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卷(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邗B或者28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积攒/攒动角度/群雄角逐鲜见/鲜为人知B.勉强/强辩蛮横/纵横四海 落魄/丢三落四 C.颤抖/颤栗省心/不省人事下载/千载难逢D.纤绳/纤维抹布/转弯抹角 没落/没齿不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针砭帮交大杂烩乐不可知 B.坐落毕竟发祥地招之即 来 C.渔利搏弈仪仗队令人扼腕 D.装潢宣泄溜烟荣膺桂 冠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大大刺激了农村百姓消费的增长,这使原来趋于 滞销的家用电器一下子成了百姓炙手可热的商品 今年3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 融危机方兴未艾,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海峡两岸“大三通”已经使“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为大陆台商及台湾大陆配 偶春节返乡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宣告此前实施的春节包机寿终正寝。 D.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 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为了充分体现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近日,中央 文明办将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等相关 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 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范围。 5.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 让你品味。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 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 2009 年 4 月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卷(36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HB 或者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积攒/攒动 角度/群雄角逐 鲜见/鲜为人知 B.勉强/强辩 蛮横/纵横四海 落魄/丢三落四 C.颤抖/颤栗 省心/不省人事 下载/千载难逢 D.纤绳/纤维 抹布/转弯抹角 没落/没齿不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针砭 帮交 大杂烩 乐不可知 B.坐落 毕竟 发祥地 招之即 来 C.渔利 搏弈 仪仗队 令人扼腕 D.装潢 宣泄 一溜烟 荣膺桂 冠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大大刺激了农村百姓消费的增长,这使原来趋于 滞销的家用电器一下子成了百姓炙.手可热 ...的商品。 B.今年 3 月 20 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 融危机方兴未艾 ....,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海峡两岸“大三通”已经使“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为大陆台商及台湾大陆配 偶春节返乡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宣告此前实施的春节包机寿终正寝 ....。 D.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 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为了充分体现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近日,中央 文明办将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等相关 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 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范围。 5.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 让你品味。 。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 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
候,雨也是睛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 滩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一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一一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一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 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 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 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 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 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 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知 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 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 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 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样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 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 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 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于看 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 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 可信赖。可一旦遭到失败,他们也最容易采取诿过于人的做法,一句“算我瞎了眼了”,就 可以将自己的无能与过错推卸得干干净净;侥幸的话,还可以博得他人的一份同情:一旦受 到伤害,记恨别人的时候,也可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阴冷的话:“我认得你!”有几个人能 真的认得自己,知道自己有此一难.全系个人薄德;有此一辱,或出一己的轻躁呢? 正因为如此,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 明澈的镜子。想到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可谓知人之言, 因为他道出了所有的赞辞都有可能掺入迷药的事实。但他认识自己吗?恐怕未必。还有,他 是伟人吗?我们以为当然是.但用老子的标准,恐怕也未必。 6.下列对“自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自知”,既要知人,也要自知,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 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的短处的自知,而主 要是指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2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 候,雨也是睛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 滩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 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 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 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 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 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 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知 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 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 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 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样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 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 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 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于看 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 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 可信赖。可一旦遭到失败,他们也最容易采取诿过于人的做法,一句“算我瞎了眼了”,就 可以将自己的无能与过错推卸得干干净净;侥幸的话,还可以博得他人的一份同情;一旦受 到伤害,记恨别人的时候,也可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阴冷的话:“我认得你!”有几个人能 真的认得自己,知道自己有此一难.全系个人薄德;有此一辱,或出一己的轻躁呢? 正因为如此,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 明澈的镜子。想到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可谓知人之言, 因为他道出了所有的赞辞都有可能掺入迷药的事实。但他认识自己吗?恐怕未必。还有,他 是伟人吗?我们以为当然是.但用老子的标准,恐怕也未必。 6.下列对“自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自知”,既要知人,也要自知,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 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 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的短处的自知,而主 要是指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 7.对文中“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 的镜子”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才会有不易自蔽而蔽人的通透的明澈,这是十分 可贵的品质。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人 能够真正认识自己。 C世间“知小知”的人太多,“不知知”的人极少,认识自己是一个千古难题.它应该是每 个人都要面对并且作出回答的问题 D.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界卜有自已未知的东西或领域.这是非常难得的,明白 这个道理后人才会谦逊一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这是智慧:知道自已,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人不 易,自知更难,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誊”,本文强调人应该努力弄淸各种世事,用心通晓 人情世故,这样才会有通透的明澈,不被人蒙蔽。 D.一个人如果身陷名利之中,就难以看清内心深处的自我,也就难以拥有自知之明,因此 人世间的名人虽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太多。 D.人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但是老子的意思却绝非仅限于认识自己。他更希望人们在 拥有自知之明后学会谦虚和谦让。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 孙杈,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 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 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 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 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土 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 袁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 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 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 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 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 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 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2。十 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 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 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 须水而筑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 已”。 7.对文中“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 的镜子”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才会有不易自蔽而蔽人的通透的明澈,这是十分 可贵的品质。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人 能够真正认识自己。 C 世间“知小知”的人太多,“不知知”的人极少,认识自己是一个千古难题.它应该是每 个人都要面对并且作出回答的问题。 D.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界卜有自已未知的东西或领域.这是非常难得的,明白 这个道理后人才会谦逊一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这是智慧;知道自已,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人不 易,自知更难,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誊”,本文强调人应该努力弄清各种世事,用心通晓 人情世故,这样才会有通透的明澈,不被人蒙蔽。 D.一个人如果身陷名利之中,就难以看清内心深处的自我,也就难以拥有自知之明,因此 人世间的名人虽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太多。 D.人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但是老子的意思却绝非仅限于认识自已。他更希望人们在 拥有自知之明后学会谦虚和谦让。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9——l2 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 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 立法而.伯禽不师 1.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 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 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 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 袁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 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 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 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 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 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 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2。十 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 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 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 须水而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哭未及息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领:兼任 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委:托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 而曹公已临其境 以为阳羡长 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 表子琮举众以降 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惟瑜、肃执拒之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①策薨,以事授权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B.①③⑥ ③④⑤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 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B.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孙氏政 权的核心人物.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 权阵容齐整.尊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把曹操赶回江北.后 又经过濡须之战。稳定了东南的局势。 第二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察孝廉,州举茂才(2分) (2)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4分) (3)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ˉ后,擘钗破镜分飞3。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 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 (4分)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哭未及息 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 领:兼任 C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 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 委:托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 而.曹公已临其境 B.以为.阳羡长 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 表子琮举众以.降 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惟瑜、肃执拒之.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 ①策薨,以事授权 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 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 B.①③⑥ . C.③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 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B.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孙氏政 权的核心人物.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 权阵容齐整.尊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把曹操赶回江北.后 又经过濡须之战。稳定了东南的局势。 第二卷(114 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 11 个小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郡察孝廉,州举茂才(2 分) (2)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4 分) (3)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临 江 仙 朱敦儒 1 直自凤凰城破 2 后,擘钗破镜分飞 3。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 ②指公元 1127 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 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 (4 分)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月明星稀,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五、(12分) 16.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1)(2)两个小题。(4分 1)说明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个字)(2分) (2)济南市在“建美丽泉城,迎和谐全运”活动中,将每月11日确定为“市民排队推进 日”,请你为某公交站点撰写一条公益口号,要求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 过15个字)(2分 男儿当“自强”/蒋谷峰《讽刺与幽默》 17.下面是某学生递交的一份检讨书,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不当之处并修改。(4 分) 检讨书 尊敬的老师: ①您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②一直以来,我一贯的表现的确是 差强人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③请老师务必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改正错误, 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④从今以后。我会好学上进,向优秀同学看齐;热爱集体,多问津班 级事务。⑤以上这些我保证做到,不信您就走着瞧 您的学生×× 年×月×日 18.阅读《热爱生命》片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扩展其中划线的句子,使之具体、生动、 丰满。60字左右。(4分)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 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一直在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吃饭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5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五、(12 分) 16.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1)(2)两个小题。(4 分) (1)说明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 70 个字)(2 分) (2)济南市在“建美丽泉城,迎和谐全运”活动中,将每月 11 日确定为“市民排队推进 日”,请你为某公交站点撰写一条公益口号,要求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 过 15 个字)(2 分) 男儿当“自强”/蒋谷峰《讽刺与幽默》 17.下面是某学生递交的一份检讨书,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不当之处并修改。(4 分) 检讨书 尊敬的老师: ①您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②一直以来,我一贯的表现的确是 差强人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③请老师务必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改正错误, 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④从今以后。我会好学上进,向优秀同学看齐;热爱集体,多问津班 级事务。⑤以上这些我保证做到,不信您就走着瞧。 您的学生××× ×年×月×日 18.阅读《热爱生命》片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扩展其中划线的句子,使之具体、生动、 丰满。60 字左右。(4 分)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 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一直在惊吓着他。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9~22 题。(18 分) 吃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