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认为是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 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 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答案与提示 1.D2.C3.A.指不深入领会,只停留于一知半解 B.指某种心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C.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描述或说出: D.深入思考,想尽办法 4.A5. (1)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海伦·凯勒本人的求知欲望。提示:此题应抓住文中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加以分析 6.“爱”就是“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的那种美好的情感。提示:此题应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并结合人 物的心理加以分析 7.让“我”感受到爱,表明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 提示:此题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理解其用意及含意。 8.对爱初有所悟,但只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 提示:此题可结合后文分析语句所揭示的含意及发展层次。 9.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揣摩 人物心理意图的能力 10.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11.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 感。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莎莉文小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仔细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12.(1)“富”改为“赋”;(2)“偕”改为“谐”。 13.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14.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5.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 提示:此题要读懂文段大意,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6雪 自主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方 灼灼( 凛()冽眷()念荷()戟 彷()徨()褪()尽胭()脂脂粉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也就目光 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2)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空 3、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II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 15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认为是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 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 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答案与提示 1.D2.C3.A.指不深入领会,只停留于一知半解; B.指某种心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C.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描述或说出; D.深入思考,想尽办法。 4.A5. (1)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海伦·凯勒本人的求知欲望。提示:此题应抓住文中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加以分析。 6.“爱”就是“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的那种美好的情感。提示:此题应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并结合人 物的心理加以分析。 7.让“我”感受到爱,表明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 提示:此题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理解其用意及含意。 8.对爱初有所悟,但只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 提示:此题可结合后文分析语句所揭示的含意及发展层次。 9.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揣摩 人物心理意图的能力。 10.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11.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 感。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莎莉文小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仔细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12.(1)“富”改为“赋”;(2)“偕”改为“谐”。 13.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14.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15.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 提示:此题要读懂文段大意,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6.雪 自主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 )方 灼.灼( ) 凛( )冽 眷( )念 荷( )戟 彷( )徨( ) 褪( )尽 胭( )脂 脂粉奁( ) 磬( )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也就目光 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2)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太 空。 3、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5、请写出“咏雪”的两句名句。 当堂反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 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 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 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 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 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 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中、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中、情)品读江南的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一特点?你能看出在这些 句子中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 3、(中、过)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 作用? 4、(中、情)作者是怎样描写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是什么样的感情? 5、(中、过)鲁迅从来写文章都惜墨如金,而这篇散文诗他却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塑雪罗汉的形象,你是怎样理 解的 6、(能、情)揣摩“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含义。 参考答案 自主导学 1、注音 shuo zhuo lin juan he pang huang tui yan lian ging 2、灼灼消释弥漫 4、(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突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未若柳絮因风起” 当堂反馈 1、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对比中表现了对江南雪的喜爱和对北方雪的赞美。 2、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涵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的雪,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对美好理 想的向往和追求 3、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遗憾和引起下文对朔方雪的描写和赞美。 4、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
12 5、请写出“咏雪”的两句名句。 当堂反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 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 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 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 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 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 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 (中、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中、情)品读江南的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一特点?你能看出在这些 句子中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 3、 (中、过)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 作用? 4、 (中、情)作者是怎样描写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是什么样的感情? 5、 (中、过)鲁迅从来写文章都惜墨如金,而这篇散文诗他却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塑雪罗汉的形象,你是怎样理 解的? 6、 (能、情)揣摩“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含义。 参考答案 自主导学 1、注音 shuò zhuó lǐn juan he pang huang tuì yan lián ging 2、灼灼 消释 弥漫 3、略 4、(1)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突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2)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未若柳絮因风起” 当堂反馈 1、 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对比中表现了对江南雪的喜爱和对北方雪的赞美。 2、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涵着生命,透露着生机。 江南的雪,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对美好理 想的向往和追求。 3、 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遗憾和引起下文对朔方雪的描写和赞美。 4、 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
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5、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但是它却很快消融,让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 留恋的。这样的描写还自然引出对下文对朔方的雪的壮美的描述和歌颂。 6、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它的不屈和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一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7.雷电颂 、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颈项(jing)脚镣(liao)B.睥睨(pini)稽首( C.劈开(pi)鞭挞(d) D忏悔(chdn)虐待 q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B你坐在那马上私毫也不能驰聘。 C.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4.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屈原是我国最的大诗人,是第一个 诗人,代表作有 等。作者 ,是进步文化界的 其历史剧有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 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 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 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 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鞯鞯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 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 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 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 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冋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 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5本文段大量运用修辞格,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6.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7.结合课本第68页关于《屈原》第五幕的简介进行联想和想象描写屈原吟咏《雷电颂》时的环境。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13 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5、 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但是它却很快消融,让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 留恋的。这样的描写还自然引出对下文对朔方的雪的壮美的描述和歌颂。 6、 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它的不屈和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7.雷电颂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颈项(jǐnɡ ) 脚镣(liào ) B.睥睨(pì nì) 稽首(qí) C.劈开(pì) 鞭挞(dà) D.忏悔(chàn) 虐待(nüè)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B.你坐在那马上私毫也不能驰聘。 C.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4.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屈原是我国最_______的大诗人,是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者_______,是进步文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历史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 5~8 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 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 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 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 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 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 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 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 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 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5.本文段大量运用修辞格,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6.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7.结合课本第 68 页关于《屈原》第五幕的简介进行联想和想象描写屈原吟咏《雷电颂》时的环境。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写于20年代初期) 9诗中加点的“是”可有可无吗?试分析 10.请给最后一节划分节奏 11.(1)“闲游”和“来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2)“朵”换成“颗”行不行?为什么? 12.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景物时,语气 词可以看出来。表明作者 13诗人想象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合理吗? 14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5试比较《雷电颂》和《天上的街市》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试一试 1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提示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用自己的话说) 参考答案 、1.C(pita)2.B(丝骋) 3.(1)拟人、呼告、排比 (2)比喻 (3)反复、排比 (4)排比、反问 4.早爱国主义浪漫主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郭沬若旗手诗人历史学家《棠棣之花》《屈 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5.“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拟人、呼告歌颂了风。“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 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6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7.答案要点:①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②郑詹尹准备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③东皇太一庙神像林立,阴森恐怖;④雷电交加,狂风大作;⑤屈原的肉体和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光明与黑暗在 殊死搏斗 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
14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写于 20 年代初期) 9.诗中加点的“是”可有可无吗?试分析。 10.请给最后一节划分节奏。 11.(1)“闲游”和“来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2)“朵”换成“颗”行不行?为什么? 12.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景物时,语气_________,从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来。表明作者 ____________。 13.诗人想象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合理吗? 14.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15.试比较《雷电颂》和《天上的街市》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试一试 16.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提示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 。(用自己的话说) 参考答案: 一、1.C(pī tà) 2.B(丝 骋) 3.(1)拟人、呼告、排比 (2)比喻 (3)反复、排比 (4)排比、反问 4.早 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 《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郭沫若 旗手 诗人 历史学家 《棠棣之花》 《屈 原》 《虎符》《高渐离》 《孔雀胆》 《南冠草》 5.“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拟人、呼告歌颂了风。“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 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6.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 群众。 7.答案要点:①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②郑詹尹准备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③东皇太一庙神像林立,阴森恐怖;④雷电交加,狂风大作;⑤屈原的肉体和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光明与黑暗在 殊死搏斗。 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
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不是;它起着凑足音节的作用,使语句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赞赏的口吻。 10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1)不能。“来往”是牛郎织女过天河相见。在天街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 (2)不行。“朵”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12极其肯定“定然”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存在,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13牛郎织女解放了,生活自由幸福。诗人想象合理,因为诗人依星象来想象,银河淡淡的,浅浅的,也不甚宽广。 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黑暗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 14.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 15.《天上的街市》通过联想和想象含蓄、婉转地抒发感情,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自 由的向往。《雷电颂》直接表达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通过拟人、呼告、排比、反复把积聚内心的情感 激流喷泻出来 8.短文两篇 基础训练 1、《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写于1940年至1941年。作者( 原名( 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 》、《》、《》: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 2、为加点的字注音。 旸()谷 姮()娥 浸()在油中瞬()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C、济南冬天的天空是晴空无云的季节 D、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4、《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 语段过关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 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 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文中提到了“飞蛾”和“夸父”,它们的共同点是: 2、阅读第三段文字,不禁让人想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著名的箴言诗《自由与爱情》,请把这首小诗默写出来 3、第五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飞蛾投火而死,但它“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所以作者赞美它。可是夸父追赶日影,却渴 死在路途上,这也值得赞美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龙虎狗》巴金李尧棠家春秋雾雷电2、 yang heng jin shun3、 B 4、在作者看来,姮娥是为了改变月光的冰冷,使已死的星球复苏而奔月的。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含蓄地表 明了作者要投身抗日革命战争,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的坚定信念。 语段过关 1、为着追求光与热而不惜牲自己
15 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9.不是;它起着凑足音节的作用,使语句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赞赏的口吻。 10.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1.(1)不能。“来往”是牛郎织女过天河相见。在天街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 (2)不行。“朵”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12.极其肯定 “定然” 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存在,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13.牛郎织女解放了,生活自由幸福。诗人想象合理,因为诗人依星象来想象,银河淡淡的,浅浅的,也不甚宽广。 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黑暗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 14.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 15.《天上的街市》通过联想和想象含蓄、婉转地抒发感情,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自 由的向往。《雷电颂》直接表达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通过拟人、呼告、排比、反复把积聚内心的情感 激流喷泻出来。 16.略 8.短文两篇 基础训练 1、《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写于 1940 年至 1941 年。作者( ),原名( ), 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 》、《 》、《 》;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 《 》、《 》。 2、为加点的字注音。 旸( )谷 姮( )娥 浸( )在油中 瞬( )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C、济南冬天的天空是晴空无云的季节。 D、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4、《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 语段过关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 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 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文中提到了“飞蛾”和“夸父”,它们的共同点是: 。 2、阅读第三段文字,不禁让人想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著名的箴言诗《自由与爱情》,请把这首小诗默写出来 3、第五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飞蛾投火而死,但它“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所以作者赞美它。可是夸父追赶日影,却渴 死在路途上,这也值得赞美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龙 虎 狗》 巴金 李尧棠 家 春 秋 雾 雷 电 2、yánɡ hénɡ jìn shùn 3、 B 4、在作者看来,姮娥是为了改变月光的冰冷,使已死的星球复苏而奔月的。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含蓄地表 明了作者要投身抗日革命战争,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的坚定信念。 语段过关 1、 为着追求光与热而不惜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