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各地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 2015营口 (一)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完成19~24题。(22分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 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 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岀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这 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 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 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 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 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 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柵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 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 他白晳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 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 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 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 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 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 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 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 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 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 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 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A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 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 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 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 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 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 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晳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 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①“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晩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 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 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B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 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19.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3分)
1 2015 年中考各地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 2015 营口 (一)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完成 19~24 题。(22 分)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 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 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 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这 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 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 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人也从他的 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 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 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 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 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 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 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 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 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 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 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 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 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 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 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 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 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A 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 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 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 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 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 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 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 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 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 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B 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 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 2013 年第 9 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19.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3 分)
20.阅读选文②~①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 (2)——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 相 21.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4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22.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4分) 我选处,表达效果 23.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写出两点 即可)(4分) 2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幸福喜欢捉迷藏。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 们前去找寻它。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找寻它。”的确如 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 着 幸福在哪里?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请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如何获得幸福。(不少于50字) 19.参考答案: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1分),也指善良、宽容消除了二人的隔阂(1分),给栅栏两边 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1分)。(计3分) 20.参考答案:(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2分)。(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长投诉(2 分)。(计4分) 21.参考答案:(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恼火的心理(2分)。(2)表现了艾 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2分)。(计4分) 22.参考答案:A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2分)。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 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1分),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B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分),细致、生动 形象地描写出艾尔此时因被邻居感动而心甘情愿送给邻居最好的苹果的幸福心理(2 分)。(计4分) 23.参考答案:①善良宽容,例如艾尔建髙高的栅栏,但胡安仍然把伸过栅栏的苹果做成蛋糕感谢他 当艾尔来考察时,胡安热情邀请他共进晩餐。②懂得感恩,例如胡安因为艾尔的苹果树给他带来了幸福 和快乐,他让妻子做苹果蛋糕感谢艾尔。③知足快乐,例如胡安看到苹果树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就 感到无比幸福、快乐。(围绕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分析,角度正确,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计4分) 24.参考示例: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摆正心态,对于生活不能奢求;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幸福的慧眼, 亲人的细心呵护、朋友的温馨话语、师长的真诚帮助等都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 们要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即可。计3分) 2015柳州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 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2 20.阅读选文②~⑪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 (1) —— (2) ——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 相。 21.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4 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 小。 22.文中有 A、B 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4 分) 我选 处,表达效果: 23.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写出两点 即可)(4 分) 2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3 分)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幸福喜欢捉迷藏。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 们前去找寻它。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找寻它。”的确如 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 着。 幸福在哪里?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请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如何获得幸福。(不少于 50 字) 19.参考答案: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1 分),也指善良、宽容消除了二人的隔阂(1 分),给栅栏两边 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1 分)。(计 3 分) 20.参考答案:(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2 分)。(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长投诉(2 分)。(计 4 分) 21.参考答案:(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恼火的心理(2 分)。(2)表现了艾 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2 分)。(计 4 分) 22.参考答案:A 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2 分)。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 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1 分),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 分)。B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2 分),细致、生动 形象地描写出艾尔此时因被邻居感动而心甘情愿送给邻居最好的苹果的幸福心理(2 分)。(计 4 分) 23.参考答案:①善良宽容,例如艾尔建高高的栅栏,但胡安仍然把伸过栅栏的苹果做成蛋糕感谢他; 当艾尔来考察时,胡安热情邀请他共进晚餐。②懂得感恩,例如胡安因为艾尔的苹果树给他带来了幸福 和快乐,他让妻子做苹果蛋糕感谢艾尔。③知足快乐,例如胡安看到苹果树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就 感到无比幸福、快乐。(围绕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分析,角度正确,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计 4 分) 24.参考示例: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摆正心态,对于生活不能奢求;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幸福的慧眼, 亲人的细心呵护、朋友的温馨话语、师长的真诚帮助等都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 们要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即可。计 3 分) 2015 柳州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 16 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 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 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 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 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 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 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 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 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 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 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 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 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 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 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 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 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 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 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 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17.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18.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 分) 21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 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 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3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 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 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 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 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 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 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 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 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 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 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 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 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 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 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 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 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 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 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 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 分)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 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17.现代文阅读(二)(共 16 分) 18.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 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 分)。 21 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 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 高兴的心情(1 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 分); 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 分)
2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 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 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23.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 伏笔(1分):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 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015嘉兴 (一)其实很简单(17分) “抓强盗—一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日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 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L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 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 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竞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 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 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2013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戴希) 5.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4分) 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_①,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 助小伙→。②,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4 2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 分),表达出“我”永远 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 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 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 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 分)。) 23.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 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 伏笔(1 分);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 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015 嘉兴 (一)其实很简单(17 分)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 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21·世纪*教育网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 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 放。www-2-1-cnjy-com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 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 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21*cnjy*com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 6 岁,还是稚气 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2013 年第 1 期,有删改。作者 戴希) 5.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4 分)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 ① ,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 助小伙→ ② ,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 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加点词语妙在何处?)(2分) 7.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3分) 8.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 理由。(5分) (-)(17分) 5.(4分)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②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小伙的行为却受到 同事的质疑 6.(5分)(1)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路人的冷漠和恐惧,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凶险(歹徒的凶恶);与下文文弱 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2)“一窝蜂”写出了人之多,“射”写出了速度之快;这些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感染,一 起出手制服歹徒时的情状 7.(3分)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小伙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 应,反衬他见义勇为的不易;为下文记者探寻小伙见义勇为的原因作了铺垫 8.(5分)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 我认为不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只关注文章的表层内容,仅仅从“孩子”“小伙”“众人”等单个行为的角度考虑,理解肤浅,或有偏 差,或笼统含糊。 例1:因为抓歹徒连五六岁的小孩也知道,是很简单的事, 例2:因为此题目富有深意,寄托着作者的希望 例3:因为小说表现的是小伙勇斗歹徒的动机很简单,只是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 例4:因为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是:作为父亲,在孩子面前作出表率很简单。 例5:因为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歹徒其实 很简单 例6: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 战胜歹徒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第二层级:从写作意图角度阐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 例1:因为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自我(儒 )其实很简单(只要勇于付诸行动) 例2: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 战胜邪恶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例3: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主题是:在危难面前,只要有人站 出来,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 例4: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作者意在借此故事,鼓励人们重拾“真善美” 的信心,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 第三层级:从表现主题和艺术效果角度来分析,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 24
5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 分)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 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3 分)21·cn·jy·com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加点词语妙在何处?)(2 分) 7.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3 分) 8.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 理由。(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