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沿浪讨源,依纲扣本 注意高考动向:今年靠拢,明年高仿,后年使用(全国 卷 紧跟考纲和课程标准 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律
沿波讨源,依纲扣本 •注意高考动向:今年靠拢,明年高仿,后年使用(全国 卷) •紧跟考纲和课程标准 •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律
从考试说明看变化 纵向看江苏 今年江苏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仅仅变化了必考部分的内容、题量和赋分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增加1分,将考查文学类文本(3题15分)、论述类文本(3题12分)、实 用类文本(3题12分)共3类文本 语言文字运用减少3分,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题量不变,仍是7题) 这样,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各占39分,语用和作文共82分,阅读和表达几近均衡 从样题的变化来看 语用部分:撤掉了语病题,増添了提炼语意和诗句中的体育文化,衔接题换了一段文字;古诗 文:撤掉了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换成了袁枚的《重到沭阳图记》,使样题中 没了议论文,全是记人记事的记叙文,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诗歌部分去掉了比较鉴赏,换成了 2018年的《寄和州刘使君》; 文学作品:去掉了雷打不动的《上善若水》《侯银匠》,保留两篇小说《会明》《圣诞节》 增补了全国卷科幻小说《微纪元》 论述类文本:仅收入2018年江苏卷、全国卷文本 实用类文本:保留了去年收入的全国卷关于“垃圾处理”的非连续文本,新收入2018年全国卷 有关“墨子号”的非连续文本,没有把江苏以往考过的人物传记放进去 “心灵中的微
一、从考试说明看变化 • 纵向看江苏: • 今年江苏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仅仅变化了必考部分的内容、题量和赋分: •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增加1分,将考查文学类文本(3题15分)、论述类文本(3题12分)、实 用类文本(3题12分)共3类文本。 • 语言文字运用减少3分,古诗文阅读增加2分(题量不变,仍是7题)。 • 这样,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各占39分,语用和作文共82分,阅读和表达几近均衡。 • 从样题的变化来看: • 语用部分:撤掉了语病题,增添了提炼语意和诗句中的体育文化,衔接题换了一段文字;古诗 文:撤掉了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换成了袁枚的《重到沭阳图记》,使样题中 没了议论文,全是记人记事的记叙文,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诗歌部分去掉了比较鉴赏,换成了 2018年的《寄和州刘使君》; • 文学作品:去掉了雷打不动的《上善若水》《侯银匠》,保留两篇小说《会明》《圣诞节》, 增补了全国卷I科幻小说《微纪元》; • 论述类文本:仅收入2018年江苏卷、全国卷文本; • 实用类文本:保留了去年收入的全国卷关于“垃圾处理”的非连续文本,新收入2018年全国卷 有关“墨子号”的非连续文本,没有把江苏以往考过的人物传记放进去。 • 作文:去掉了“有话则短” ,换成了2012年上海卷“心灵中的微光”(江苏的倔强)
横向看全国考试说明: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 阅读约35分。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 全国现代文阅读三种文体分别说明,指向性强 江苏说明笼统,考点分不清 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 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 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 ·古诗文阅读 3分析综合C 3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辨析文句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归纳内容要点 表达应 江苏比全国多了“提炼语意”这一条表述,全国比江苏多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写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
横向看全国考试说明: •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 阅读约35分。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 现代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 • 表达应用 • 江苏比全国多了“提炼语意”这一条表述,全国比江苏多了“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 写作 全国现代文阅读三种文体分别说明,指向性强 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 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 江苏说明笼统,考点分不清 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 等 3.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分析综合C (1)辨析文句意思 (2)归纳内容要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
从试题看变与不变 ·从南京几次统考看 语用 文言 诗歌 文学 论述 实用作文 期初15成语、18《亡妻冯孺人11《送李九20《来电与应答》18《噪音和价 水晶鞋论 衔接、语病、行述》 贬南阳》“送(外) 值判断》层次、 文(事实 诗句文化、实词虚词主人公贯穿思路、重要词语、主人公形内容概括、句 型) 得体 遗行” 情感 象特点、插叙作用、子理解 作品丰富意蕴 模12词语、20《平山堂记》12成大《满15散文《土豆兄弟》12两选(内容、12两选内视野与幸 衔接、诗句实词、内容、对江红》赏析景插叙作用、标题含义、论证)一简答容、一简福感(观 文化、得体“平山堂进行哪物描写,结尾赏析结尾表达效果(内容分析概答(三则点式关系 些方面考证 情感 侧重点)型) 模12词语、20《王生墓志铭》11《寄杜位》15《婉言相告》词语12《庄子浅说》12致远舰”秘密(提 楹联文化、实词、常识、为赏析颈联、尾含义、物象对人物刻两选内容 两选内容、示式) 衔接、讽刺人特点 句诗人哪些愿画的作用、赏析结尾简答(原因分—简答 漫画 表达效果 (方面) 三模|12词语、20《孙晟传》实11逸《渔家15李娟《孩子们》12《断舍离》12访谈风光(观 楹联文化、词、内容、翻译3傲》围绕渔‖首段作用、人物形象、两选内容 两选内容、点式) 衔接、得体句、“忠的事迹事情感变化、文章丰富意蕴 简答(影响表一简答 赏析诗句表达 现在哪些方面)(概括主 张)
二、从试题看变与不变 • 从南京几次统考看: 语用 文言 诗歌 文学 论述 实用 作文 期初 15成语、 衔接、语病、 诗句文化、 得体 18《亡妻冯孺人 行述》 实词虚词主人公 “遗行” 11《送李九 贬南阳》“送 '贯穿思路、 情感 20《来电与应答》 (外) 重要词语、主人公形 象特点、插叙作用、 作品丰富意蕴 18《噪音和价 值判断》层次、 内容概括、句 子理解 水晶鞋论 文(事实 型) 一模 12词语、 衔接、诗句 文化、得体 20《平山堂记》 实词、内容、对 “平山堂”进行哪 些方面考证 11范成大《满 江红》赏析景 物描写,结尾 情感 15散文《土豆兄弟》 插叙作用、标题含义、 赏析结尾表达效果 12两选(内容、 论证)一简答 (内容分析概 括) 12两选内 容、一简 答(三则 侧重点) 视野与幸 福感(观 点式关系 型) 二模 12词语、 楹联文化、 衔接、讽刺 漫画 20《王生墓志铭》 实词、常识、为 人特点 11《寄杜位》 赏析颈联、尾 句诗人哪些愿 望 15《婉言相告》词语 含义、物象对人物刻 画的作用、赏析结尾 表达效果 12《庄子浅说》 两选内容、一 简答(原因分 析) 12“致远舰” 两选内容、 一简答 (方面) 秘密(提 示式) 三模 12词语、 楹联文化、 衔接、得体 20《孙晟传》实 词、内容、翻译3 句、“忠”的事迹 11谢逸《渔家 傲》围绕“渔 事”情感变化、 赏析诗句表达 效果 15李娟《孩子们》 首段作用、人物形象、 文章丰富意蕴 12《断舍离》 两选内容、一 简答(影响表 现在哪些方面) 12访谈 两选内容、 一简答 (概括主 张) 风光(观 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