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 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D 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 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 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14.【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 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査对诗歌的理解,延续了2017年命题特点,但题 目由五选二变作四选一,分值降低,难度也下降了。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 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内容,B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C项鉴赏诗人 的形象,D项鉴赏诗句内容。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 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 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 出答案 15.【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 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
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 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4.D 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 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 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14.【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 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试题点评】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延续了 2017 年命题特点,但题 目由五选二变作四选一,分值降低,难度也下降了。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 象、主题的鉴赏,其中 A 项鉴赏诗歌的内容,B 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C 项鉴赏诗人 的形象,D 项鉴赏诗句内容。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 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 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 出答案。 15.【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 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
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 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査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属于诗歌鉴赏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 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 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作为鉴赏的角度。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 物的内在神韵、品格—一诗人的理想情操。答题步骤是:①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 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 托之情。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 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桕:相思类: 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篱、三 径、渔樵等。本题考查的意象是“酒”,考生可结合诗中“酒”出现的不同时间,结合 诗人的行为来分析。 诗歌翻译: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 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 下。以端溪岀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 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三、【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 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案】
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 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属于诗歌鉴赏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 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 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作为鉴赏的角度。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 ——物的内在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答题步骤是:①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 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 托之情。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 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相思类: 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篱、三 径、渔樵等。本题考查的意象是“酒”,考生可结合诗中“酒”出现的不同时间,结合 诗人的行为来分析。 诗歌翻译: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 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 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 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三、【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 句说明你的理由。(6 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