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限塑令”看法的调查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对“限塑令”看法的调查 小组成员:张欣驰08300140024历史学 蒋璐安08300120112法语 左倩芸08300130142广告 调查时间:2008年1月17日——2008年12月5日 课题背景: 1、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 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 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 提供塑料购物袋”。 2、塑料购物袋原料基本上是聚烯烃薄膜,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以前主 要是聚乙烯。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高密度聚乙烯年进口量约200万吨,40%是供应 给塑料袋生产,也就是说大约有80万吨用来制作塑料袋。塑料袋限产以后,有人估计,全 国每年聚烯烃的消耗会减少几十万吨,基本相当于大庆石化聚烯烃的产量。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 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 的主要来源 探究内容 在“限塑令”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小组成员希望以调查“限塑令”对大学生生活方 式及习惯的微妙影响为切入点,来探讨大学生对于“限塑令”的看法,并针对这些看法进行 些进一步的思考 探究方式: 问卷,访谈,网上查资料
关于大学生对“限塑令”看法的调查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对“限塑令”看法的调查 小组成员:张欣驰 08300140024 历史学 蒋璐安 08300120112 法语 左倩芸 08300130142 广告 调查时间:2008 年 11 月 17 日——2008 年 12 月 5 日 课题背景: 1、2007 年 12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 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通知明确规定:“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 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 提供塑料购物袋”。 2、塑料购物袋原料基本上是聚烯烃薄膜,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以前主 要是聚乙烯。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高密度聚乙烯年进口量约 200 万吨,40%是供应 给塑料袋生产,也就是说大约有 80 万吨用来制作塑料袋。塑料袋限产以后,有人估计,全 国每年聚烯烃的消耗会减少几十万吨,基本相当于大庆石化聚烯烃的产量。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 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 的主要来源。 探究内容: 在“限塑令”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小组成员希望以调查“限塑令”对大学生生活方 式及习惯的微妙影响为切入点,来探讨大学生对于“限塑令”的看法,并针对这些看法进行 一些进一步的思考。 探究方式: 问卷,访谈,网上查资料
正文: 关于“限塑令”的调查问卷 1.您了解“限塑令”的适用范围及大致内容吗? A.非常清楚 B.大概知道一点 C.完全不了解 2.你平均每周去超市(包括便利超市,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购物几次? A.一次B两次 C三次及以上 3.限塑令颁布以前,您每次购物大概使用多少塑料袋? A,不用,我自备环保袋或塑料袋(注:之所以将塑料袋放在选项中,为了防止重复 计数)B.一个C.两个D.三个及以上 4.限塑令实施前您自备购物袋吗? A.从不 偶尔 有时 5.限塑令实施后您自备购物袋吗? A.从不B.偶尔C.有时 经常 6.限塑令实施前您如何处理塑料袋? A.当作垃圾袋B.再次购物使用C.装其他物品用D.扔掉 7.限塑令实施后您如何处理塑料袋? A.当作垃圾袋B.再次购物使用C.装其他物品用D.扔掉 8您能接受的塑料袋的收费价格是多少? A.0.1元以下(含0.1元)B.0.1到0.5元(含0.5元) C.0.5到1元(含1元)D.1元以上 9实施限塑令,是否对您平时购物倾向产生影响?例如,本来想购买多的商品,可能考 虑到“携带成本”减少一次性购物数量和体积? A.已影响到消费B不明显C会在购买前掂量 没影响 10限塑后,现在超市在结账时,您觉得效率是否会受到影响? A不装袋后,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慢了许多,不买袋子,服务也不主 B影响不显著 C没影响 D反而提高 11.您对”限塑令”的态度是 A支持B可以理解,但觉得没什么用C无所谓D反对
正文: 关于“限塑令”的调查问卷 1.您了解“限塑令”的适用范围及大致内容吗? A.非常清楚 B.大概知道一点 C.完全不了解 2. 你平均每周去超市(包括便利超市,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购物几次? A.一次 B 两次 C 三次及以上 3.限塑令颁布以前,您每次购物大概使用多少塑料袋? A, 不用,我自备环保袋或塑料袋(注:之所以将塑料袋放在选项中,为了防止重复 计数) B. 一个 C. 两个 D. 三个及以上 4.限塑令实施前您自备购物袋吗? A. 从不 B. 偶尔 C.有时 D. 经常 5.限塑令实施后您自备购物袋吗? A. 从不 B. 偶尔 C.有时 D. 经常 6.限塑令实施前您如何处理塑料袋? A. 当作垃圾袋 B.再次购物使用 C.装其他物品用 D.扔掉 7.限塑令实施后您如何处理塑料袋? A. 当作垃圾袋 B.再次购物使用 C.装其他物品用 D.扔掉 8 您能接受的塑料袋的收费价格是多少? A.0.1 元以下(含 0.1 元) B.0.1 到 0.5 元(含 0.5 元) C.0.5 到 1 元(含 1 元) D.1 元以上 9 实施限塑令,是否对您平时购物倾向产生影响?例如,本来想购买多的商品,可能考 虑到“携带成本”减少一次性购物数量和体积? A.已影响到消费 B 不明显 C 会在购买前掂量 D 没影响 10 限塑后,现在超市在结账时,您觉得效率是否会受到影响? A 不装袋后,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慢了许多,不买袋子,服务也不主动 B 影响不显著 C 没影响 D 反而提高 11.您对”限塑令”的态度是: A 支持 B 可以理解,但觉得没什么用 C 无所谓 D 反对
问卷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回收有效问卷50份 结果显示: 设计第一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家对“限塑令”的认知度。而对“限塑令”大致内容及 适用范围“非常清楚”的有9个同学,当我们追问这些同学时,他们也基本能够对“限塑令” 的核心内容说出一二。而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大概知道一点”,有36个同学。另外还有5 个同学选择了“完全不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限塑令”的了解只是停留在 政府对使用塑料袋的行为进行限制”的层面上,而对其限制,禁止的塑料袋种类和适用 范围却不是非常清楚。而“限塑令”的两个核心内容为:一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 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二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本办法向消费者有 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而“限塑令”的适用范围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 学生对限塑令内容及范围的知晓程度 10.00% 18.00% ■非常清楚 ■大致知道 ■完全不了解 72.00% 设计第二,三题的目的是想做一个计算题,在第二题中,学生们选择的结果如下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次 11 两次 13 26% 三次及以上 52% 通过加权平均(其中C选项保守估计为3次),同学们每周去“限塑令”覆盖范围购物 的次数为2.3次
问卷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回收有效问卷 50 份。 结果显示: 设计第一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家对“限塑令”的认知度。而对“限塑令”大致内容及 适用范围“非常清楚”的有 9 个同学,当我们追问这些同学时,他们也基本能够对“限塑令” 的核心内容说出一二。而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大概知道一点”,有 36 个同学。另外还有 5 个同学选择了“完全不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限塑令”的了解只是停留在 “政府对使用塑料袋的行为进行限制” 的层面上,而对其限制,禁止的塑料袋种类和适用 范围却不是非常清楚。而“限塑令”的两个核心内容为:一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 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二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本办法向消费者有 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而“限塑令”的适用范围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 设计第二,三题的目的是想做一个计算题,在第二题中,学生们选择的结果如下: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一次 11 22% 两次 13 26% 三次及以上 26 52% 通过加权平均(其中 C 选项保守估计为 3 次),同学们每周去“限塑令”覆盖范围购物 的次数为 2.3 次
第三题统计结果如下: 人数 百分比 自备购物袋或塑料袋 2 个 44% 2个 28% 3个及以上 通过加权平均(其中D选项我们保守估计为3个),同学们每次购物所消耗的塑料袋为 1.72个。 所以以复旦大学在校各类学生50000人计(数据来源:百度百科),复旦大学一年将消 耗塑料袋2.3*1.72*52*5000010285600个,而这个庞大的数字仅是复旦大学范围内一年得 到的,不难想像,整个上海乃至中国消耗塑料袋的数量。 第四五题和第六七题我们分别作为比对组,先看四和五的比对: 第四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从不 12 24% 偶尔 16 32% 有时 40% 经常 2 12 从不 偶尔 有时 经常
第三题统计结果如下: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自备购物袋或塑料袋 2 4% 1 个 22 44% 2 个 14 28% 3 个及以上 12 24% 通过加权平均(其中 D 选项我们保守估计为 3 个),同学们每次购物所消耗的塑料袋为 1.72 个。 所以以复旦大学在校各类学生 50000 人计(数据来源:百度百科),复旦大学一年将消 耗塑料袋 2.3*1.72*52*50000=10285600 个,而这个庞大的数字仅是复旦大学范围内一年得 到的,不难想像,整个上海乃至中国消耗塑料袋的数量。 第四五题和第六七题我们分别作为比对组,先看四和五的比对: 第四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从不 12 24% 偶尔 16 32% 有时 20 40% 经常 2 4% 1 2 1 6 2 0 2 0 5 1 0 1 5 2 0 2 5 从不 偶尔 有时 经常
第五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从不 5 10% 偶尔 有时 经常 16 23 16 5 从不 偶尔 有时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限塑令”颁布后,“从不”和“偶尔”携带购物袋的学 生数量明显减少,而大部分同学(78%)会“有时”及“经常”携带购物袋,结合第三题的 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不考虑“限塑令”对学生生活产生不便的情况下,其对于 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还是很明显的。从长远来看,“限塑令”的推行应是利在当代,功在千 同样,再来看六七题的对比: 第六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当作垃圾袋 26 52% 再次作为购物袋 盛放其他物品 19 38%
第五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从不 5 10% 偶尔 6 12% 有时 23 30% 经常 16 32%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限塑令”颁布后,“从不”和“偶尔”携带购物袋的学 生数量明显减少,而大部分同学(78%)会“有时”及“经常”携带购物袋,结合第三题的 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不考虑“限塑令”对学生生活产生不便的情况下,其对于 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还是很明显的。从长远来看,“限塑令”的推行应是利在当代,功在千 秋。 同样,再来看六七题的对比: 第六题统计结果: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当作垃圾袋 26 52% 再次作为购物袋 2 4% 盛放其他物品 19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