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5年2月9日上午9:30-12:00试卷满分:150分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颓圮(pi)游说(shui)瞋(chen)目萎靡(mi)不振 B.蓊(weng)郁敛裾(j)葳蕤( wei rui)解(xie)甲归田 C.监(jian)生猿猱(no)商贾(gu)少不更(geng)事 D.蟊(mo)贼汗涔涔(chen)樯( qiang)橹冠冕(mian)堂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国粹桀傲泊来品美轮美奂B.伺候斐声煞风景义愤填赝 C.弭谤陨落挖墙脚坚忍不拔D.萦回訾詈缅规矩入目三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 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_, 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_。 A.神奇言传身教秘诀传承B.神秘口耳相传心诀传承 C.神奇口耳相传秘诀传递D.神秘言传身教心诀传递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 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 圈 B.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并不均衡,而是被持 续高估,这也是由于中国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导致的。 C.Ⅰ月21日晚,南方都市报记者在深圳一海鲜山庄暗访当地警员涉嫌聚众“吃 娃娃鱼”时,被多名警察围殴,1月26日披露后,引发舆论关注。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 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 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 的否定。《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都出自《呐喊》。 B.《雷雨》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划 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反映着深刻 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C.《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 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D.《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之一。剧情讲的是英国王子哈姆莱特 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英国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 部的腐化和堕落。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里份”的武汉想象:方方、池莉小说合论 马英
湖北省大冶市部分重点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5 年 2 月 9 日上午 9:30—12:00 试卷满分:15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pǐ) 游说(shuì) 瞋(chēn)目 萎靡(mí)不振 B.蓊(wěng)郁 敛裾(jū) 葳蕤( wēi ruí) 解(xiè)甲归田 C.监(jiàn)生 猿猱(náo) 商贾(gǔ) 少不更(gēng)事 D.蟊(máo)贼 汗涔涔(chén)樯(qiáng)橹 冠冕(miǎn)堂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国粹 桀傲 泊来品 美轮美奂 B.伺候 斐声 煞风景 义愤填赝 C.弭谤 陨落 挖墙脚 坚忍不拔 D.萦回 訾詈 缅规矩 入目三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 ,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 艺的传授仍然遵循 、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 , 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 。 A.神奇 言传身教 秘诀 传承 B.神秘 口耳相传 心诀 传承 C.神奇 口耳相传 秘诀 传递 D.神秘 言传身教 心诀 传递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 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 圈。 B.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并不均衡,而是被持 续高估,这也是由于中国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导致的。 C.1 月 21 日晚,南方都市报记者在深圳一海鲜山庄暗访当地警员涉嫌聚众“吃 娃娃鱼”时,被多名警察围殴,1 月 26 日披露后,引发舆论关注。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 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 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 的否定。《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孔乙己》都出自《呐喊》。 B.《雷雨》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划 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反映着深刻 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C.《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 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D.《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之一。剧情讲的是英国王子哈姆莱特 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英国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 部的腐化和堕落。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里份”的武汉想象:方方、池莉小说合论 马英
在城市的文学想象里,上海少不了张爱玲的“公馆”与王安忆的“弄堂”;北京 多的是“胡同”和“四合院”;武汉的方方和池莉则书写了各式各样的“里 份”。里份是武汉人对里弄的称呼,入口处都有标示名称的牌楼,一般由一条主 巷贯穿,一侧连接若干支巷,巷子两边住宅大门相对;也有些里份是左右对称或 交错布置的支巷。里份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然而, 当历史的车轮毫不留情地往前奔跑的时候,里份逐渐显得破败起来。人口的增加 使里份拥挤不堪,公用厕所水龙头使生活极为不便,墙体的风吹日晒使里份的外 观破烂不堪,所以里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旧 城区的改造,武汉的里份越来越少,由兴盛时期的二百余条锐减为现在的几十条 在池莉和方方的汉味小说里,“里份”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作家对里份充满 情感的叙述,唤起我们对老武汉的另一种文学想象 小说中的里份具有“家”的含义,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激荡,也无论自 己的内心曾经经历过多少隐痛与伤痕,里份始终能够留给人一份安全感,它给人 的不是一份光亮耀眼、万众瞩目的生活,而是一份家长里短、平实安稳的生活。 当很多人渴望走出去、向往喧哗与骚动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停留、追求安 稳与静谧。 里份虽然日渐破败,可是依然顽强地存在,日夜与里份厮守的居民濡染了它 的精神特质。在对里份的书写中,方方、池莉还表现了里份居民的性格特征,这 种性格包含了它的顽强、泼辣与精明,也蕴藏着它的仗义、率性与粗俗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作家来说,“汉味”文化就是滋养她们的温床。正 如方方所言:“当我开始写小说时,这座城市就天然地成为了我的作品中的背 景。”在池莉的眼中,老武汉是一个“远在江湖的城市”,它具有灵性、冲动、 火辣、自由、散漫等特点,而老武汉人生活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愉悦生命。通过这 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具有里份性格的人们,方方、池莉写出了武汉文化对底层百姓 的影响。他们的生存智慧,他们的生活哲学,都深深地浸润着武汉文化的精髓 既工于心计,又能屈能伸。 般而言,街头巷尾的随意闲聊是最为自由的,小说选择了这种遍布于街头 巷尾的语言言说方式,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套概念和价值,而这种概念和价值是 有别于冠冕堂皇的标准语的言说内涵的,笔端包含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生存态 度、生命价值、文化心理的书写和某种潜在的认同或赞许。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 是,诸多用方言写成的小说大多数是表现底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言写作 表现了一个具有特别意味的民间 与那些林立的高楼大厦相比,里份蕴藏了更多土生土长的事物,比如别具一格的 汉味语言。作为一个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的作家,泼辣、粗鲁、夸张、幽默的武 汉方言已经成为方方小说中的独特风景。在《黑洞》《落日》《水在时间之下》 等小说中,“蛮累”“晓得”“邪货篓子”“老干巴”“扯皮”等方言土语使小 说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一方面表现了武汉方言乃至武汉人的幽默、油滑的文化性 格,同时也表现了武汉市民的粗犷、粗糙、敷衍乃至刻薄等负面性格。来自民间 的方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未经打磨的粗鄙泼辣,展示了在艰苦条件下,底层民 众的生存智慧。乐于在小说中使用方言土语,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民间智慧的认 (选自《名作欣赏》2014年第6期,有删节) 6.下列关于老汉口“里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城市的文学想象里,上海少不了张爱玲的“公馆”与王安忆的“弄堂”;北京 多的是“胡同”和“四合院”;武汉的方方和池莉则书写了各式各样的“里 份”。里份是武汉人对里弄的称呼,入口处都有标示名称的牌楼,一般由一条主 巷贯穿,一侧连接若干支巷,巷子两边住宅大门相对;也有些里份是左右对称或 交错布置的支巷。里份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然而, 当历史的车轮毫不留情地往前奔跑的时候,里份逐渐显得破败起来。人口的增加 使里份拥挤不堪,公用厕所水龙头使生活极为不便,墙体的风吹日晒使里份的外 观破烂不堪,所以里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随着旧 城区的改造,武汉的里份越来越少,由兴盛时期的二百余条锐减为现在的几十条, 在池莉和方方的汉味小说里,“里份”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场景,作家对里份充满 情感的叙述,唤起我们对老武汉的另一种文学想象。 小说中的里份具有“家”的含义,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激荡,也无论自 己的内心曾经经历过多少隐痛与伤痕,里份始终能够留给人一份安全感,它给人 的不是一份光亮耀眼、万众瞩目的生活,而是一份家长里短、平实安稳的生活。 当很多人渴望走出去、向往喧哗与骚动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停留、追求安 稳与静谧。 里份虽然日渐破败,可是依然顽强地存在,日夜与里份厮守的居民濡染了它 的精神特质。在对里份的书写中,方方、池莉还表现了里份居民的性格特征,这 种性格包含了它的顽强、泼辣与精明,也蕴藏着它的仗义、率性与粗俗。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作家来说,“汉味”文化就是滋养她们的温床。正 如方方所言:“当我开始写小说时,这座城市就天然地成为了我的作品中的背 景。”在池莉的眼中,老武汉是一个“远在江湖的城市”,它具有灵性、冲动、 火辣、自由、散漫等特点,而老武汉人生活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愉悦生命。通过这 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具有里份性格的人们,方方、池莉写出了武汉文化对底层百姓 的影响。他们的生存智慧,他们的生活哲学,都深深地浸润着武汉文化的精髓—— 既工于心计,又能屈能伸。 一般而言,街头巷尾的随意闲聊是最为自由的,小说选择了这种遍布于街头 巷尾的语言言说方式,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套概念和价值,而这种概念和价值是 有别于冠冕堂皇的标准语的言说内涵的,笔端包含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生存态 度、生命价值、文化心理的书写和某种潜在的认同或赞许。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 是,诸多用方言写成的小说大多数是表现底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言写作 表现了一个具有特别意味的民间。 与那些林立的高楼大厦相比,里份蕴藏了更多土生土长的事物,比如别具一格的 汉味语言。作为一个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的作家,泼辣、粗鲁、夸张、幽默的武 汉方言已经成为方方小说中的独特风景。在《黑洞》《落日》《水在时间之下》 等小说中,“蛮累”“晓得”“邪货篓子”“老干巴”“扯皮”等方言土语使小 说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一方面表现了武汉方言乃至武汉人的幽默、油滑的文化性 格,同时也表现了武汉市民的粗犷、粗糙、敷衍乃至刻薄等负面性格。来自民间 的方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未经打磨的粗鄙泼辣,展示了在艰苦条件下,底层民 众的生存智慧。乐于在小说中使用方言土语,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民间智慧的认 同。 (选自《名作欣赏》2014 年第 6 期,有删节) 6. 下列关于老汉口“里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份是方方和池莉的“汉味小说”中关于老汉口的文学想象,和“公馆”“弄 堂”“胡同”和 “四合院”一样,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B.里份即里弄,一般由一条主巷和若干支巷构成,这些支巷有的两边住宅大门 相对,有的左右 对称,有的交错布置 C.里份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 体,是中西方文 化交流的产物。 D.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里份终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已经完全消失,风干为 个城市的历史 记忆。 7.关于方方和池莉的里份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里份对于小说主人公意味着“家”,它能带来一份安全感,尤其是对于那些 追求自由,向往喧哗与骚动的人 B.里份造就了老武汉人的性格特征,即顽强、泼辣与精明,也蕴藏着仗义、率 性与粗俗 C.通过描写生长于里份的武汉市民,方方、池莉挖掘了“汉味”文化这一生活 的宝藏 D.小说中的里份市民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晢学都深深地浸润着武汉文化的精髓 既工于心计,又能屈能伸。 8.关于方方和池莉汉味小说中里份语言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择了这种语言言说方式,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套与冠冕堂皇的标准语 的言说内涵截然相对和概念和价值。 B.用方言写成的小说都是表现底层的,泼辣、粗鲁、夸张、幽默的武汉方言已 经成为她们小说中的独特风景 C.这种方言是远离庙堂而紧贴民间的,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未经打磨的粗鄙 泼辣,强调的是生活自在和生命的独特。 D.这种表现了武汉人的幽默、油滑、粗犷、粗糙、敷衍乃至刻薄等负面性格,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和讽刺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 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 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 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 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 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 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 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 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 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 符其数
A.里份是方方和池莉的“汉味小说”中关于老汉口的文学想象,和“公馆”“弄 堂”“胡同”和 “四合院”一样,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B.里份即里弄,一般由一条主巷和若干支巷构成,这些支巷有的两边住宅大门 相对,有的左右 对称,有的交错布置。 C.里份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 体,是中西方文 化交流的产物。 D.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里份终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已经完全消失,风干为 一个城市的历史 记忆。 7.关于方方和池莉的里份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里份对于小说主人公意味着“家”,它能带来一份安全感,尤其是对于那些 追求自由,向往喧哗与骚动的人。 B.里份造就了老武汉人的性格特征,即顽强、泼辣与精明,也蕴藏着仗义、率 性与粗俗。 C.通过描写生长于里份的武汉市民,方方、池莉挖掘了“汉味”文化这一生活 的宝藏。 D.小说中的里份市民的生存智慧和生活哲学都深深地浸润着武汉文化的精髓 ——既工于心计,又能屈能伸。 8.关于方方和池莉汉味小说中里份语言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选择了这种语言言说方式,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套与冠冕堂皇的标准语 的言说内涵截然相对和概念和价值。 B.用方言写成的小说都是表现底层的,泼辣、粗鲁、夸张、幽默的武汉方言已 经成为她们小说中的独特风景。 C.这种方言是远离庙堂而紧贴民间的,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未经打磨的粗鄙 泼辣,强调的是生活自在和生命的独特。 D.这种表现了武汉人的幽默、油滑、粗犷、粗糙、敷衍乃至刻薄等负面性格,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和讽刺。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 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 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 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 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 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 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 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 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 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 符其数
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 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 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 酒价有余也。”因浼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浄麦数斛,已 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 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 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 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 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 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 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 鸭无害。—一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岀,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赵 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 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观已, 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选自 《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宫詹,致仕归致仕:退休 B.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卒:仓促 C.因浼一人同去浼:央求 D.因疑其窃,审之审:审理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陆押官才能神秘莫测的一组是( ①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②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③押官 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④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 缀处,此盆无也⑤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⑥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 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A.①③⑤B.①②④D.②④⑥C.③⑤⑥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言小说记叙了一个传奇性故事,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了陆押官的 神秘莫测。 B.赵公对陆押官的过分优宠其他奴仆的嫉妒,所以他们设法来排挤陆押官,故 意让他请客。 C.陆押官两次用戏法取得酒钱,通过众人的“奇“异”反应,侧面烘托出他的 神奇功力。 D.陆押官最后与阿鸭不知所往,说明他们二人一对同谋,阿鸭是一个早就是设 计好的内应。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3分) (2)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3)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 鸭无害
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 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 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 酒价有余也。”因浼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 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 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 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 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 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 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 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 鸭无害。——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赵 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 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观已, 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选自 《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宫詹,致仕归 致仕:退休 B.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 卒:仓促 C.因浼一人同去 浼:央求 D.因疑其窃,审之 审:审理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陆押官才能神秘莫测的一组是( ) ①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 ②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 ③押官 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④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 缀处,此盆无也 ⑤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 ⑥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 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A.①③⑤ B.①②④ D.②④⑥ C.③⑤⑥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言小说记叙了一个传奇性故事,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了陆押官的 神秘莫测。 B.赵公对陆押官的过分优宠其他奴仆的嫉妒,所以他们设法来排挤陆押官,故 意让他请客。 C.陆押官两次用戏法取得酒钱,通过众人的“奇“异”反应,侧面烘托出他的 神奇功力。 D.陆押官最后与阿鸭不知所往,说明他们二人一对同谋,阿鸭是一个早就是设 计好的内应。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3 分) (2)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3)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 13.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3 分) 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 鸭无害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阙下裴舍人①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①这是一首干谒诗,即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 信。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柳永的《望海潮》都是干谒诗。舍人,是 皇帝身边的职官 1.诗的前两联写了一幅怎样的美景?有什么作用?(4分) 2.诗的后两联抒发了哪些的情感?有怎样的效果?(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做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3),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 (4)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6)倩何人唤取,,攝英雄泪(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⑦)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8),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镇长拔牙 加西亚·马尔克斯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 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从玻璃橱里取出 只还在石膏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 好。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 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 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 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 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 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 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 接待室里传来。 “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赠阙下裴舍人①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①这是一首干谒诗,即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 信。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柳永的《望海潮》都是干谒诗。舍人,是 皇帝身边的职官。 1.诗的前两联写了一幅怎样的美景?有什么作用?(4 分) 2.诗的后两联抒发了哪些的情感?有怎样的效果?(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做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⑴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⑶ ,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 ⑷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⑹倩何人唤取, ,揾英雄泪(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⑻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镇长拔牙 加西亚·马尔克斯①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 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 只还在石膏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 好。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 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 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 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 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 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 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 接待室里传来。 “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