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屏(bing)弃解(xie)数轧(zha)钢心广体胖(pan) B.给(gi)予请帖(ti)犄(j)角呼天抢地( qiang C.庇(pi)佑角(jue)色粘(nidn)稠自出机杼(zhu) D.抹布(m)连累(lei)扁(pian)舟翘(qiao)首以待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平淡 的幸福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的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 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 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 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 计和社会控制的管理功能 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 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 游产业转型升级。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园林多么繁华都靠不住,用画用诗用文写出来的纸上园林反而耐看耐读。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④⑤③①② B③①②⑤④ C④③①②⑤ D③⑤④①②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屏.(bǐng)弃 解.(xiè)数 轧.(zhá)钢 ` 心广体胖.(pán) B. 给.(gěi)予 请帖.(tiě) 犄.(jī)角 呼天抢.地(qiāng) C. 庇.(pì)佑 角.(jué)色 粘.(nián)稠 自出机杼.(zhù) D. 抹.布(mā) 连累.(lèi) 扁.( piān)舟 翘.(qiáo)首以待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 ....,品味着平淡 的幸福。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 ....,但是我们的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 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 ....了。作为东道主的我 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 ...者,他对 20 世纪中 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 计和社会控制的管理功能。 B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 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 游产业转型升级。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园 林 多么 繁华 都靠 不住 ,用 画用 诗用 文写 出来 的纸 上园 林反 而耐 看耐 读 。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④⑤③①② B③①②⑤④ C④③①②⑤ D③⑤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哀牢古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 “哀牢夷”。它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 “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哀牢国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历时四百 多年,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 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随即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 时的“哀牢文化”逐渐稀释直至湮灭。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 许多民族。据考,哀牢国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 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 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宜人的气候为哀牢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 活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 尤多珍奇宝货,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这两种布产于哀牢,商贾通过西南 丝绸古道转手贩运,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张骞在西域看 到此布,误称为“蜀布”。 由于历史久远,哀牢古国的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 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些许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 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强大的汉文化, 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 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哀牢归汉”“绥哀牢,开永昌”为中国历史上一大盛事, 柳貌顺应历史,功在千秋,但在花腰傣地区,有与我们的历史书籍截然不同的“柳貌丧国” 之说。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丧葬文化和音 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 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 世,哀牢文化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 (选自《百科知识》第373期,有删改) 5.下列对“哀牢古国”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所 以哀牢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一支。 B.两汉时期,柳貌率众进入内地,归附汉朝,随即永昌郡设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 大盛事,功在千秋 C.国内杂居了包括濮系民族、氐羌等许多民族,族群支系庞杂,汉化前以土著民族为 主、外来汉族为辅。 D.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以及民族民间文化丰富而具有特色,至今仍有一些传统和习俗 保留下来 6.下列表述不能反映“花腰傣坚守自己传统”的一项是 A.小乘佛教在傣族的很多居住地区盛行,但不为红河谷花腰傣族人信奉。 B.哀牢国灭亡已久,但一些地名、山水、后人修建的景点,仍与之相关 C.花腰傣族人信奉原始宗教,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很多习俗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8 题。 哀牢古国 距今约 2400 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 ——“哀牢夷”。它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 “ 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哀牢国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历时四百 多年,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 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随即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 时的“哀牢文化”逐渐稀释直至湮灭。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 许多民族。据考,哀牢国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 汉族迁入哀牢境内,与哀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 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宜人的气候为哀牢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 活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 尤多珍奇宝货,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这两种布产于哀牢,商贾通过西南 丝绸古道转手贩运,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张骞在西域看 到此布,误称为“蜀布”。 由于历史久远,哀牢古国的地上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和 后人根据传说修建的景点,隐约透出些许远古岁月的信息。传说红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 哀牢国的濮人贵族后裔。哀牢归汉后,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抵抗着强大的汉文化, 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传统与习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区广泛流行的小乘佛 教始终未能进入红河谷花腰傣中。“哀牢归汉”“绥哀牢,开永昌”为中国历史上一大盛事, 柳貌顺应历史,功在千秋,但在花腰傣地区,有与我们的历史书籍截然不同的“柳貌丧国” 之说。 无论是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姻丧葬文化和音 乐舞蹈等民族民间文化,哀牢国都十分丰富而独具特色,但古籍记载少之又少,仅《华阳国 志》和《后汉书》略有记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专著专论相继问 世,哀牢文化已透过岁月的沉沙露出远古的辉煌。 (选自《百科知识》第 373 期,有删改) 5.下列对“哀牢古国”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所 以哀牢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一支。 B.两汉时期,柳貌率众进入内地,归附汉朝,随即永昌郡设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大盛事,功在千秋。 C.国内杂居了包括濮系民族、氐羌等许多民族,族群支系庞杂,汉化前以土著民族为 主、外来汉族为辅。 D.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以及民族民间文化丰富而具有特色,至今仍有一些传统和习俗 保留下来。 6.下列表述不能反映“花腰傣坚守自己传统”的一项是 A.小乘佛教在傣族的很多居住地区盛行,但不为红河谷花腰傣族人信奉。 B.哀牢国灭亡已久,但一些地名、山水、后人修建的景点,仍与之相关。 C.花腰傣族人信奉原始宗教,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国的很多习俗
D.“哀牢归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大盛事,花腰傣民间却一直认为是“柳貌丧国”。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哀牢归汉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强大的中原文化的注入使“哀牢文化”逐渐衰落 直至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B.“哀牢夷”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以后又融合了濮系民族、氐羌、百越,成为 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 C.哀牢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许多工艺特产,其中桐华布和兰干细布,与著名的 蜀布一起在秦汉之际就已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远销到了西域。 D.对于哀牢古国的各种文化,《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作了记载,但其它古籍记载 很少,这不免令人遗憾。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初,河南太守赵郡李显甫,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卒, 子元忠继之。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 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多出贷求利,元忠悉焚券免责。乡人甚敬之。时盗贼蜂起, 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元忠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 李元忠遣。”如言,贼皆舍避。及葛荣起,元忠帅宗党作垒以自保,坐大槲树下,前后斩违 命者凡三百人,贼至,元忠辄击却之。葛荣曰:“我自中山至此,连为赵李所破,何以能成 大事!”乃悉众攻围,执元忠以随军。贼平,就拜南赵郡太守,好酒无政绩。 及尔朱兆弑敬宗,元忠弃官归,谋举兵讨之。会高欢东出,元忠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 奉迎,欢闻其酒客,未即见之。元忠下车独坐,酌酒擘脯食之,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俊 杰,今闻国士到门,不吐哺辍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通也!”门者以告,欢遽见之,引 入,觞再行,元忠车上取筝鼓之,长歌慷慨,歌阕,谓欢曰:“天下形势可见,明公犹事尔 朱邪?”欢曰:“富贵皆因彼所致,安敢不尽节!”元忠曰:“非英雄也!高乾邕兄弟来未?” 时乾已见欢,欢绐之曰:“从叔辈粗,何肯来!”元忠曰:“虽粗,并解事。”欢曰:“赵郡醉 矣。”使人扶出。元忠不肯起,孙腾进曰:“此君天遣来,不可违也。”欢乃复留与语,元忠 慷慨流涕,欢亦悲不自胜。元忠因进策曰:“殷州小,无粮仗,不足以济大事。若向冀州 高乾邕兄弟必为明公主人,殷州便以赐委。冀、殷既合,沧、瀛、幽、定自然弭服,唯刘诞 黠胡或当乖拒,然非明公之敌。”欢急握元忠手而谢焉 欢至山东,约勒士卒,丝毫之物不听侵犯,每过麦地,欢辄步牵马。远近闻之,皆称高 仪回将兵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以济大事 济:接济
D.“哀牢归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大盛事,花腰傣民间却一直认为是“柳貌丧国”。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哀牢归汉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强大的中原文化的注入使“哀牢文化”逐渐衰落, 直至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B.“哀牢夷”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以后又融合了濮系民族、氐羌、百越,成为 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 C.哀牢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许多工艺特产,其中桐华布和兰干细布,与著名的 蜀布一起在秦汉之际就已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远销到了西域。 D.对于哀牢古国的各种文化,《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作了记载,但其它古籍记载 很少,这不免令人遗憾。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初,河南太守赵郡李显甫,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卒, 子元忠继之。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 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多出贷求利,元忠悉焚券免责。乡人甚敬之。时盗贼蜂起, 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元忠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 李元忠遣。”如言,贼皆舍避。及葛荣起,元忠帅宗党作垒以自保,坐大槲树下,前后斩违 命者凡三百人,贼至,元忠辄击却之。葛荣曰:“我自中山至此,连为赵李所破,何以能成 大事!”乃悉众攻围,执元忠以随军。贼平,就拜南赵郡太守,好酒无政绩。 及尔朱兆弑敬宗,元忠弃官归,谋举兵讨之。会高欢东出,元忠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 奉迎,欢闻其酒客,未即见之。元忠下车独坐,酌酒擘脯食之,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俊 杰,今闻国士到门,不吐哺辍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通也!”门者以告,欢遽见之,引 入,觞再行,元忠车上取筝鼓之,长歌慷慨,歌阕,谓欢曰:“天下形势可见,明公犹事尔 朱邪?”欢曰:“富贵皆因彼所致,安敢不尽节!”元忠曰:“非英雄也!高乾邕兄弟来未?” 时乾已见欢,欢绐之曰:“从叔辈粗,何肯来!”元忠曰:“虽粗,并解事。”欢曰:“赵郡醉 矣。”使人扶出。元忠不肯起,孙腾进曰:“此君天遣来,不可违也。”欢乃复留与语,元忠 慷慨流涕,欢亦悲不自胜。元忠因进策曰:“殷州小,无粮仗,不足以济大事。若向冀州, 高乾邕兄弟必为明公主人,殷州便以赐委。冀、殷既合,沧、瀛、幽、定自然弭服,唯刘诞 黠胡或当乖拒,然非明公之敌。”欢急握元忠手而谢焉。 欢至山东,约勒士卒,丝毫之物不听侵犯,每过麦地,欢辄步牵马。远近闻之,皆称高 仪同将兵整肃,益归心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足以济.大事 济:接济
B欢绐之曰 绐:哄骗 C唯刘诞黠胡或当乖拒乖:顺从的 D丝毫之物不听侵犯 听:听说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与“乡人甚敬之”有关的一组是 ①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 ②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 ③元忠悉焚券免责 ④如言,贼皆舍避 ⑤贼平,就拜南赵郡太守 ⑥欢急握元忠手而谢焉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家在当地很有声望,受到乡人的敬重。在葛荣作乱时,李元忠率领宗族亲党御敌 最终平定了贼军,并担任了南赵郡太守 B李元忠见识过人,向高欢进献了发展谋略,高欢听从他的话,到了山东后约東部队, 纪律严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C高欢不如李元忠有识人之明,高欢认为高乾太粗俗,李元忠却认为高乾明晓事理。D 高欢原来并不了解李元忠,认为他是个酒徒,所以李元忠来时并未马上接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家素富,多出贷求利,元忠悉焚券免责。(4分) (2)欢乃复留与语,元忠慷慨流涕,欢亦悲不自胜。(3分) (3)远近闻之,皆称高仪同将兵整肃,益归心焉。(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湖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相见时难别亦难, ,夜吟应觉月光寒
B 欢绐.之曰 绐:哄骗 C 唯刘诞黠胡或当乖.拒 乖:顺从的 D 丝毫之物不听.侵犯 听:听说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与“乡人甚敬之”有关的一组是 ①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 ②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 ③元忠悉焚券免责 ④如言,贼皆舍避 ⑤贼平,就拜南赵郡太守 ⑥欢急握元忠手而谢焉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家在当地很有声望,受到乡人的敬重。在葛荣作乱时,李元忠率领宗族亲党御敌, 最终平定了贼军,并担任了南赵郡太守。 B 李元忠见识过人,向高欢进献了发展谋略,高欢听从他的话,到了山东后约束部队, 纪律严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C 高欢不如李元忠有识人之明,高欢认为高乾太粗俗,李元忠却认为高乾明晓事理。 D 高欢原来并不了解李元忠,认为他是个酒徒,所以李元忠来时并未马上接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家素富,多出贷求利,元忠悉焚券免责。(4 分) (2)欢乃复留与语,元忠慷慨流涕,欢亦悲不自胜。(3 分) (3)远近闻之,皆称高仪同将兵整肃,益归心焉。(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 故园归去又新年。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 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 1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___________________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五、(22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怀旧的成本 韩少功 (1)房子已建好了,有两层楼,七八间房,一个大凉台,地处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由 于我鞭长莫及无法经常到场监工,停停打打的施工便耗了一年多时间。房子盖成了一个红砖 房,也成了我莫大的遗憾 (2)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 潮等诸多好处。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 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 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这种颜色甚至锁 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 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有落,有根有底,与墙体得以神 投气合 (3)青砖是一种建筑象形文字,是一张张古代的水墨邮票,能把七零八落的记忆不断送达 今天 (4)大概两年多以前,老李在长途电话里告知:青砖已经烧好了,买来了,你要不要来看 看?这位老李是我插队时的一个农友,受托操办我的建房事宜。我接到电话以后抓住一个春 节假,兴冲冲飞驰湖南,前往工地看货,一看竟大失所望。他说的青砖倒是青的砖,但没有 几块算得上方正,一经运输途中的碰撞,不是缺边,就是损角,成了圆乎乎的渣团。看来窑 温也不到位,很多砖一捏就出粉,而且砖色深浅驳杂。 (5)老李看出了我的失望,惭愧自己的大意,很不好意思地说,烧制青砖的老窑都废了, 熟悉老一套的窑匠死的死了,老的老了,工艺已经失传。他买的这窝五花仔,还是在邻县费 尽了口舌才请窑匠特地烧出来的。 (6)老工艺就无人传承么? ⑦)他说,现在盖房子都用机制红砖,图的是价格便宜,质量稳定,生产速度快。红砖已 经占据了全部市场,凭老工艺自然赚不到饭钱。 (8)我说,那就退货吧 (9)他更急了,说退货肯定不行,因为发货时已经交了钱,人家吃到肚里的钱还肯吐出来? 0建房一开局就这样砸了锅,几万块砖钱在冒牌窑匠那里打了水漂。我只得吞下这口苦 水,只得权宜变通,分付工匠们拿这些砖去建围墙,或者铺路,或者垫沟。 ①D我记得城里有些人盖房倒是在采用青砖,打电话去问,才知道那已经不是什么建筑用 料,而是装饰用料,撇下运输费用不说,光是砖价本身已经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我这才知道 怀旧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成本高涨,传统就成了富人的专利,比如穷人爱上了富人的红砖之 时,富人倒爱上了穷人的青砖;穷人吃上富人的鱼肉之时,富人倒是点上了野菜:穷人穿上 了富人的皮鞋之时,富人倒是兴冲冲盯上了布鞋……市场正在重新分配趣味与习俗,让穷人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2 ) 千 古 江 山 , 英 雄 无 觅 孙 仲 谋 处 。 舞 榭 歌 台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不 积 小 流 , 无 以 成 江 海 。 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五、(22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怀旧的成本 韩少功 ⑴房子已建好了,有两层楼,七八间房,一个大凉台,地处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由 于我鞭长莫及无法经常到场监工,停停打打的施工便耗了一年多时间。房子盖成了一个红砖 房,也成了我莫大的遗憾。 ⑵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 潮等诸多好处。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 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 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这种颜色甚至锁 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 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有落,有根有底,与墙体得以神 投气合。 ⑶青砖是一种建筑象形文字,是一张张古代的水墨邮票,能把七零八落的记忆不断送达 今天。 ⑷大概两年多以前,老李在长途电话里告知:青砖已经烧好了,买来了,你要不要来看 看?这位老李是我插队时的一个农友,受托操办我的建房事宜。我接到电话以后抓住一个春 节假,兴冲冲飞驰湖南,前往工地看货,一看竟大失所望。他说的青砖倒是青的砖,但没有 几块算得上方正,一经运输途中的碰撞,不是缺边,就是损角,成了圆乎乎的渣团。看来窑 温也不到位,很多砖一捏就出粉,而且砖色深浅驳杂。 ⑸老李看出了我的失望,惭愧自己的大意,很不好意思地说,烧制青砖的老窑都废了, 熟悉老一套的窑匠死的死了,老的老了,工艺已经失传。他买的这窝五花仔,还是在邻县费 尽了口舌才请窑匠特地烧出来的。 ⑹老工艺就无人传承么? ⑺他说,现在盖房子都用机制红砖,图的是价格便宜,质量稳定,生产速度快。红砖已 经占据了全部市场,凭老工艺自然赚不到饭钱。 ⑻我说,那就退货吧。 ⑼他更急了,说退货肯定不行,因为发货时已经交了钱,人家吃到肚里的钱还肯吐出来? ⑽建房一开局就这样砸了锅,几万块砖钱在冒牌窑匠那里打了水漂。我只得吞下这口苦 水,只得权宜变通,分付工匠们拿这些砖去建围墙,或者铺路,或者垫沟。 ⑾我记得城里有些人盖房倒是在采用青砖,打电话去问,才知道那已经不是什么建筑用 料,而是装饰用料,撇下运输费用不说,光是砖价本身已经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我这才知道, 怀旧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成本高涨,传统就成了富人的专利,比如穷人爱上了富人的红砖之 时,富人倒爱上了穷人的青砖;穷人吃上富人的鱼肉之时,富人倒是点上了野菜;穷人穿上 了富人的皮鞋之时,富人倒是兴冲冲盯上了布鞋……市场正在重新分配趣味与习俗,让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