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可通过细胞膜表 面、胞内器室膜上和血浆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直接识别和结合某些病原 体共同表达的和宿主衰老、损伤及调亡的细胞表面出现 的特定分子结构。 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称为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机体自身细胞受到损伤产生和释放的内源性分子称为损 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
固有免疫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可溶 性PRR、细胞吞噬性PRR和信号转导性PRR三类。 1.可溶性PRR存在于血清中,主要包括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C反应蛋白和LPS结合蛋白等。 2.细胞吞噬性PRR是表达在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跨膜受 体,识别PAMP或DAMP,介导病原体的吞噬作用。 ①甘露糖受体 ②清道夫受体 ③补体受体
3.信号转导性PRR分布于细胞膜、内体溶酶体、细胞质, 识别PAMP或DAMP,与其结合后,通过选择性或特定性的 信号转导途径诱导不同的基因表达,活化细胞并产生一系 列免疫效应分子。 信号转导性PRR根据结构分为: ToII样受体(TLR) NOD样受体(NLR) RIG样受体(RLR)
三、固有免疫分子及效应 1.溶菌酶 细菌细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细胞壁溶菌酶。 2.抗菌肽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3.防御素 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包膜的病毒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4.乙型溶素 作用于G+菌的细胞膜
四、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 不发生增殖、分化与克隆扩增 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固有免疫细胞寿命较短 不产生免疫记忆细胞