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市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辐辏(zou)僭越(jan)濒临(bin)奴颜婢膝(bi) B.谲诈 付度(cin)棠棣(li) 铄石流金(shuo) C.圈养( 书札(zha) 牴牾(d 觥筹交错(gong) 攒集(cuan) 采撷(xie) 称体裁衣( che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分渡难关长治久安万事俱备 B.伏法大姆指貌合神离顾名思义 C.博弈候车室出其不意精兵减政 D.通谍抄近路和颜悦色艰苦备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中国队今年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几 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B.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布降雨不会对人体造成核辐射,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东京电力公司 控制核泄露的能力失去信心。 C.3月1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通过以后,法国成了国际社会最先进 行军事干涉的政治力量。 D.有关福岛核电危机的种种传言更是耸人听闻,连日来,媒体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搜狐微博发起了“世界水日关注“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计划”,以 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B.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 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一个环节而已 C.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品牌的认知,是随着众多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完成的,那 么是否能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集群将影响企业的成功、国家的富强。 D.俄罗斯总理普京谴责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出安理会决议“存在缺陷和不足”,任 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利国内政治冲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在今年春季的“森林重庆”建设中,长江沿岸要植树造林130万亩,“这是一场硬仗,”市委书 记薄熙来说,“但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据新华网报道,随着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从陆地、空中扩散至海洋,《核辐射应急救治与防 护培训班》于3月23日在北京急救医疗中心开班。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 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1 湖北天门市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共七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辐辏.(zòu) 僭.越(jiàn) 濒.临(bīn) 奴颜婢.膝(bì) B.谲.诈(jué) 忖.度 (cǔn) 棠棣.(lì) 铄.石流金(shuò) C.圈.养(juàn) 书札.(zhá) 牴.牾(dǐ) 觥.筹交错(gōng) D.玉琮.(cóng) 攒.集(cuán) 采撷.(xié) 称.体裁衣(c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分 渡难关 长治久安 万事俱备 B.伏法 大姆指 貌合神离 顾名思义 C.博弈 候车室 出其不意 精兵减政 D.通谍 抄近路 和颜悦色 艰苦备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中国队今年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几 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B.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布降雨不会对人体造成核辐射,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东京电力公司 控制核泄露..的能力失去信心。 C.3 月 17 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通过以后,法国成了国际社会最先进 行军事干涉..的政治力量。 D.有关福岛核电危机的种种传言更是耸人听闻 ....,连日来,媒体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搜狐微博发起了“世界水日关注‘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计划’”,以 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B.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 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一个环节而已。 C.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品牌的认知,是随着众多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完成的,那 么是否能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集群将影响企业的成功、国家的富强。 D.俄罗斯总理普京谴责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指出安理会决议“存在缺陷和不足”,任 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利国内政治冲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在今年春季的“森林重庆”建设中,长江沿岸要植树造林 130 万亩,“这是一场硬仗,”市委书 记薄熙来说,“但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据新华网报道,随着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从陆地、空中扩散至海洋,《核辐射应急救治与防 护培训班》于 3 月 23 日在北京急救医疗中心开班。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 QQ, 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因此,我以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①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大的飞跃 ②“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超过了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③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④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⑤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A.②③⑤④①B.②⑤③①④C.①④⑤②③D.④①⑤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①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闺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 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份报告中收录 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所代表的 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 年——年年有流行语新冒岀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其实语言像-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 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中,又以词汇对上述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因此 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得关注也值得硏究。 ③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与社 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 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1977到1980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 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 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流行语对社会变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 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同而产生分歧 甚至理解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的张力。比如山寨”-词,最初源 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 寨手机”之后岀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晩ˆ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ˇ等同于“盗版ˆ和侵 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慕的表现飛式,还有人认为“山寨ˆ闪耀 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众多对山寨ˆ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 寨现象甚至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硏究命题。 ⑤与一般的新词语不同,流行语是·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 它们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在形式上,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素,如裸~ˇ(如裸婚、裸官);也可以是 词或短语,前者如隐婚¨,后者如¨食品安全ˆ等;还可以是句子或格式,前者如ˆ贾君鹏,你妈妈喊 你回家吃饭”,后者如“今天你了没有?等等。在含义上,流行语相当丰富,比如,这几年流 行的晒字,其含义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晒”。这个晒来源于英语的 "share”,是分享的意思 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 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 就此开始蔚然成风。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于2006年9月在其博客上公布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 条后,网友们纷纷学样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汉字晒也因此步入了流行语的行列 晒ˆ的内容则不断推陈出新,被晒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 忆、新年打算,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仔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
2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因此,我以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①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大的飞跃 ②“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超过了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③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④ 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⑤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A.②③⑤④① B.②⑤③①④ C.①④⑤②③ D.④①⑤③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9 题。 ①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 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②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份报告中收录 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所代表的 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 年——年年有流行语新冒出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其实语言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 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中,又以词汇对上述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因此, 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得关注也值得研究。 ③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与社 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 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 1977 到 1980 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 “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 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流行语对社会变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 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同而产生分歧, 甚至理解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的张力。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 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 寨手机”,之后出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盗版”和“侵 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一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慕的表现形式,还有人认为“山寨”闪耀 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众多对“山寨”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 寨现象”甚至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 ⑤与一般的新词语不同,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 它们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在形式上,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素,如“裸~”(如裸婚、裸官);也可以是 词或短语,前者如“隐婚”,后者如“食品安全”等;还可以是句子或格式,前者如“贾君鹏,你妈妈喊 你回家吃饭”,后者如“今天你 了没有?”等等。在含义上,流行语相当丰富,比如,这几年流 行的“晒”字,其含义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晒”。 这个“晒”来源于英语的“share”,是“分享”的意思, 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e” 就此开始蔚然成风。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于 2006 年 9 月在其博客上公布月收入 4786 元的工资 条后,网友们纷纷学样“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汉字“晒”也因此步入了流行语的行列, “晒”的内容则不断推陈出新,被“晒”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 忆、新年打算,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仔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
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汇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对汉语现有语汇的贡献可见-斑。 ⑥当然,流行语的影响也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 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一刀切ˆ地把流行语视作语言纯洁和¨规范ˆ的破坏者, 在学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中恐怕也没几个人会响应 7.符合本文第②段中“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的一项是 A.“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B.《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 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 C.流行语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 D.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 B.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和语法要比词汇相对稳定一些。 C.“盗版”和“侵权”不是“山寨”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D.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9.从全文看,流行语的魅力与活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亲政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 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 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 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 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 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日燕朝。《玉藻》云:“君日岀而视朝,退适路 寝①听政。ˆ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 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 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 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 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3 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汇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对汉语现有语汇的贡献可见一斑。 ⑥当然,流行语的影响也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 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一刀切”地把流行语视作语言“纯洁”和“规范”的破坏者, 在学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中恐怕也没几个人会响应。 7.符合本文第②段中“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的一项是 A.“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B.《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 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 C.流行语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 D.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 8.下列说法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 B.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和语法要比词汇相对稳定一些。 C.“盗版”和“侵权”不是“山寨”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D.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9.从全文看,流行语的魅力与活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亲 政 篇 【明】王鏊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 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 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 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 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 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 寝①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 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 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 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 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 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 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 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閻,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 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 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 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 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 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 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①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 适: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恨:遗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中叶,皇帝不过问政事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 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度,以致 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君臣当面 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4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 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 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 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 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 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 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 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 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 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注】①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特视之,谢恩见辞 特:只是,只不过 B.退适路寝听政 适:恰好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 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恨:遗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中叶,皇帝不过问政事,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 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度,以致 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君臣当面 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恢复内朝 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4分) 译文 (2)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3分) 译文: (3)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干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 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 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1)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2)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分) 15.文学常识与古诗文填空。(6分) (1)从自然中体会人生,从生活中领悟哲理,是古人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关照。屈原从时光 的流逝中,看到了“惟草木之零落 ”的时不我待: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 体会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的岁月匆匆:杜甫面对滚滚长江,感受到了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寞悲壮;苏轼通过游赤壁,抒发了`取之无禁,用之 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的欣喜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等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楠 红鲤逃窝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 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 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5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恢复内朝 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四、(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4 分) 译文: ⑵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3 分) 译文: ⑶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3 分) 译文: 1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 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 ⑤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1)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2)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 分) 答: 15.文学常识与古诗文填空。(6 分) (1)从自然中体会人生,从生活中领悟哲理,是古人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关照。屈原从时光 的流逝中,看到了“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的时不我待;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 体会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的岁月匆匆;杜甫面对滚滚长江,感受到了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寞悲壮;苏轼通过游赤壁,抒发了“取之无禁,用之 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 ”的欣喜。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雨果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 》等。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 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 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 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着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