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1进一步理解沉淀理论的基本概念,沉淀溶解度、溶度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 2.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配位效应、酸效应等有 的 关计算 要求 ,理解品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沉淀条件的选择: 4.熟悉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点 重点: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难点:晶体形成的基本原理。 教学 方法 讲授为主,启发式和互动式相结合: 手段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1.沉淀法: 2.气化法: 3.电解法。 二、沉淀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2.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沉淀的溶解度: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四、沉淀的形成 1.沉淀的类型: 2.沉淀形成的过程及影响沉淀类型的因素 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容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2.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六、进行沉淀的条件 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3均匀沉淀法。 七、有机沉淀剂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2.有机沉淀剂的分类和应用 八、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的形式相同的情况: 2.沉淀的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的表示形式不一样的情况。 课外 学习 根据本章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并上课程网复习巩固,完成相应作业。 要求 教学 后记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3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3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教学 目的 要求 1. 进一步理解沉淀理论的基本概念,沉淀溶解度、溶度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配位效应、酸效应等有 关计算; 3. 理解晶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掌握沉淀条件的选择; 4. 熟悉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难点:晶体形成的基本原理。 教学 方法 手段 讲授为主,启发式和互动式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一、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1. 沉淀法; 2. 气化法; 3. 电解法。 二、沉淀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1.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2.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三、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 沉淀的溶解度;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四、沉淀的形成 1. 沉淀的类型; 2. 沉淀形成的过程及影响沉淀类型的因素。 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2.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六、进行沉淀的条件 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3. 均匀沉淀法。 七、有机沉淀剂 1.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2. 有机沉淀剂的分类和应用。 八、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 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的形式相同的情况; 2. 沉淀的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的表示形式不一样的情况。 课外 学习 要求 根据本章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并上课程网复习巩固,完成相应作业。 教学 后记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进程: §9-1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重量分析法是利用称量物质的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 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 分的含量。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分为三类: 一、沉淀法 沉淀法是重量分析中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以微溶化合物 (溶解度很小)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最后称重,计算其含 量。 举:略 二、气化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待测组分从试样中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 重量的减轻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当该组分逸出时,选择一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 收剂重量的增加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举例:略 三、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然后称重,电极增加的重量即为金 属 重量分析法直接通过分析天平称量就可获得分析结果,不需要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进行 比较。 如果分析方法可靠,操作细心,称量误差一般是很小的,所以重量分析其准确度较高, 相对误差一般为0.1-02%。 缺点:程序长、费时多,操作繁琐,也不适用于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现已逐神 为滴定法所代替。但是,目前Si、S、P、N以及几种稀有元素的精确测定仍采用重量法。 重量沉淀法的关键就是沉淀必须完全和纯净,为此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以及适宜的沉淀 条件 592沉淀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试样分解制成试液后,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 以适当的沉淀形式沉淀出米。沉淀经过滤、洗涤、再将沉淀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或灼烧成适 当的“称量形式”称重。根据称得的重量以及称量形式的化学式就可计算出被测组分在试样 中的含量。 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举例:略 一、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形式应便于过滤和洗涤, 3沉淀的纯府要高 4沉淀应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以上要求分别涉及沉淀平衡、沉淀的形成过程和共沉淀理论,这些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后面将分别介绍。 举例:略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4 进程: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重量分析法是利用称量物质的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 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 分的含量。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分为三类: 一、沉淀法 沉淀法是重量分析中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以微溶化合物 (溶解度很小)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最后称重,计算其含 量。 举例:略 二、气化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待测组分从试样中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 重量的减轻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当该组分逸出时,选择一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 收剂重量的增加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举例:略 三、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然后称重,电极增加的重量即为金 属重。 重量分析法直接通过分析天平称量就可获得分析结果,不需要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进行 比较。 如果分析方法可靠,操作细心,称量误差一般是很小的,所以重量分析其准确度较高, 相对误差一般为 0.1~0.2%。 缺点:程序长、费时多,操作繁琐,也不适用于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现已逐渐 为滴定法所代替。但是,目前 Si、S、P、Ni 以及几种稀有元素的精确测定仍采用重量法。 重量沉淀法的关键就是沉淀必须完全和纯净,为此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以及适宜的沉淀 条件。 §9-2 沉淀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试样分解制成试液后,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 以适当的沉淀形式沉淀出来。沉淀经过滤、洗涤、再将沉淀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或灼烧成适 当的“称量形式”称重。根据称得的重量以及称量形式的化学式就可计算出被测组分在试样 中的含量。 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举例:略 一、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形式应便于过滤和洗涤; 3.沉淀的纯度要高; 4.沉淀应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以上要求分别涉及沉淀平衡、沉淀的形成过程和共沉淀理论,这些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后面将分别介绍。 举例:略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二、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2称量形式必须稳定 3.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举例:略 §93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沉淀的溶解度 一)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难溶化合物MA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有如下平衡关系: MA(固)=MA(水)=M+A 平衡式表明:固体MA先溶于水呈分子状态,然后又离解为M和A。(其中MA(水) 可以是不带电荷的分子MA,也可以是离子对MA)。 例如:AgC溶于水中: AgC(固)AgC(水)=Ag+C 又如:CaSO,溶于水: Cs0,()=cs0(水)=c+502 MA(水)的浓度MA]水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这个常数就叫做周有溶解度(或分子溶 解度),以S°表示。 第一平衡关系式:MA(固)。MA(水) MA ()[MA]=S* S=S°+M]=°+A] 举例:略 口活度积和溶度积 根据第二平衡关系式 MA(水)M+A avac=K dd) arar=K:uw水=K,S=Kp K即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活度积仅随温度而变化。若引入活度系数Y,就得 到用浓度表示的溶度积常数KSp。即 [M'ItA-]-_Kz-K. 溶度积常数则与溶液中离子强度有关。 如果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①对于MA型沉淀: S=[M']=[A-]=Kp=Kop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5 二、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2.称量形式必须稳定。 3.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举例:略 §9-3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沉淀的溶解度 ㈠ 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难溶化合物 MA 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有如下平衡关系: MA(固) MA(水) M+ + A- 平衡式表明:固体 MA 先溶于水呈分子状态,然后又离解为 M+和 A-。(其中 MA(水) 可以是不带电荷的分子 MA,也可以是离子对 M+A-)。 例如:AgCl 溶于水中: AgCl(固) AgCl(水) Ag+ + Cl- 又如:CaSO4 溶于水: CaSO4 (固) Ca2+·SO4 2-(水) Ca2+ + SO4 2- MA(水)的浓度[MA]水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这个常数就叫做固有溶解度(或分子溶 解度),以 S°表示。 第一平衡关系式:MA(固) MA(水) αMA(水)= [MA]水= S° S = S°+ [M+ ] = S°+ [A- ] 举例:略 ㈡ 活度积和溶度积 根据第二平衡关系式: MA(水) M+ + AKap 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活度积仅随温度而变化。若引入活度系数γ,就得 到用浓度表示的溶度积常数 Ksp。即 溶度积常数则与溶液中离子强度有关。 如果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① 对于 MA 型沉淀: ( ) = K + − MA 水 M A a a a aM a A K aMA( ) K S = Kap = = + − 水 sp M A ap K K [M ][A ] = = + − + − γ γ Ksp Kap S = [M ] = [A ] = = + −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②对于MA,型沉淀,溶解度计算式为:(式中省略了M及A的电荷) mM nA mS nS [M]T.[A]"=Kp ms严.ns=Kp mm.Sm.n.Sn.=K s长n K. s-im.n 如果要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则要用活度α代替浓度进行计算。 下面举例说明沉淀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的计算。 例Ll,Ca的Kp 2.7×10,求Ca2的溶解度。不考虑F的水解 解:设CaFz的溶解度为S, 根据沉淀平衡:CaF2一C2+2F 2 故Ca2+1=S,F1=2S 又 4S3=2.7x101 s=2.7x10-m =1.89×104(molL) 4 例2,Mg(OH2的溶解度为1.65×10mol/L,求溶度积 解: Mg(OH)2 Mg"*+20H 25 Ksp=[Mg2][OH ]=S(2S)2=4S2 已知,S=165x10nm Ksp=4×(1.65×10=1.8×10 例3,略(见课件) 例4,略(见课件) 白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 MA M++ A OHL H' M(OH)ML HA K.=[M]IA]-[M].[A] CM CA Kp=M门IA]=K.pCwCA K称为条件溶度积 6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6 ② 对于 MmAn 型沉淀,溶解度计算式为:(式中省略了 M 及 A 的电荷) MmAn mM + nA m·S n·S 如果要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则要用活度α代替浓度进行计算。 下面举例说明沉淀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的计算。 例 1,CaF2 的 Ksp = 2.7×10-11,求 CaF2 的溶解度。不考虑 F -的水解。 解:设 CaF2 的溶解度为 S, 根据沉淀平衡:CaF2 Ca2+ + 2F - S 2S 故 [Ca2+] = S,[F - ] = 2S 又 [Ca2+]·[F - ] 2 = Ksp ∴ S ×(2S)2 = 2.7×10-11 4S 3 = 2.7×10-11 例 2,Mg(OH)2 的溶解度为 1.65×10-4mol/L,求溶度积。 解: Mg(OH)2 Mg2+ + 2OH- S 2S Ksp = [Mg2+]·[OH - ] 2 = S·(2S)2 = 4S3 已知,S= 1.65×10-4mol/L 故 Ksp = 4×(1.65×10-4 ) 3 = 1.8×10-11 例 3,略(见课件) 例 4,略(见课件) ㈢ 溶度积与条件溶度积 sp m n [M] [A] =K ( ) ( ) sp m n mS nS = K sp m m n n m S n S =K m n m n sp m n K S = + m n m n sp m n K S + = 1.89 10 (mol/L) 4 2.7 10 S 4 3 11 − − = = M A sp α [A ] α [M ] K [M][A] = = sp M A ' Ksp =[M][A] =K α α K ' sp称为条件溶度积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因M、aA均大于1,故Ksp'>Ksp,此时沉淀的实际溶解度为: S=[M]=[A]=Kp>S=[M]=[A]=Ksp 此式表明,由于副反应的发生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对于MA型的沉的 Ksp =Kspama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复习)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很多。如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等。此外,温 度、介质、品体的结构和题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现讨论如下: ()同离子效应 组成沉淀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构 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这就是同离子效应。(无机中讨论过) 在重量分析中,常加入过量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例如:在25C时,BaSO4在HO中的溶解度为:(见课件) 白盐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在KNO、NaNO,等强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PbSO、AgC的溶解度比 在纯水中为大,而且溶解度随这些强电解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由于加入了强电解质 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无机中讨论过) 例如,计算在0.0080 mol/L MgCla2溶液中BaSO,的溶解度。(略) 日酸效应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 酸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其影响程度不一样 举例:略 例1,比较CaC204在pH为4.0和2.0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Ks0=2.0×109,H2C204的K=5.9×102,Ka=6.4×103 解:略 例2,计算在pH=3.0,含C,0,-总浓度为0.010moL的溶液中CaC,0,的溶解度 解:略 例3,考虑S2的水解,计算Ag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Ksp-2.0X10-,HhS的K=1.3X10.7,Ka=7.1×10-15 四络合效 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品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则反应向 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 例如,在含有AgCI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H:·HO,由于Ag与NH能生成AgNH, 使AgC的溶解度增大。 配位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与配位剂的浓度及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配位剂的浓度 愈大,生成的配合物愈稳定,沉淀的溶解度就愈大。 例题:略(见课件 (国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 1.温度 2.溶剂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案 7 因αM 、αA 均大于 1,故 Ksp’>Ksp ,此时沉淀的实际溶解度为: 此式表明,由于副反应的发生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复习)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很多。如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等。此外,温 度、介质、晶体的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现讨论如下: ㈠ 同离子效应 组成沉淀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构 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这就是同离子效应。(无机中讨论过) 在重量分析中,常加入过量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例如:在 25℃时,BaSO4 在 H2O 中的溶解度为:(见课件) ㈡ 盐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在 KNO3、NaNO3 等强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PbSO4、AgCl 的溶解度比 在纯水中为大,而且溶解度随这些强电解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由于加入了强电解质 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无机中讨论过) 例如,计算在 0.0080 mol/L MgCl2 溶液中 BaSO4 的溶解度。(略) ㈢ 酸效应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 酸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其影响程度不一样。 举例:略 例 1,比较 CaC2O4 在 pH 为 4.0 和 2.0 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Ksp=2.0×10-9,H2C2O4 的 Ka1=5.9×10-2,Ka2=6.4×10-5。 解:略 例 2,计算在 pH=3.0,含 C2O4 2-总浓度为 0.010 mol/L 的溶液中 CaC2O4 的溶解度。 解:略 例 3,考虑 S 2-的水解,计算 Ag2S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Ksp=2.0×10-49,H2S 的 Ka1=1.3×10-7, Ka2=7.1×10-15 ㈣ 络合效应 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则反应向 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 例如,在含有 AgCl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NH3·H2O,由于 Ag+与 NH3 能生成 Ag(NH3)2 +, 使 AgCl 的溶解度增大。 配位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与配位剂的浓度及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配位剂的浓度 愈大,生成的配合物愈稳定,沉淀的溶解度就愈大。 例题:略(见课件) ㈤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 1.温度 2.溶剂 S [M ] [A ] K S理论 ' = = = sp Ksp = [M] = [A] = n A m sp M ' sp m n K K α α M A = 对于 型的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