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 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 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 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 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任用”不准确,原文是“二人皆宗尹所荐”:“轻法度”也 缺少事实根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译文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译文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 官职,返回乡里。(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 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如第(1)句的关键词语有“纾” (缓解、避免)、“非”(非议,反对)、“罢归”(被罢官,回家)等,每译对一处给1 分,句意通顺2分。第(2)句的关键词有“会”(适逢、正赶上)、“觉”(被发现,败 露)、“自安”(否定句宾语前置,安:安定)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 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 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 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 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任用”不准确,原文是“二人皆宗尹所荐”;“轻法度”也 缺少事实根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译文: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译文: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 官职,返回乡里。(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 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如第(1)句的关键词语有“纾” (缓解、避免)、“非”(非议,反对)、“罢归”(被罢官,回家)等,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句意通顺 2 分。第(2)句的关键词有“会”(适逢、正赶上)、“觉”(被发现,败 露)、“自安”(否定句宾语前置,安:安定)等,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 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 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 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 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 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 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 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 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 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 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 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 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 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已,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 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弻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 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 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 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 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 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 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 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 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 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 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 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 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 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 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 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 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 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 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 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 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 的。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 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 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 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 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 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 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 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 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 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 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 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 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 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 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8~9 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 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 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 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试题分析】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 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 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 联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 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 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 【试题分析】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 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 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 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 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 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 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 分)“无情 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 分) 【试题分析】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 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 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 联作简要分析。(5 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 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 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 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 分) 【试题分析】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 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 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 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