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査 语文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2)凭谁问: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锲而舍之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 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夜游孤山记 「清]邵长蘅 余至湖①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 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土②墓下。已,舍艇,取径沮 洳③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囻如镜,两髙④、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 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土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⑤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 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 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 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 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①湖:指西湖。②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淛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 ③沮洳:低湿的地带。④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⑤贾似道:南宋奸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寓:客居 B.灯火隐见林薄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C.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亡:通“无” D.而举其姓名举:推荐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09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 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2)凭谁问: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夜游孤山记 [清]邵长蘅 余至湖①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 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②墓下。已,舍艇,取径沮 洳③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④、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 夜尤胜。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泠桥石阑。学土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⑤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 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 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 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风林寺闻钟声 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注]①湖:指西湖。②林处士:指林逋,杭州钱塘人,归隐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 ③沮洳:低湿的地带。④两高:指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南屏:西湖南边的南屏山。⑤贾似道:南宋奸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寓:客居 B.灯火隐见林薄 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C.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亡:通“无” D.而举其姓名 举:推荐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通过对月亮、西湖、峰峦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朗的湖山月夜图。 B.作者游兴盎然,先乘船,后步行,在游踪的叙述中透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愿 C.作者通过贾似道宅第废址和林逋放鹤亭遗迹的对比,表明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D.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又借景来抒发感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4分) 译 (2)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5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5题 题壁①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②满炉煨梋枻③,漫腾腾地暖烘烘 注①题壁:据(宋诗纪事)卷九十六记载,这是题写在嵩山峻极中院的法堂后檐壁间的诗。本诗选自《千 家诗》。②争似:怎似。③榍柚③( gu duo):树根。 5.本诗以烧火为喻,通过茅草与树根的对比,劝谕世人,做人不能虚空而要扎实。请具体分析本诗 所运用的对比手法。(6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傻大姐在园中拾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为了证明傻大姐清白,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 的一起抄检大观园。在怡红院里,晴雯偾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却被发现了私弊之物。晴雯被王夫人 赶出,抱恨而死。(《红楼梦》 B.在徐曼丽生日的那天晚上,赵伯韬与吴荪甫密谈,赵伯韬以胜利者自命不凡的口吻胁迫他,吴荪甫明 知在赵伯韬大规模经济封锁下,处境十分艰难,仍然顶住。之后,吴荪甫将他的厂押到公债上,作最 后一搏。(子夜) C.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意思,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回到 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觉新打算中学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去德国留学,和自己爱着的姑娘结婚。父亲的一句 话“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就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家》) D.附近的村子,没有理发师,因此常有带着铜盆的理发师到这,里来。那天,一位理发师路过,恰巧遇 到下雨,就把铜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硬说那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理 发师赶快跳下骡背逃走。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戴在自己的头上。(《堂吉诃德} E.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刑前关在漆黑的地牢里,她正准备逃走。这天夜晚,穿着黑袈裟的副主教秘 密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拉达表达了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想带她一起逃走。少女 答应了。(《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刘备前往江陵途中,曹军杀来,沖散了刘备队伍,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的兵马并不多,他怎样
A 文章通过对月亮、西湖、峰峦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朗的湖山月夜图。 B.作者游兴盎然,先乘船,后步行,在游踪的叙述中透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愿。 C.作者通过贾似道宅第废址和林逋放鹤亭遗迹的对比,表明对二者的褒贬态度。 D.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又借景来抒发感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4 分) 译: (2)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5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第 5 题。 题 壁①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②满炉煨榾柮③,漫腾腾地暖烘烘。 [注]①题壁:据(宋诗纪事)卷九十六记载,这是题写在嵩山峻极中院的法堂后檐壁间的诗。本诗选自《千 家诗》。②争似:怎似。③榾柮③ (gu duo):树根。 5.本诗以烧火为喻,通过茅草与树根的对比,劝谕世人,做人不能虚空而要扎实。请具体分析本诗 所运用的对比手法。(6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傻大姐在园中拾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为了证明傻大姐清白,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 的一起抄检大观园。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却被发现了私弊之物。晴雯被王夫人 赶出,抱恨而死。(《红楼梦》) B.在徐曼丽生日的那天晚上,赵伯韬与吴荪甫密谈,赵伯韬以胜利者自命不凡的口吻胁迫他,吴荪甫明 知在赵伯韬大规模经济封锁下,处境十分艰难,仍然顶住。之后,吴荪甫将他的厂押到公债上,作最 后一搏。((子夜)) C.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意思,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回到 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觉新打算中学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去德国留学,和自己爱着的姑娘结婚。父亲的一句 话“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就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 (《家》) D.附近的村子,没有理发师,因此常有带着铜盆的理发师到这,里来。那天,一位理发师路过,恰巧遇 到下雨,就把铜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硬说那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理 发师赶快跳下骡背逃走。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戴在自己的头上。(《堂吉诃德}) E.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刑前关在漆黑的地牢里,她正准备逃走。这天夜晚,穿着黑袈裟的副主教秘 密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拉达表达了他的爱 意和内心的痛苦,想带她一起逃走。少女 答应了。(《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刘备前往江陵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的兵马并不多,他怎样
完成这个任务?请简述 (2)“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克罗旭先生?”见到公证人,葛朗台问道。 “我来跟您谈事儿的。” 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了堂弟,于是葛朗台大发雷霆。他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无论谁 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为此,他的妻子被吓病了。公证人克罗旭来谈的就是此事:他是怎样以利害关系 劝葛朗台与女儿讲和的?请简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 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 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 》)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3分)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①在全球化浪潮中,事实已经证明,单靠美国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不但不可能成功,而且会激起 更大的反抗和造成更多的人死亡。因此必须寻求另一种全球化,即一种多极均衡、文化多元共生、各民族 和谐共处的全球化 ②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护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等问题,其核心 是—个文化自觉问题。因为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都是“以人为本”,而人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 ③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指出:“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要是 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 子。”因此,文化自觉就是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④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通认为传统和创造
完成这个任务?请简述。 (2)“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克罗旭先生?”见到公证人,葛朗台问道。 “我来跟您谈事儿的。” 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了堂弟,于是葛朗台大发雷霆。他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无论谁 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为此,他的妻子被吓病了。公证人克罗旭来谈的就是此事:他是怎样以利害关系 劝葛朗台与女儿讲和的?请简述。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 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 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 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①在全球化浪潮中,事实已经证明,单靠美国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不但不可能成功,而且会激起 更大的反抗和造成更多的人死亡。因此必须寻求另一种全球化,即一种多极均衡、文化多元共生、各民族 和谐共处的全球化。 ②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护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等问题,其核心 是一个文化自觉问题。因为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都是“以人为本”,而人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 ③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指出:“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要是 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 子。”因此,文化自觉就是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 ④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通认为传统和创造
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 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 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 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了,甚至这二者之间的变化比过去的从人力到蒸汽机到电动机的变化都要大 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 ⑤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全球化的现实需 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 化的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 贡献 (选自乐黛云《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有删改)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美国试图单靠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的事实证明:只有运用文化的手段才能统治全世界。 B.作者认为,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建构多元化的世界,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自觉 C.作者认为,多元化世界赖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要让各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 D.由于我国文明的发展与西方文明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作者提出,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应该走自己 的路 E.作者从不同层面对文化自觉的含义作了阐述,表达了各种文化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的看法。 10.第③、第④自然段引用费孝通的原话,分别为了论证什么问题?4分) 答 1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就我们要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的问题阐述了哪些观点? 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壮悔堂前独徘徊 阚则思 11月初的归德府商丘,已是落叶飘零的深秋了。青砖勾勒的城墙、褐瓦漫顶的城楼和斑驳古旧的牌 楼,无不透出一股遥远而又苍凉的味道;素面朝天的千年古城,像一幅褪了色的画卷,演绎着哀婉凄荚的 爱情故事,见证了那远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凝望那斑驳的古城墙,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千年归德府,百代风流人,侯方域也许并不是最出名,但肯定是最落寞的,就连那座落在古城/小巷里
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 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 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 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起了,甚至这二者之间的变化比过去的从人力到蒸汽机到电动机的变化都要大。 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 ⑤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全球化的现实需 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 化的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 贡献。 (选自乐黛云《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有删改)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美国试图单靠军事力量来统治全世界的事实证明:只有运用文化的手段才能统治全世界。 B.作者认为,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建构多元化的世界,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自觉。 C.作者认为,多元化世界赖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要让各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 D.由于我国文明的发展与西方文明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作者提出,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应该走自己 的路。 E.作者从不同层面对文化自觉的含义作了阐述,表达了各种文化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的看法。 10.第③、第④自然段引用费孝通的原话,分别为了论证什么问题?(4 分) 答: 1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就我们要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的问题阐述了哪些观点? 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 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壮悔堂前独徘徊 阚则思 11 月初的归德府商丘,已是落叶飘零的深秋了。青砖勾勒的城墙、褐瓦漫顶的城楼和斑驳古旧的牌 楼,无不透出一股遥远而又苍凉的味道;素面朝天的千年古城,像一幅褪了色的画卷,演绎着哀婉凄荚的 爱情故事,见证了那远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凝望那斑驳的古城墙,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千年归德府,百代风流人,侯方域也许并不是最出名,但肯定是最落寞的,就连那座落在古城小巷里
的壮悔堂也显得格外残破、孤寂。正赶上商丘有关部门开始对壮悔堂进行整修,秋风、落叶伴着零落的残 砖废瓦,更添感伤怀远之幽情。那是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古楼,曾经的雕梁画栋,如今已是物是人非。走进 去,一张黑色的书案后,一男子挥毫欲书,旁边一佳人正为其研墨。这便是《桃花扇》中的两位主人公一 一侯方域和李香君。而今这两座粗糙的泥塑人物神情竟显得那么呆滞,身上早已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一如 那段早已尘封的往事。从那一扇扇半开半闭的门窗望去,里面空荡荡的,充满了遗憾和神秘的气息,一如 壮悔堂主人那落寞悔恨的神情。壮悔堂右侧重修的翡翠楼(人称香君楼),如今也是大门紧锁,李香君那- 缕香魂早已渐行渐远 孔尚任一岀《桃花扇》,使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成为绝唱。《桃花扇》不仅是明清传奇戏曲 的压卷之作,更展现了晚明那个风雨飘摇、日渐式微的朝代的背影。“时穷节乃见”,在“烂若桃花”的晚 明,挺身而出坚守气节的不是以道德文章为标榜的知识分予侯方堿、钱谦益之流,而恰恰是那些传统社会 最底层的青楼女子李香君、柳如是们。她们将个人的悲剧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一起放到了历史的天平上 体现出了一种完美的民族气节与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面前,“妙龄绝 色,平康第一″的秦淮名妓李香君尚能保持民族气节,与侯方域相约归隐不成后,抱憾而终,而晩明“四 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被誉为“文学韓愈,诗追杜甫”,却放弃了先前积极抗清的志向,随风而转,在 大清顺治八年“出乡应试"。过去的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独立的经济力量,大多走出仕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 价值和理想,因而才会出现怀才不遇、忧郁愤世的文人,一旦国破家亡,他们便无所依托。从大的历史进 程来看,对这种做法并不能过多责怪,但对于知识分孑来说,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终究令人悲哀,这表现 了中国文人孤傲而脆弱的一面。 抚读侯方域的《壮悔堂记》,令人唏嘘不巳。我分明从这里听到这位“雪苑侯生″发自肺腑的悔 悟和叹息。那个刻骨铭心的“悔”字,写出了明末清初那一代文人的心路历程:欲进不能欲退不甘的苦闷 和彷徨。其沉痛的兴亡之感,已经超越了对旧日裙屐笙歌、繁华往事的缠绵追忆。而“悔”的另一个缘由 便是愧对“血溅桃花扇”的李香君了。正是这位明辨是非的青楼奇女子,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写下了壮美的 页。难怪林语堂会感慨地说:‘她的政治志节与勇毅愧煞须眉男子。然而可叹的是,如今人们更多怀念
的壮悔堂也显得格外残破、孤寂。正赶上商丘有关部门开始对壮悔堂进行整修,秋风、落叶伴着零落的残 砖废瓦,更添感伤怀远之幽情。那是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古楼,曾经的雕梁画栋,如今已是物是人非。走进 去,一张黑色的书案后,一男子挥毫欲书,旁边一佳人正为其研墨。这便是《桃花扇》中的两位主人公— —侯方域和李香君。而今这两座粗糙的泥塑人物神情竟显得那么呆滞,身上早已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一如 那段早已尘封的往事。从那一扇扇半开半闭的门窗望去,里面空荡荡的,充满了遗憾和神秘的气息,一如 壮悔堂主人那落寞悔恨的神情。壮悔堂右侧重修的翡翠楼(人称香君楼),如今也是大门紧锁,李香君那一 缕香魂早已渐行渐远。 孔尚任一出《桃花扇》,使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成为绝唱。《桃花扇》不仅是明清传奇戏曲 的压卷之作,更展现了晚明那个风雨飘摇、日渐式微的朝代的背影。“时穷节乃见”,在“烂若桃花”的晚 明,挺身而出坚守气节的不是以道德文章为标榜的知识分予侯方域、钱谦益之流,而恰恰是那些传统社会 最底层的青楼女子李香君、柳如是们。她们将个人的悲剧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一起放到了历史的天平上, 体现出了一种完美的民族气节与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面前,“妙龄绝 色,平康第一”的秦淮名妓李香君尚能保持民族气节,与侯方域相约归隐不成后,抱憾而终,而晚明“四 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被誉为“文学韩愈,诗追杜甫”,却放弃了先前积极抗清的志向,随风而转,在 大清顺治八年“出乡应试”。过去的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独立的经济力量,大多走出仕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 价值和理想,因而才会出现怀才不遇、忧郁愤世的文人,一旦国破家亡,他们便无所依托。从大的历史进 程来看,对这种做法并不能过多责怪,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终究令人悲哀,这表现 了中国文人孤傲而脆弱的一面。 抚读侯方域的《壮悔堂记》,令人唏嘘不已。我分明从这里听到这位“雪苑侯生”发自肺腑的悔 悟和叹息。那个刻骨铭心的“悔”字,写出了明末清初那一代文人的心路历程:欲进不能欲退不甘的苦闷 和彷徨。其沉痛的兴亡之感,已经超越了对旧日裙屐笙歌、繁华往事的缠绵追忆。而“悔”的另一个缘由, 便是愧对“血溅桃花扇”的李香君了。正是这位明辨是非的青楼奇女子,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写下了壮美的 一页。难怪林语堂会感慨地说:“她的政治志节与勇毅愧煞须眉男子。”然而可叹的是,如今人们更多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