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课程:PTSS10005.02应用伦理学 《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 析得出本次调查的一般结论。 【关键词】 核资源利用、核能民用化、环境污染、《核不扩散条约》、政治、印度、美国 【引言】 1938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核裂变,1954年6月26日,前苏联 OBNINSK核电站成功 并网发电(5Mwe),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由此,核能源的利用在世界飞速兴起。在 7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观点究竞是怎样呢?“与核资源利用有 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就此进行了问卷为主、采访为辅的调查,并对调查结 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 【正文】 (一)问卷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40份。发放日期为2008年11月27日至2008 年12月1日。本次调查对象为复旦大学学生,男女比例1:1,人数均为70人。调查共涉 及复旦大学的42个专业,基本做到了样本普遍性的要求。 表一、表二为本次调査问卷的数据结果。(每题按实际回答人数计算) 调查问卷参见论文后的附件 表一 A B C D 10 35.7% 第二题 46% 第三题 9.9% 754% 14.7% 第四题 8.5% 35.5% 43.3% 12.7% 第五题 4.4% 27.7% 42.3% 25.6% 第六题 54.29 18.3% 25.2% 2.3% 第七题 72 70.0% 第八题: 4% 24% 48.8% 23.2%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课程:PTSS110005.02 应用伦理学 《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 析得出本次调查的一般结论。 【关键词】 核资源利用、核能民用化、环境污染、《核不扩散条约》、政治、印度、美国 【引言】 1938 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核裂变,1954 年 6 月 26 日,前苏联 OBNINSK 核电站成功 并网发电(5MWe),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由此,核能源的利用在世界飞速兴起。在 70 年后的今天,人们的与核资源利用有关的核伦理观点究竟是怎样呢?“与核资源利用有 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就此进行了问卷为主、采访为辅的调查,并对调查结 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 【正文】 (一)问卷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150 份,实际收回 140 份。发放日期为 2008 年 11 月 27 日至 2008 年 12 月 1 日。本次调查对象为复旦大学学生,男女比例 1:1,人数均为 70 人。调查共涉 及复旦大学的 42 个专业,基本做到了样本普遍性的要求。 表一、表二为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每题按实际回答人数计算) 调查问卷参见论文后的附件。 表一 A B C D 第一题: 10% 35.7% 39.3% 15% 第二题: 46% 18% 15.3% 20.7% 第三题: 9.9% 75.4% 14.7% 0% 第四题: 8.5% 35.5% 43.3% 12.7% 第五题: 4.4% 27.7% 42.3% 25.6% 第六题: 54.2% 18.3% 25.2% 2.3% 第七题: 72.9% 70.0% 55.8% 64.3% 第八题: 4% 24% 48.8% 23.2%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课程:PTSS10005.02应用伦理学 第九题 76.8% 3.6% 10.2% 9.4 第十四题 12.3% 81.5% 60% 39.2% 第十五题 49.3% 27.5% 3.6% 9.6% 第十六题 60% 13.6% 22.9% 3.5% 第十七题: 50% 14.0% 34.5% 1.5% 表二 3 6 第十题 0.8% 4.3% 12. 25.7 143%21.4% 第十一题:12.7%14%32.8%20.9%13.4%4.5%0.8% 第十二题:10.5%13.5%16.5%203%15.1%173%68% 第十三题 13.4% 172%16.4% 14.9% 9.0% 6.7% (注:第七题和第十四题为多选题) (二)数据分析 环境问题与核能民用化 由第一题并参考其他问题可得,大多数学生对核能资源的利用并不太关注,但能从各种 渠道得知一些信息,例如:报纸、广播、课本等。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题。在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中,环境问题几乎达到一半。表明了我们对环境的关注越 来越多,当然,不可避免地,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于社会媒体舆论的影响。关心核能军 事用途和政治问题的则是出于对国际局势的关心。 从第三题至第七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环境问题方面,调查对象大多知晓一些 核废料、核泄漏等可能导致的问题,但对其严重程度的看法有所不同。从第七题来看,一」 我国的周边国家发生核危机,我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但总体上,我们对于核能持乐 观态度,并认为我们能够使它的危害降到最小,但同时也应当开发其他更安全的能源。在核 能民用化方面,我们民众均无什么感受,均希望能够使核技术更多地用来服务人类,而非用 来制造武器来服务国家。 1.环境问题 对于核能,人们大多知道其好处。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 碳。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髙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课程:PTSS110005.02 应用伦理学 第九题: 76.8% 3.6% 10.2% 9.4 第十四题: 12.3% 81.5% 60% 39.2% 第十五题: 49.3% 27.5% 3.6% 19.6% 第十六题: 60% 13.6% 22.9% 3.5% 第十七题: 50% 14.0% 34.5% 1.5% 表二 1 2 3 4 5 6 7 第十题: 0.8% 4.3% 13.6% 12.9% 25.7 14.3% 21.4% 第十一题: 12.7% 14.9% 32.8% 20.9% 13.4% 4.5% 0.8% 第十二题: 10.5% 13.5% 16.5% 20.3% 15.1% 17.3% 6.8% 第十三题: 13.4% 22.4% 17.2% 16.4% 14.9% 9.0% 6.7% (注:第七题和第十四题为多选题) (二)数据分析 一.环境问题与核能民用化 由第一题并参考其他问题可得,大多数学生对核能资源的利用并不太关注,但能从各种 渠道得知一些信息,例如:报纸、广播、课本等。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题。在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中,环境问题几乎达到一半。表明了我们对环境的关注越 来越多,当然,不可避免地,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于社会媒体舆论的影响。关心核能军 事用途和政治问题的则是出于对国际局势的关心。 从第三题至第七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环境问题方面,调查对象大多知晓一些 核废料、核泄漏等可能导致的问题,但对其严重程度的看法有所不同。从第七题来看,一旦 我国的周边国家发生核危机,我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但总体上,我们对于核能持乐 观态度,并认为我们能够使它的危害降到最小,但同时也应当开发其他更安全的能源。在核 能民用化方面,我们民众均无什么感受,均希望能够使核技术更多地用来服务人类,而非用 来制造武器来服务国家。 1. 环境问题 对于核能,人们大多知道其好处。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 碳。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课程:PTSS10005.02应用伦理学 储存都很方便在能量储存方面,例如: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 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 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核能比太阳能、 风能等其他新能源容易储存,后者常常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才能利用,除非安装储存缓冲 器,但这种装置目前价格昂贵。核燃料的储存占地不大,在核船舶或核潜艇中,也同样占据 不大空间,因为它们两年才换料一次。相反,烧重油或烧煤设备需庞大的储存罐或占地很多 当然,民用核资源不仅可用来发电,还涉及到辐照化工、辐照育种、辐照食品保鲜、医疗用 品和药品辐射灭菌消毒、同位素水文地质、生物化学等行业和领域。 当然,有优点就必有缺点。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的核燃 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 污染较严重。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 离峰之随载运转。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 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核能的优点是十分鲜明的, 其能量密度大,功率高,为其他能源所不及。这就容易使安全装置集中,提高效率。人们往 往忽视,功率小设施就分散,即使微小的危险也随之分散而导致经常发生大量不被人发觉的 各种事故,例如著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这也是我们最害怕的。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谢性污染。其危害范围 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对于热辐射伤害、核辐射 伤害和放射性存留等的危害同学似乎都知晓,人类就生活在辐射环境中,但过量的核辐射是 有害的,它可能使人致病、致死。但对于其引起的热污染及其危害,还有人并不是很了解。 对于核电站是否会引起热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出一定的说明。核电站和其它电站 样,要排出余热。热力学定律说明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转换效率不可能是100%。不管是利用 煤还是太阳能都是如此。现代煤或油电站的转换效率可达40%,而核电站的效率目前只有 33%。煤电站有15%的余热从烟囱排出,45%余热从冷却水排出。但是核电站67%的余热得 从冷却水排走,排至河水或海水中。水温升高对水生生物有很大影响。水温太高会导致鱼类 死亡,加速水藻生长和造成水中缺氧,这就是所谓的“热污染”。美国多数州规定电站的余 热排放不应使河水温度升高2℃。从60年代后期起,公众普遍对热污染的问题引起重视。 任何一种能量生产都会对自然环境的平衡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 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建造冷却塔、人造冷却湖冷却池可以避免对自然水体的热污染。为了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课程:PTSS110005.02 应用伦理学 储存都很方便在能量储存方面,例如:一座 1000 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 30 公吨的铀燃 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 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核能比太阳能、 风能等其他新能源容易储存,后者常常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才能利用,除非安装储存缓冲 器,但这种装置目前价格昂贵。核燃料的储存占地不大,在核船舶或核潜艇中,也同样占据 不大空间,因为它们两年才换料一次。相反,烧重油或烧煤设备需庞大的储存罐或占地很多。 当然,民用核资源不仅可用来发电,还涉及到辐照化工、辐照育种、辐照食品保鲜、医疗用 品和药品辐射灭菌消毒、同位素水文地质、生物化学等行业和领域。 当然,有优点就必有缺点。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的核燃 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 污染较严重。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 离峰之随载运转。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 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核能的优点是十分鲜明的, 其能量密度大,功率高,为其他能源所不及。这就容易使安全装置集中,提高效率。人们往 往忽视,功率小设施就分散,即使微小的危险也随之分散而导致经常发生大量不被人发觉的 各种事故,例如著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这也是我们最害怕的。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谢性污染。其危害范围 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对于热辐射伤害、核辐射 伤害和放射性存留等的危害同学似乎都知晓,人类就生活在辐射环境中,但过量的核辐射是 有害的,它可能使人致病、致死。但对于其引起的热污染及其危害,还有人并不是很了解。 对于核电站是否会引起热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出一定的说明。核电站和其它电站一 样,要排出余热。热力学定律说明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转换效率不可能是 100%。不管是利用 煤还是太阳能都是如此。现代煤或油电站的转换效率可达 40%,而核电站的效率目前只有 33%。煤电站有 15%的余热从烟囱排出,45%余热从冷却水排出。但是核电站 67%的余热得 从冷却水排走,排至河水或海水中。水温升高对水生生物有很大影响。水温太高会导致鱼类 死亡,加速水藻生长和造成水中缺氧,这就是所谓的“热污染”。美国多数州规定电站的余 热排放不应使河水温度升高 2℃。从 60 年代后期起,公众普遍对热污染的问题引起重视。 任何一种能量生产都会对自然环境的平衡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 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建造冷却塔、人造冷却湖冷却池可以避免对自然水体的热污染。为了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课程:PTSS10005.02应用伦理学 防治热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核电站建在沿海,利用海水作冷却水,既可为核电站提供无 限的冷却水,又比河水能更好地消散余热,减少余热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余热对 天然水域的影响,人们还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制定排放标准,限制排放引起升温:选择合适 的排放位置及排放方式;提高热转换效率;余热利用等。对于核废料,核电站在投入正常运 行时,进入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核电站设有完善的三 废处理系统,可对放射性废物实行有效的处理。在核电站周围还设置许多监测点,定期采 集空气、水样、土样和动植物样品进行分析,监督放射性对环境的污染。放射性物质很难以 有害量进入环境。但一切都只是理想情况,威胁始终存在,只是在不断减小。 由于环境道德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刚开始,人们大多不以为然,但生态环境问题是个体 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更新观念、 采取措施来消除生态环境危机,为了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形 成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较为自觉地保护环境,并对有可能会 危害环境的政策、行为加以抵制,所以我们对核能也持谨慎的支持态度。 2.核能民用化 关于民用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早已使用核能,目前世界上有439座核电机组在运行 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核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甚至在一些国家,核能成为 主要的电力能源。世界目前有30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这420多座核电站提供了全球总电 力的17%。在法国,核电甚至占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核能实际上可以为你带来诸多便 利:比如,方便的微波炉,和舒适的电热毯,以及你的娱乐用的CD音响。但我国的核能民 用化似乎还难以大范围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961年,民用核技术在我国还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当时为了解决中国8亿人的温饱问 题,急需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对辐照育种的研究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了四川省 原子能研究院的前身四川省科委新技术试验基点。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 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 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年6月,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 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核 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核技术是基于原子核科学基础知识、粒子加速与射线产生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射线与物 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为人类各项事业服务的交叉学科领域。在该领域 中除核武器与核电之外即称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其应用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课程:PTSS110005.02 应用伦理学 防治热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核电站建在沿海,利用海水作冷却水,既可为核电站提供无 限的冷却水,又比河水能更好地消散余热,减少余热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余热对 天然水域的影响,人们还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制定排放标准,限制排放引起升温;选择合适 的排放位置及排放方式;提高热转换效率;余热利用等。对于核废料,核电站在投入正常运 行时,进入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核电站设有完善的三 废处理系统,可对放射性废物实行有效的处理。在 核电站周围还设置许多监测点,定期采 集空气、水样、土样和动植物样品进行分析,监督放射性对环境的污染。放射性物质很难以 有害量进入环境。但一切都只是理想情况,威胁始终存在,只是在不断减小。 由于环境道德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刚开始,人们大多不以为然,但生态环境问题是个体 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产物,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更新观念、 采取措施来消除生态环境危机,为了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形 成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较为自觉地保护环境,并对有可能会 危害环境的政策、行为加以抵制,所以我们对核能也持谨慎的支持态度。 2. 核能民用化 关于民用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早已使用核能,目前世界上有 439 座核电机组在运行, 总装机容量达到 3.6 亿千瓦,核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 16%。甚至在一些国家,核能成为 主要的电力能源。世界目前有 30 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这 420 多座核 电站提供了全球总电 力的 17%。在法国,核电甚至占到 70%以上。这就意味着核能实际上可以为你带来诸多便 利:比如,方便的微波炉,和舒适的电热毯,以及你的娱乐用的 CD 音响。但我国的核能民 用化似乎还难以大范围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1961 年,民用核技术在我国还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当时为了解决中国 8 亿人的温饱问 题,急需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对辐照育种的研究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了四川省 原子能研究院的前身四川省科委新技术试验基点。70 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 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主要从事核能、核 技术的和平利用;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 年 6 月, 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 30 万千 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 年 4 月,引进技术设备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核 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核技术是基于原子核科学基础知识、粒子加速与射线产生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射线与物 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为人类各项事业服务的交叉学科领域。在该领域 中除核武器与核电之外即称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其应用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课程:PTSS10005.02应用伦理学 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许多领域。当前我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已形 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主要包括:辐射化工、食品 辐照、医疗用品和药品辐射灭菌消毒、核检测设备、农业核技术、辐射治理三废、放射性同 位素制品和工业用电子辐射加速器等。可见,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触及了核能的民用化带 来的便利,例如:辐照育种中的水稻育种、辐射化工中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或许是由于 了解的不够、或对这类信息不太关心,我们都不太能体会核能带给我们的方便,我们大多只 知道核能的民用化是核能发电,并不知道其他的方面,社会宣传的不够当然也是一方面 从同学们的回答可见,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核能带给我们的好处,而非是仅能 用来知晓的新闻。对于核武器,我们允许其研制和开发,为了我们国家的威慑力,但希望能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民用化方面,让大众收益。 核技术引发的国际纠纷 就核技术引发的国际纠纷,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核资源拥有很大的应用上的优势, 并且世界范围内核威慑的效果依然存在,所以某些国家依然不顾《核不扩散条约》研制军事 用途的核技术。 1.步履维艰的《核不扩散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于1970年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87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该条约在 要求无核国家不研发和获得核武器的同时也要求有核国家承诺进行核裁军 1995年,《核不扩散条约》被无限期延长,签约国表示在核裁军和全球性核禁试问题上 将采取系统且持续的措施。但是,很多国家普遍认为上述努力并未奏效,核武器扩散问题已 日趋严重。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在1998年5月进行了核试验。此外,由66个国家代表组 成的核裁军会议也在新的裁军议程问题上陷入僵局。目前有关削减一半武器级钚和铀产量的 条约尚未取得任何进展。而且,在冷战已结束10多年之后,数千枚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弹头 仍然处于“一触即发”的戒备状态。目前,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已经正式宣 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并且,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并且在进行核试验 印巴两国在过去的十年中,核竞争时断时续。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十二题,“你认为是否应该完全制止核武器 的研制与开发?(1~7分,1表示制止很彻底,7表示完全不必要制止)”和第十三题,“你 是否了解或关心《核不扩散条约》?(1~7分,1表示一点儿也不关心,7表示非常关心)”。 受调查者的反馈意见如下表
《与核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核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终期论文 课程:PTSS110005.02 应用伦理学 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许多领域。当前我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已形 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主要包括:辐射化工、食品 辐照、医疗用品和药品辐射灭菌消毒、核检测设备、农业核技术、辐射治理三废、放射性同 位素制品和工业用电子辐射加速器等。可见,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触及了核能的民用化带 来的便利,例如:辐照育种中的水稻育种、辐射化工中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或许是由于 了解的不够、或对这类信息不太关心,我们都不太能体会核能带给我们的方便,我们大多只 知道核能的民用化是核能发电,并不知道其他的方面,社会宣传的不够当然也是一方面。 从同学们的回答可见,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核能带给我们的好处,而非是仅能 用来知晓的新闻。对于核武器,我们允许其研制和开发,为了我们国家的威慑力,但希望能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民用化方面,让大众收益。 二.核技术引发的国际纠纷 就核技术引发的国际纠纷,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核资源拥有很大的应用上的优势, 并且世界范围内核威慑的效果依然存在,所以某些国家依然不顾《核不扩散条约》研制军事 用途的核技术。 1. 步履维艰的《核不扩散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于 1970 年正式生效,目前已有 187 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该条约在 要求无核国家不研发和获得核武器的同时也要求有核国家承诺进行核裁军。 1995 年,《核不扩散条约》被无限期延长,签约国表示在核裁军和全球性核禁试问题上 将采取系统且持续的措施。但是,很多国家普遍认为上述努力并未奏效,核武器扩散问题已 日趋严重。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在 1998 年 5 月进行了核试验。此外,由 66 个国家代表组 成的核裁军会议也在新的裁军议程问题上陷入僵局。目前有关削减一半武器级钚和铀产量的 条约尚未取得任何进展。而且,在冷战已结束 10 多年之后,数千枚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弹头 仍然处于“一触即发”的戒备状态。目前,在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已经正式宣 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并且,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并且在进行核试验, 印巴两国在过去的十年中,核竞争时断时续。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十二题,“你认为是否应该完全制止核武器 的研制与开发?(1~7 分,1 表示制止很彻底,7 表示完全不必要制止)”和第十三题,“你 是否了解或关心《核不扩散条约》?(1~7 分,1 表示一点儿也不关心,7 表示非常关心)”。 受调查者的反馈意见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