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市 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炽(chi)热 笑靥(ye) 蚊蚋(rui) 箪食(shi)壶浆 B.处(chu)暑 编纂( zuan)膻味(shan)无裨(bi)于事 ( chang)院殷(yan)红剽(biao)悍戎马倥偬(zng) D.媲(p)美 风靡(m)鸩(zhen)毒(qiao)然作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宏论贷记卡 如既往旷世奇才 B.媒界超声波关怀备至如雷贯耳 C.青睐编者按画地为牢信笔涂鸭 D.相貌独角戏喧然大波知书达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优秀教师,往往会运用一波三折的课堂教学语言,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 动,使教学节奏的变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B.奥巴马在2011年国情咨文中敦促美国要提高同中国、印度等国的竞争力,这就意 味着中美竞争乃至较量仍然山高水长 C.日本政府在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通报上模棱两可,决策上乏善可陈,甚至从未将 核设施这样的危险项目纳入国家安保范围 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 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房屋销售明显回暖,是因为在年底回笼资金的压力下, 打促销折扣牌的楼盘增多,且促销力度加大形成的。 B.会议要求大家,务必在4月21日前去参加庆祝本校建校80周年文艺庆典活动 C.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我国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中 国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在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撒离 D.在地震发生后,日本反核游行已举行数次,3月20日的涩谷游行参加人数接近2000 人,日本警视厅出动上百名警察维持秩序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迟子建的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礼赞了尊重生命、 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的人性美。 B.2011年1月2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宣布,经过七年的藏品清理工作, 故宫首次摸清了家底:现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
湖北天门市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共七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炽.(chì)热 笑靥.(yè) 蚊蚋.(ruì) 箪食.(shí)壶浆 B.处.(chǔ)暑 编纂.(zuǎn) 膻.味(shān) 无裨.(bì)于事 C.场.(cháng)院 殷.(yān)红 剽.(biāo)悍 戎马倥偬.(zǒng) D.媲.(pì)美 风靡.(mí) 鸩.(zhèn)毒 愀.(qiǎo)然作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宏论 贷记卡 一如既往 旷世奇才 B.媒界 超声波 关怀备至 如雷贯耳 C.青睐 编者按 画地为牢 信笔涂鸭 D.相貌 独角戏 喧然大波 知书达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优秀教师,往往会运用一波三折 ....的课堂教学语言,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 动,使教学节奏的变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B.奥巴马在 2011 年国情咨文中敦促美国要提高同中国、印度等国的竞争力,这就意 味着中美竞争乃至较量仍然山高水长 ....。 C.日本政府在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通报上模棱两可,决策上乏善可陈 ....,甚至从未将 核设施这样的危险项目纳入国家安保范围。 D.在 2011 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 ....,在先失一局的情况 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 2:1 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房屋销售明显回暖,是因为在年底回笼资金的压力下, 打促销折扣牌的楼盘增多,且促销力度加大形成的。 B.会议要求大家,务必在 4 月 21 日前去参加庆祝本校建校 80 周年文艺庆典活动。 C.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我国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中 国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在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 D.在地震发生后,日本反核游行已举行数次,3 月 20 日的涩谷游行参加人数接近 2000 人,日本警视厅出动上百名警察维持秩序。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迟子建的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礼赞了尊重生命、 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的人性美。 B.2011 年 1 月 26 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宣布,经过七年的藏品清理工作, 故宫首次摸清了家底:现有藏品 1807558 件,其中珍贵文物 1684490 件,一般文物
115491件,标本7577件。 C.美国弗吉尼亚州私人太空旅游公司总裁安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2015年乘坐 俄罗斯生产的“联盟”号飞船前往月球观光的首张门票已经卖出,票价为1.5亿美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 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 多。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 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 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 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 解。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 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 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 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 《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 拔木九干些 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 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 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 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孑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 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
115491 件,标本 7577 件。 C.美国弗吉尼亚州私人太空旅游公司总裁安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2015 年乘坐 俄罗斯生产的“联盟”号飞船前往月球观光的首张门票已经卖出,票价为 1.5 亿美 元。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 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9 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 多。考古学家们从 1949 年到 1974 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 1 号、3 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 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 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 解。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 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 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 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 《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 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 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 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 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 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
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 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 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 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 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 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 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 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 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 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橫渡阴阳河一路顺风。众多 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 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 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 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 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句末语气词,只岀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 阴间的“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 成为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 的生动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7.从全文看,不能作为作者在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A.《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 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 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 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 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 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 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 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 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 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众多 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 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 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 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 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 suò。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 阴间的“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 成为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 的生动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7.从全文看,不能作为作者在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A.《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 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 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丧葬时死者口中放的钱,唐代一直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的宝珠的用意 都说明不是想让灵魂飞往“上天”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 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 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C.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 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 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9.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韩愈谓柳子日:“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者,因 仰而呼天日:‘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日:‘何为使至此极戾也?’若是者, 举不能知天。夫果蒇①、饮食既坏,虫生之;人之血气败逆壅底②,为痈疡、疣赘、瘘痔, 虫生之;木朽而蝎中,草腐而萤飞,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物坏,虫由生之;元气阴阳之坏, 人由生之。虫之生而物益坏,食啮之,攻穴之,虫之祸物也滋甚。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 者也;蕃而息之者,物之仇也。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垦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 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偃③溲,筑为墙桓、城郭、台榭、观游,疏为川渎、沟洫、陂池,燧 木以燔,革金以熔,陶甄琢磨,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倖倖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 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 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今夫人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吾 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受罚亦大矣。予以吾言为何如?” 柳子曰:“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 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 果蒇、痈痔、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有报乎?蕃而息之者,其能有 怒乎?天地,大果蒇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 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 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丧葬时死者口中放的钱,唐代一直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的宝珠的用意, 都说明不是想让灵魂飞往“上天”。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 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 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C.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 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 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9.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者,因 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若是者, 举.不能知天。夫果蓏①、饮食既坏,虫生之;人之血气败逆壅底②,为痈疡、疣赘、瘘痔, 虫生之;木朽而蝎中,草腐而萤飞,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物坏,虫由生之;元气阴阳之坏, 人由生之。虫之生而物益坏,食啮之,攻穴之,虫之.祸物也滋甚。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 者也;蕃而息.之者,物之仇也。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垦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 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偃③溲,筑为墙桓、城郭、台榭、观游,疏为川渎、沟洫、陂池,燧 木以燔,革金以熔,陶甄琢磨,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倖倖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 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 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今夫人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吾 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受罚亦大矣。予以吾言为何如?” 柳子曰:“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 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 果蓏 、痈痔、草木也。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是物也,其能有报乎?蕃而息之者,其能有 怒乎?天地,大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
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仁义 以游其内,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謊、痈痔、草木耶?” 柳宗元《天说》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相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 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 则曰:“天与人实剌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③,未尝择善;跖、踽焉而遂, 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友河东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 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 —刘禹锡《天论(上)》(节选) 【注】①果蒇(u6):-种瓜类的果实,在木曰果,在地日蒇。②壅底:堵塞。③偃:厕 所。④董荼intu):野生的苦菜。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是者,举不能知天 举:全、皆 B.蕃而息之者,物之仇也 息:使…休息 C.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 信:确实 D.跖、驕焉而遂,孔、颜焉而厄 遂:成功、顺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虫之祸物也滋甚 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 C.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者也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说》开篇先引用了韩愈的“天说”。在韩愈看来,食物坏了会长虫,人体坏 了会生疮,这些都是在“坏”中诞生的,人类是阴阳元气的腐败物,是天的敌人 上天就让人有各种灾难 B.柳宗元在《天说》中认为,上玄下黄,这是天地,中间的,是元气。像寒暑这些 都属于阴阳。指出天、地、阴阳与果瓜、草木等同样都是自然现象,是物质存在 的不同形式。天没有意志,不能赏功罚恶 C.柳宗元在《天说》中认为儒家学者要以“仁义”“游其内”,生生死死,泰然处 之,而没有必要把存亡得失寄托在“果窳、痈痔、草木”这些自然物上 D.刘禹锡在《天论》中认为,“世之言天者二道焉”,一为“阴骘之说”,一为“自 然之说”。韩愈的“天说”属“自然之说”,柳宗元的“天说”属“阴骘之说” 刘禹锡是倾向于肯定柳宗元的“天说”的,但又认为柳宗元的“阴骘之说”有片 面性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3分) 译文:
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子而信子之仁义 以游其内,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痈痔、草木耶?” ——柳宗元《天说》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相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 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 则曰:“天与人实剌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④,未尝择善;跖、蹻焉而遂., 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友河东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 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 ——刘禹锡《天论(上)》(节选) 【注】①果蓏(luǒ):一种瓜类的果实,在木曰果,在地曰蓏。②壅底:堵塞。③偃:厕 所。④堇荼(jǐn tú):野生的苦菜。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若是者,举.不能知天 举:全、皆 B.蕃而息.之者,物之仇也 息:使……休息 C.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 信:确实 D.跖、蹻焉而遂.,孔、颜焉而厄 遂:成功、顺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岂不以.坏而后出耶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虫之.祸物也滋甚 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 C.其.有能去之者,有功于物者也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天说》开篇先引用了韩愈的“天说”。在韩愈看来,食物坏了会长虫,人体坏 了会生疮,这些都是在“坏”中诞生的,人类是阴阳元气的腐败物,是天的敌人, 上天就让人有各种灾难。 B.柳宗元在《天说》中认为,上玄下黄,这是天地,中间的,是元气。像寒暑这些, 都属于阴阳。指出天、地、阴阳与果瓜、草木等同样都是自然现象,是物质存在 的不同形式。天没有意志,不能赏功罚恶。 C.柳宗元在《天说》中认为儒家学者要以“仁义”“游其内”,生生死死,泰然处 之,而没有必要把存亡得失寄托在“果窳、痈痔、草木”这些自然物上。 D.刘禹锡在《天论》中认为,“世之言天者二道焉”,一为“阴骘之说”,一为“自 然之说”。韩愈的“天说”属“自然之说”,柳宗元的“天说”属“阴骘之说”。 刘禹锡是倾向于肯定柳宗元的“天说”的,但又认为柳宗元的“阴骘之说”有片 面性。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3 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