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化学分析 10APX-10-APX TE(%)= ×100% (3-1) cK. pX: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参数,如pH或pM △pX=pX(终点)一pXp(计量点) K:滴定常数即滴定反应平衡常数 c:与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总浓度c有关 强酸强碱滴定:K=1/Kw=1014(25℃),c=c 强酸(碱)滴定弱碱(酸):K=K,Kw(KK), c=Csp 配位滴定:K,=KY,C=CMsp)
化学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TE(%)= (3-1) t pX pX cK − 10 −10 ×100% pX: 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参数,如pH 或 pM ΔpX=pXep(终点) – pXsp(计量点) Kt: 滴定常数即滴定反应平衡常数 c : 与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总浓度csp有关 强酸强碱滴定: Kt =1/Kw=1014(25℃), 强酸(碱)滴定弱碱(酸):Kt = Kb /Kw (Ka /Kw), c = csp 配位滴定:Kt = ,c = cM(sp) 2 sp c = c ' KMY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化学分析 例1用0.1000mol/L 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HCl,以酚酞(pHep=9.00) 或甲基黄(pHp=3.50)为指示剂,计算 滴定误差
化学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例1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 HCl,以酚酞(pHep = 9.00) 或甲基黄(pHep = 3.50)为指示剂,计算 滴定误差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化学分析 解:pHsp=7.00,csp=0.05molL 酚酞为指示剂△pH=9.00-7.00=2.00 TE%=10200-10-2.00 ×100%=0.02% 0.05×V104 甲基黄为指示剂△pH=3.50-7.00=-3.50 103.50-10350 TE%= ×100%=-0.6% 0.05xV104
化学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解:pHsp=7.00,csp=0.05mol/L 酚酞为指示剂 ΔpH=9.00 –7.00=2.00 TE% = 甲基黄为指示剂 ΔpH=3.50 –7.00= –3.50 TE% = 1 4 2.0 0 2.0 0 0.05 10 10 10 − − ×100%=0.02% 14 3.50 3.50 0.05 10 10 10 − − ×100%=-0.6%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化学分析 二、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direct titration 返滴定 back titration 置换滴定replacement titratior 间接滴定indirect titration
化学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二、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 direct titration 返滴定 back titration 间接滴定 indirect titration 置换滴定replacement titration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化学分析 直接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 D反应: -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即具有确定的化 学计量关系; -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以上;K要足够大 -速度要快。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化学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反应 : –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即具有确定的化 学计量关系; –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以上;Kt 要足够大 –速度要快。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直接滴定必须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