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望即见示为盼。即颂文祉。 二十一日,秉和顿首。 第二书 奉惠函及邮票三十分。票已交发行所矣。日前赴平,原欲电约 到槐轩晤谈,面谈所询各节,不意为冗俗所缠,二日之间,竟未 得暇。不得已于临行时,将所询各节,批示大略,甚匆促也。《易 经》既深有所入,即当继续用力,成此绝学,甚善甚善。震杀之 象,为《易诂》时,盖未觉察其非,故所言往往与后不合。即《易 诂》与《易诂》,前后不符者,已多矣。故于《例言》曾声明之。 今《周易》成,必更多歧异,吾于此等甚忽视之,任人评判而已。 《易》之道本如是,《十翼》其先例也。虚墟胡亦同流俗有所分别? 艮虚当然为墟,震虚则为空虚,《归妹》上六《象传》乃其本也。 人以坤为虚,皆空虚之虚,若《升》以坤为墟,则人所不知。吾 为《易林》所化,甚不愿明写墟字。今执事尚有所疑,他更无论, 然后知此等执见甚不可也。改“姚氏配中”五字,甚是。但姚氏 所注者为《易》,杜所注为《左传》,亦不妨也。所言《讲义》未 加入八象,如震为归,吾初以为汉人知之,故未列入。乃孟氏逸 象只有反而无归,故诂“归妹”二字不能现成,然后知汉人实不 知,诚宜补入。吾以年老善忘,盖所遗尚不只此也。至震为年岁, 焦氏逸象已有。离为邻,在《集解》皆相对,而在《易林》则多 专象离。如《小畜》之《井》日“与乐为邻”,则以《井》伏震为 乐,伏离为邻;《大壮》之《履》,“至德之君,祸不遇邻”,则以 《履》乾为君,兑毁折为祸,互离为邻,乾、兑为离所隔,故不遇 惟《恒》之《遜》云“争讼之门,不可与邻”,《恒》之《萃》云 东邻愁苦”,则又皆以震东为邻。吾当时慎审,莫知胡从,《易林》 究以东为邻乎?抑以离震为邻?因难决,遂置之。艮为梁,因与 《易》无涉,亦置之。艮名之象,《易林注》已列入,此又遗,此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真是可恨。只有自恨健忘而已。然此象与《易》亦无关也。执事 于象学,已得八九;惟《易》理深处,尚未融会贯通。比如遇解 《易》之书,只看其解一卦,即知其深浅;或遇繁称博引之书,能 勿为其所乱,则进步也。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周易大象例说 刘操南 《周易》乾卦大象: 《乾》三≡乾上乾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今学者,解释这句象辞,都是读作“天行健”,解作:“天行三百 六十度、昼夜寒暑,周流不息,君子法天,自强不息”。意思看来 是说得好的,所以习以为常,不感觉里边有问题了。可是这并不 是这篇象辞的原意。 周易》六十四卦《大象》象辞,总的来说是解释各卦的“体” 和“义”。每条象辞分开来说,可以截成释体、命卦和设辞三个部 分。如: 《》三≡異下坎上。“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 相 井》卦,巽下坎上。坎为水,巽为木,所以说:木上有水。 《井》卦的“木上水”和《乾》卦的“天行”同是“释体”接着 是井字。就是说:这是《井》卦啊,这是“命卦”乾的“健”字, 和这体例是一样的,因而是“乾”字的误文。下面“君子以劳民 劝相”是看了《井》卦之象来说它的道理的,称为“设辞”,这和 《乾》封約“君子以强不息”体例是一样的。 我们如果把六十四条象辞仔细研究一下,是可以看出一些释 体、命卦、设辞三者用词设义的规律的。 释体的体例是这样子的。卦象上异体的,就表明上体的德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一九六二年十月十九日)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性,用“下出”“上于”“与”“中有”“上有”“上”“上下”、 在上”、“出”、“行上”“下有”“埘于”“在中”“下行”“出 上”、“入中”、“自出”“中生”、“无”这些辞,来说明它们的关 系。例如: 《蒙》≡三坎下艮上。“象日:山下出泉。” 《蒙》卦是坎下艮上。艮为山,坎为水。山泉是《蒙》卦 的体,用“下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例如: 《需》三三乾下坎上。“象日:云上于天。” 《需》卦是乾下坎上。坎为水,乾为天。云即水也。云天 是《需》卦的体,“上于”就是表明它们的关系 卦象上下异体的,那就只需表明一体的德性;同时,又阐发 它的双重的意思。因此,在《乾》卦唤做“天行”在《坤》卦唤 做“地势”在《坎》卦唤做“水洊至”在《离》卦唤做“明两作” 在《震》卦就说“洊雷”在《艮》卦就说“兼山”在《巽》卦就 说“随风”在《兑》卦就说:“丽泽”这八个重体的卦,释体与下 边命卦都不相连成辞,所以说:《乾》卦大象辞读作“天行健”是 错误的。 命卦的体例是这样的:都是就卦名重说一遍。《归妹》就说 归妹;《中孚》就说中孚。例如: 《师》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比》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唤《师》喚《比》都是复说一遍;也没有“互文”或“杂缀 他文”联系起来说的。因此,《乾》卦大象:应作“天行。乾” 而不应作“天行健”。 设辞是较为灵活的。大概是:取卦之象,拟其形容,象其物 谊,而为之辞的。释体和设辞的内在逻辑性,由于各人的体会不 同,解释也就不同。设辞的内容,大都是显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 尊严的,其作用是用来巩固它的统治的。例如: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君子以果行育德。” “君子以容民畜众。” 都是说统治阶级的好话的。其中如:“比”“豫”“观”“噬嗑” “后”、“无妄”、“涣”诸卦称先王;“泰”“垢”两卦称后;“剥” 卦称上;“离”卦称大人;其余都是称君子的。这可以看出象辞都 是帮统治阶级说话的。 《周易》大象的体例说明了,那么《乾》卦大象象辞的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为了使大象的体例说得更透彻一些,这里 还触及到一些其它问题。 “乾健互文”说 有人说:《乾》卦大象象辞,“天行,健”即“天行,乾”; “健”“乾”互文见义,不误。王念孙是主张乾健互文这一说法 的。王氏《广雅疏证·释诂》:“乾、健、跷、绺、玩、…健也” 条下说:“乾者,《系辞传》云:‘夫健,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 下之至顺也。’《说卦传》云:‘乾,健也;坤,顺也;乾健同声,坤 顺同声。天行健,地势坤。健即乾也;坤即顺也。互文见义耳。” 但是,用“健即乾也”互文见义来说明《乾》卦大象象辞“天 行,健”即“天行,乾”,理由是不充足的;我们可以反问:“坤即 顺也”,那为什么《坤》卦大象象辞不把“地势,坤”字作“地势, 顺”呢?《说卦传》说:“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 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健;坤,顺; 坎,陷;离,丽;兑,说;都是同声,为什么独是“乾健互 文见义”在《乾》卦称作“天行健”怎么在《坤》卦、在《坎》 卦不说:“地势顺”“水洊至习陷”在《离》卦不说“明两作丽” 在《兑》卦不说“丽泽说”王氏的训诂,最为精审博雅;但是论 证《广雅》乾健,材料不出《周易》、《系辞》和《说卦》;乾健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