解释上述虫种的致病作用及感染方式。 4. 说出上述虫种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 复习旧课:描绘蛔虫虫卵的形态。 4 第十六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一、概述 简介。 5 二、似蚓蛔线虫 20 三、毛首鞭形线虫 10 四、蠕形住肠线虫 五、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 20 口线虫 六、班氏吴策线虫及马来布鲁线 20
虫(丝虫) 七、旋毛形线虫 八、其他线虫 1.通过板图及挂图演示主 要线虫的形态、生活史。 2.由生活史引出致病性 3.由形态及生活史引出其 实验诊断。 4.比较几种线虫。 第二节猪巨吻棘头虫 自学。 电教:蛔虫 15 小结:1.简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致病4 性及主要检查方法 2.如何来检查钩虫卵及蛲虫卵? 布置作业与预习 作业:简述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致病性及检查方法。 预习:第三节吸虫 课后分析
虫(丝虫) 七、旋毛形线虫 八、其他线虫 1. 通过板图及挂图演示主 要线虫的形态、生活史。 2. 由生活史引出致病性。 3. 由形态及生活史引出其 实验诊断。 4. 比较几种线虫。 第二节 猪巨吻棘头虫 自学。 电教:蛔虫 15 小结:1. 简述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致病 4 性及主要检查方法。 2. 如何来检查钩虫卵及蛲虫卵? 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简述钩虫、蛲虫、鞭虫、丝虫生活史、致病性及检查方法。 预习:第三节 吸虫 课后分析
第十六章医学蠕虫 第一节线虫 、概述 、似蚓蝈线虫 一)形态 成虫 形状:长圆柱状,似蚯蚓。 体色:粉红色微黄色,死后灰白色 体表:有横纹、侧线。 体型及大小:雌虫20~35cm,尾端尖直。雄虫长15~31cm,尾端向腹面 卷曲 内部结构:由简单的消化系统,其前部顶端有三叉形口裂,周围有三个 唇瓣呈“品”字排列,此外内部还有发达的生殖系统。 2.虫卵 (1)受精卵及脱蛋白质膜的受精卵 注意:脱蛋白质膜的蛔虫受精卵易于钩虫卵混淆。 (2)未受精卵及脱蛋白质膜的未受精卵 (3)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区别
第十六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一、概述 二、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 成虫 形状:长圆柱状,似蚯蚓。 体色:粉红色/微黄色,死后灰白色。 体表:有横纹、侧线。 体型及大小:雌虫 20~35cm,尾端尖直。雄虫长 15~31cm,尾端向腹面 卷曲。 内部结构:由简单的消化系统,其前部顶端有三叉形口裂,周围有三个 唇瓣呈“品”字排列,此外内部还有发达的生殖系统。 2. 虫卵 (1)受精卵及脱蛋白质膜的受精卵 注意:脱蛋白质膜的蛔虫受精卵易于钩虫卵混淆。 (2)未受精卵及脱蛋白质膜的未受精卵 (3)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区别
鉴别点 受精卵 未受精卵 形状 宽椭圆形 长椭圆形 卵壳 厚厚 薄 蛋白质膜 个卵细胞,卵细胞与 卵内容物 充满屈光颗粒 卵壳之间有新月形间隙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虫卵的发育: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的环境中。 4.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5.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幼虫在机体的移行途径: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入血→肝→右心 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 (1)机械性损伤:幼虫在肺内移行时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和许多小出 血点 (2)化学性损伤:幼虫蜕皮液、代谢产物、虫体分解产物引起肺部炎症
鉴别点 受精卵 未受精卵 形状 宽椭圆形 长椭圆形 卵壳 厚 薄 蛋白质膜 厚 薄 卵内容物 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与 卵壳之间有新月形间隙 充满屈光颗粒 (二)生活史 1.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 虫卵排出方式:随粪便排出。 3. 虫卵的发育: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的环境中。 4.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5.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6. 幼虫在机体的移行途径: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入血→肝→右心 →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三)致病性 1. 幼虫的致病 (1)机械性损伤:幼虫在肺内移行时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和许多小出 血点。 (2)化学性损伤:幼虫蜕皮液、代谢产物、虫体分解产物引起肺部炎症
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2成虫的致病 (1)掠夺营养:成虫在小肠内以半消化食物为食,夺取营养 (2)损伤肠粘膜:成虫唇齿的机械刺激及代谢产物损伤肠粘膜,导致消 化和吸收功能障碍 (3)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此外还可引起阑尾炎、肠 梗阻、肠穿孔。 四)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或厚涂片法可检出虫卵,三片检出率可达95%。若用 饱和盐水漂浮法或沉淀法的检出率更高。 粪便或其他器官中发现虫体,可按特征进行鉴别。 积极治疗患者、减少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毛首鞭形线虫 成虫 形状:虫体前3/5细如毛发,后部较粗,外形似马鞭。 大小:雄虫长30~45mm,雌虫长35~50mm 虫卵 形状:纺锤形。 大小:50~54×22~23um
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2. 成虫的致病 (1)掠夺营养:成虫在小肠内以半消化食物为食,夺取营养。 (2)损伤肠粘膜:成虫唇齿的机械刺激及代谢产物损伤肠粘膜,导致消 化和吸收功能障碍。 (3)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此外还可引起阑尾炎、肠 梗阻、肠穿孔。 (四)寄生虫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或厚涂片法可检出虫卵,三片检出率可达 95%。若用 饱和盐水漂浮法或沉淀法的检出率更高。 粪便或其他器官中发现虫体,可按特征进行鉴别。 积极治疗患者、减少传染源。加强粪便管理。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毛首鞭形线虫 成虫 形状:虫体前 3/5 细如毛发,后部较粗,外形似马鞭。 大小:雄虫长 30~45mm,雌虫长 35~50mm。 虫卵 形状:纺锤形。 大小:50~54×22~23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